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一边挥刀乱砍,一边高喊:“闪开!闪开!都统制大人在此!”

    片刻之间,亲卫身前躺倒数十人。

    一心逃命的士兵,听到身后惨叫和呼喊,心下极为震动。

    回头一看,见邵宏渊的亲卫正在挥刀乱杀,顿时心悸。

    他们如今吃手空拳,若不把城门让开,不等金人杀到,他们马上就会死在自己人手中。

    于是机警的士兵匆忙之间,拼命向左右挤去,避开邵宏渊亲卫正前方向。

    但由于城门前拥挤的人实在太多,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让开多少。

    邵宏渊的亲卫见路不够宽,况且前方还有人挡路,故而他们没有丝毫手软,也没有留对方一命的意思,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刻出城就多一些活命的机会,他们的刀,刀刀致命。

    眼见邵宏渊的亲卫为了抢到逃命之路,疯狂杀人,争抢的士兵们,迅速清醒过来,他们的只有肉脖子,哪里争的过对方的钢刀?

    不到一刻钟,疯狂的亲卫队在万人争抢出城的南城门为邵宏渊杀开了一条血路。

    而后,邵宏渊在亲卫队护送下,催马出城,急往南方逃去。

    南城几万士兵,眼见都统制邵宏渊不惜从宋军里杀开一条血路逃跑,可见金人来势凶猛,根本不可能有半点抵抗的能力。

    于是,在邵宏渊离城之后,几万为了活命的士兵再次想先恐后,争相逃命,拥挤向关上了半边大门的南城门。

    就在南城混乱之际,邵宏渊带兵逃跑的消息传到北城,同时宋军从南城撤退的消息也送到数里外扎营的金军手里。

    得知消息的李显忠愤怒至极,当即带领军队来城南弹压逃兵。

    可城南聚集两三万人,他们亲眼看着他们的主将不惜杀自己人跑路,如今又见左路大军主将到来,以为城北已被敌军攻破,李显忠也要从城南逃走,是以根本无人听李显忠等人呼喊,闷头往城门口挤。

    李显忠看着身前直至南城门数百丈距离内,全是黑压压的人群,他的人根本上不去,前边也没人听他们的呼喊,无可奈何之下,顿时气急败坏,当即大骂邵宏渊无耻。

    刚刚骂完,就听属下来报:“金人逼近,快马攻来,先头部队距离城北已不到一里!”

    无奈之下,李显忠只得恨声叹息:“邵宏渊误国啊!”

    “走!回城北御敌!”

    令出,李显忠调转马头,带着亲卫往城北而去。

    一路上,他亲眼看到无数士兵还在往城门急奔,却已不想再劝说,或是命令他们回去。

    逃跑的士兵,士气已经涣散,纵使逼他们回去,也是送死。

    李显忠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到城北,没有据城死守,而是下令打开城门,出城迎敌。

    敌军五万人若倾力攻来,以济州城眼下的混乱情况,必然不可守,但在也不能让他们轻易围困济州城,不然几万军队全都得葬送在济州。

    李显忠火速带领军队出城,在城北不到一里处,与金军先头部队相遇。

    两军来不及布阵,当即在昏暗的月光下展开激战,混战一团。

    金军先头部队不到三千人,与李显忠所部交战不到一刻钟,便发现宋军源源不断的从城里出来,由左右两侧直扑过来,意图将他们包围,顿时心惊不已。
………………………………

第672章 精武军出动

    是夜,李显忠率部众与匆忙赶来济州城北的金军激战一个时辰,杀敌两千余。

    之后金军主力赶到,人多势众,宋军不敌,选择退回济州城。

    敌军得知宋军撤退,方才连夜追赶,如今被阻城北,不知对方是阴谋诡计,还是真在撤退,一时间之间难以定夺,不敢猛烈攻城,更不敢分兵去城南追击。

    在金军看来,如今的宋军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城里坚守,一部分南撤,如果他们分兵去追正在撤退的宋军,那支宋军忽然回头,与济州城内的宋军形成前后夹击,或是在撤退的路上设置陷阱埋伏,那么深夜贸然追赶,必败无疑。

    追至济州城下的金军,未敢在继续靠近,更没有贸然攻城。

    金军主将以为,不管宋军是真撤退,还是阴谋,只要他们撤出济州城,等到天亮,再想回城就不可能了,到时候城内宋军力孤,除了弃城而去也不会有其他办法,如此一来,他就能轻轻松松夺回济州城。

    于是下达将令:全军天亮之前不得主动攻击,小心戒备,以防宋军偷袭!

    月光下,远远望去,济州城上人影绰绰。

    两个多时辰后,黑暗散去,黎明到来。

    抵近城下探查的士兵飞马回报:“大人,城上都是假人!”

    “什么?再探再报!”金军主将一惊。

    “大人,宋人肯定是怕了我们,逃了!我们马上追击,兴许还能半路追上他们。”有将领提议赶紧去追宋军。

    “不能贪功,我们兵力有限,后无援军,粮草补给也是问题,若追击途中遇伏,麻烦就大了。拿下济州城,能守住就是胜利。”金军主将不为所动。

    一众将领见此,只能恨声叹息。

    片刻之后,前去探查的士兵飞马回报:“济州城已经是一座空城,城里没有宋军,他们撤退匆忙,许多粮草辎重还在城里!”

    “大人,追吧!”一听回报,有将领再次请命追击。

    金军主将主意已定,没有理会追击的请求,反而下令:“全军进驻济州城!”

    一刻钟后,济州城重新回到金军手中。

    金军主将即刻派出小股骑兵向宋军撤退方向追去,探查敌情。

    半日后,骑兵回报:“宋军一路难逃,路上丢弃粮草辎重无数!”

    傍晚,骑兵回报:“宋军过藤县不入,直奔徐州而去!藤县守军也撤退,藤县已重归大金!”

    得知此等消息,金军主将顿时有些懊恼。

    早知宋军溃逃,就该趁胜追击,现在再想追已经晚了,徐州城可不比济州,宋军已经占了一年多,五万人去打徐州肯定要吃亏。

    如此一想,只得作罢。

    好在他们已经夺回济州,挫败了宋军北伐的势头。

    于是金军主将,当晚便派人飞马回汴京,将击退北犯宋军,夺回济州、藤县的消息送回朝廷。

    话说从济州城一路溃逃的宋军,路上不吃不喝,日夜兼程,一日逃窜两百里,从济州城逃到藤县,又逃到兰陵县境内,路上没有任何停留,直到第三日逃回徐州城。

    这一路溃逃从济州城开始,数万士兵互相拥挤踩踏夺路,死伤近万人,难逃徐州的路上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抢渡河流,被推入水中淹死。

    济州治所为任城,此次溃败史称“任城之溃”。

    五月十五由李显忠、邵宏渊分兵两路北上的六万宋军,等六月二十二回到徐州城,只有三万余残兵,死伤溃散近半。

    徐州城内,残余的北伐将士以及守军,士气衰落,再无半点斗志。

    愤怒之极的李显忠在北伐主帅张浚面前历数邵宏渊罪状八条,提议将邵宏渊在北伐众将面前以军法斩首示众,以谢北伐战死的无数将士!

    张浚闭营独坐数个时辰。

    而后令李显忠接管徐州防御,率军两万在此阻击金军,以防金军再入江淮。

    他自己则在两天后,带着邵宏渊退回淮河以南的盱眙驻守。

    张浚在新皇赵昚大力支持下主持的北伐,不足两个月,即以他率军退回盱眙,宣告失败。

    北伐失败的消息传回临安,朝野震动。

    主和派势力再次抬头,以杨存中、史浩为首的主战保守派,也对陈康伯、张浚大肆批判,指责他们不顾群臣劝阻,在尚未准备完全之际便匆忙北伐,不但将无数粮草辎重葬送敌手,还损失三万大宋将士,若敌军南下,恐怕徐州也要丢。

    六月二十六日,赵昚下令降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督视两淮防线,阻止金人南下。

    同时降邵宏渊为武义大夫,军中职务未变。

    “任城之溃”其则不在李显忠,故其官职、军职未有变动,为嘉奖其忠勇,赐钱万贯,以激励徐州守军士气。

    就在大宋君臣为是战是和再起激烈争论之时,身在亳州的杨丛义开始了他的冒险一击。

    六月二十三日,杨丛义命三千精武军一人双马北渡涡河,向东到永城县,而后从丰县和砀山县之间北上司马镇,绕过成武县,奇袭兴仁府。

    整个行军路线由西向东,看似支援徐州、兰陵,实则绕过归德府,直击北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