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全军向**围!返回嘉祥!”
纥石志宁令出,迅速传至各将耳中。
几刻钟后,西面、南面、北面的金军慢慢向东边撤退。
与此同时,东面的宋军压力骤然增大,面对一浪接一浪的金军冲击,宋军将士顿感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正面抵御的宋军接到命令:“放开通道,让敌军撤退!”
一声刺耳的号响,东面从正面抵抗的宋军迅速向南北后撤,四面合围的包围圈,放开了一个五六丈宽的缺口。
负责冲阵开路的金军大喜,匆忙沿着包围圈缺口向东逃离。
金军一见缺口,顾不得再做抵抗,蜂拥向缺口,突围而去。
短时内,就有两三千人逃出包围圈,后续仍有源源不断的金兵朝包围圈缺口汇聚。
“将军有令,马上堵住缺口!”传令兵朝包围圈缺口附近宋将传令。
接令后,只听一声进攻号角响起,缺口南北两侧的宋军迅速向缺口推进。
金军要冲破包围圈,扩大缺口,宋军要堵上缺口,形成完整的包围圈。
一时之间,一场更加激烈的搏杀再次上演,
一心逃命的金军战斗意志已失,随后宋军重新向缺口推进,留给金兵逃命的缺口越来越小。
约一刻钟后,东面金军逃脱包围的缺口被堵上,金军被重新拦着包围圈内,与宋军苦苦拼杀,就为了再次争到逃出包围圈的机会。
纥石志宁在中军大营中听闻冲开不久的宋军包围圈缺口被宋军重新堵上,当即下令:“令!不惜代价,打开缺口!”
金军将令传出,很快到达前线,金军再次组织起猛烈攻击,企图打开缺口,冲出宋军包围。
几刻钟后,宋军抵挡不住,一声号响,不得不再次后撤,放开一个五六丈宽的缺口。
金军随即蜂拥而出,向东逃窜而去。
消息传至金军中军大营,参军、亲卫马上劝说纥石志宁赶紧先走。
纥石志宁几番推辞,终是执拗不过,在亲卫拥簇下,从金军闪开的通道抵达东面缺口处,而后裹挟在匆忙遁逃的金兵之中,冲破包围圈缺口。
就在他逃出包围圈不久,只听一声令下,缺口南北两侧的宋军再次向缺口压去,拼死力战之后,很快又将无心恋战的金兵击退。
缺口再次堵上,包围圈又一次形成。
“将军有令,全军进攻,剿灭敌军!”
军令一出,宋军将士急速收缩包围圈,向金军杀去。
如果是白天,就能看到东南西北四面合围的宋军步步紧逼,包围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将几千金军压缩在不大的一片区域内。
昏暗中,经过激烈的搏杀,半个时辰之后,包围圈内的敌军已经只剩下千余人。
未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和误伤,宋军再次后撤三十丈,停止进攻,等天亮,再一举将包围圈内的金军彻底剿灭。
就在宋军后撤之时,第一批逃出包围圈的金军,一口气逃出二十里后,精疲力竭之时,被一支宋军埋伏,遭遇灭顶之灾,一到半个时辰,便全军覆灭,无一逃脱。
之后不久,在同一个位置,纥石志宁率领的第二批冲出包围圈的金军同样遭遇宋军埋伏。
双方激战至东方发白,纥石志宁负伤,只率百十人突围而去。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
天明,巨野城下的宋军对包围圈的内金军发动了最后的合围攻击。
金军突围无望,早已失去斗志,拼死抵抗两刻钟左右,战死几百人后,剩余的金兵刺死了督战统兵官,向宋军投降。
太阳升起,降兵受缚,巨野城下的这一场惨烈的战斗宣告结束。
正午,战场清扫结束。
巨野城内,宋军诸将聚众庆贺此仗胜利。
“此战杀敌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三人,俘虏六百五十二人,只有金军主将和数百金兵逃脱,几乎将这支金军全部歼灭。此战能有如此巨大的战果,离不开将士们的拼死奋战!这场胜利属于你们!”杨丛义当众公布战果。
众将早知战果巨大,当从杨丛义口中听闻一战杀敌近一万五千人,还是激动莫名。
要知道,他们面对的这支金军绝对不是先前占据宿州、亳州等地的那些军心涣散的金军,而是一支绝对强大的金军,能将这样的一支金军几乎全部歼灭,在此战之前,他们根本无法想象。
“此战能胜,是大人部署指挥得当,若没有大人连番部署,此战恐怕还不能胜的这般容易。”有统制官满怀敬意的朝杨丛义笑道。
“李统制这话说的不对,要是没有大人亲自部署指挥,这一仗能不能胜都还两说,这支金军有多顽强多拼命,你我可都是亲身接触过的。要我说,此战能胜,首推大人之功!”马上有统制官附和,为杨丛义争功。
“好了,该是你们的功勋就是你们的功勋,我不会少你们任何人一笔。”说完,杨丛义脸上神色忽然变得颜色起来。
而后又道:“这一仗从结果来看,我们虽然胜了,杀敌很多,可我们的损失也不小,一战伤亡将近五千人!一场精心策划布置的包围陷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伤亡?你们每个人都该反思,好好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哪些伤亡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打仗要勇敢,要敢于拼命,但不是要将士们白白送命。我们此番北上,全部兵力只有五万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不会有援军,每一个士兵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经不起多大的损失。”
“我希望从这一战之后,不要有人为了抢功,再让将士们白白送命。如果再让我发现为了争抢功勋,让将士无谓送命,必将严惩。我们的志向是恢复中原,你们要记住,只要一直往前,攻城略地,保证你们有拿不完的功勋!”
………………………………
第676章 聚将议事
杨丛义将话说完,原本兴高采烈的一众将领顿时神色黯然,不敢再多言。
原本应该是一场完胜,最后却因为有些将领想抢功,导致无谓牺牲,白白送了一些将士的性命,一场胜利并不能掩盖这些失误。
“大人,我们接下来如何?”眼看现场的气氛有些僵住,潘诚作为老资历,赶紧想办法转移话题。
杨丛义看了潘诚一眼,片刻后回道:“我们身在巨野,北方是黄河,不能冒进,兴仁府西边就是汴京,也不能轻易靠近,南边是金人重兵驻守的归德府,东面济州还有三四万金军。可以说,这一战之后,我们已经暴露在金人眼中,金人肯定也能猜到宿州已无多少兵力。如果我们不能有所作为,将济州金军剿灭,再牵制住归德府金军,我们将四面受敌,不出一个月必然溃败。”
稍稍停顿,扫视众人,而后接道:“我们的破解之道有三招,一是派一军驻守嘉祥,阻止济州金军西进,将他们挡在大野泽以东,迫使他们北上泰安、济南,或是就留在济州城内,当然如果他们不能渡过大野泽向西回到巨野、兴仁府,最终粮草断绝之后,他们还是会北上泰安或济南府,驻守嘉祥,要打的是一场硬仗。二是守住兴仁府,此地是汴京东边的门户,兴仁府失守,金军必定倾力来攻,但我们只要牢牢占据兴仁府,便能威胁汴京,南边归德府驻守的重兵便不敢轻动。三是派兵夺取归德府周边县城,断绝归德府与北边、东边金军联系的途径,同时给归德府驻军压力,让他们不敢轻易派兵袭扰宿州,断我们后路。”
“大人,我们兵力有限,若兵分多路,恐怕不利于防守。”潘诚心有疑虑。
杨丛义道:“派往嘉祥的守军在剿灭济州金军之后,等徐州守军北上,就可以回援兴仁府。而后,我们与亳州、宿州南北夹击,合攻归德府,拿下之后,宿州驻军移驻归德府,与兴仁府一南一北,相互策应,汴京守军便不敢倾力攻击任何一府,最终能形成对峙之势,待朝廷派来援军,便大事可期!”
“大人,济州金军三四万人,我们只能在嘉祥阻击,阻止他们西进,哪里有能力将他们歼灭?即使他们北撤泰安、济南府,绕道之后,很快就会南下攻击巨野、兴仁府,到时候,恐怕我们只能跟对方纠缠,而无力南下威胁归德府。”潘诚从杨丛义的话里听出破绽,犹豫再三,终究还是当众提了出来。
众将一听,顿时觉得是这个道理,济州可还有三四万金军,即使他们不能从嘉祥西进,北上泰安、济南府,绕道之后一样能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