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消息跟他派人探听来的差别不大,又问起完颜亮统治区的乱军问题,沈缙告诉他,常去的山东登州、密州、益都府等地,已经全被义军占据,声势浩大,估计用不了多久,还有可能进攻济南府,因为义军缺吃少穿,战斗力不是很高,能不能攻占济南府还是问题,如果出现变故,义军四散,也是很有可能的。
又告诉完颜雍,他这次来辽阳,其实就是受山东义军所托,看看皇上能不能接济一些粮草物资,助义军渡过难关,一旦义军渡过难关,必定拿下济南府,协助皇上打败完颜亮!
一听沈缙的这重身份,完颜雍顿时来了兴趣,急忙询问山东义军详情,谁领导的?有多少人?军备如何?战力如何?
沈缙告诉完颜雍,山东义军有两个首领,一个叫罗聪,一个叫姚昶,各有义军四万人,但他们的武器装备不怎么样,战斗力较低,参加义军也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所以人虽多,要是没有粮草武器,也难成大事,故而这次北上辽阳就是来寻求帮助。
听说山东义军有将近十万之众,完颜雍顿时大喜,如果能把这股力量用上,对完颜亮在真定府、河间府的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他在燕京的军队未尝没有胜算。
于是马上许诺,只要山东义军能配合燕京军队发动对完颜亮军队的进攻,山东义军的粮草军需他可以提供一部分,待彻底击败完颜亮之后,如果山东义军愿意,就可以归附他,以后的粮草他全部供应,会给山东义军封官加爵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但这种许诺不是沈缙想要的,他告诉完颜雍,山东义军现在近十万人,不光缺少粮食,还缺武器盔甲。原本他们兵力是济南府守军的三倍,他们奔想攻打济南府,可义军奇缺武器盔甲,战斗力不足,一直难以施行。
如果义军有足够的武器盔甲,他们一定可以在三个月内,夺取济南府,而后进驻济南,南可以威胁大名府、汴京,北可以威胁真定府。
粮食要不到,沈缙很想从完颜雍手里要一批盔甲、武器。
山东义军近十万人,虽然陆续从山东各州各府的武备库中缴获了不少武器盔甲,又将之前从密州水军战利品中运走的大批武备物资从钦岛运到益都府,但能装备的义军总数也不足五万,身下将近一半义军,顶多有一件武器,身上穿的还都是自己的衣裳,没有盔甲的义军,他们对节度使衙门意见不小,怀疑他们区别对待各路义军。
沈缙是很担心义军内部爆发矛盾的,若是济南府没有拿下,义军就因为内部矛盾分崩离析,那他们这半年的努力与付出可就白费了。
所以军需盔甲问题,不论到何时,都是要为义军解决的。
最终,沈缙从完颜雍那里要到了五千套盔甲,而他需要兑现的承诺是,山东义军要在三个月内夺取济南府。同样的,如果夺取济南府的目标达成,完颜雍再给山东义军五千套盔甲,并且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牛羊。
沈缙带着五千套盔甲回到了益都府,但粮食问题从北方是不能解决了,于是他开始向南方打主意。
海州以南的淮东沿海地区,没有遭受金人袭扰,天下太平二十年,积累了不少财富,粮食自然也不在少数。
沈缙手里有大把的钱,又长期从事回易,跟山东一带的商贾很熟,与淮东一带商贾也有些接触,所以他便找了几个益都城里的大商贾,给钱让他们从淮东采购粮食,多多益善。
只要有东西,只要要钱,想要多少都能买的来,况且粮食在没有遭受任何袭扰的淮东沿海地区并不缺,他们缺的是钱,因为他们虽然粮食很多,但朝廷并不允许他们私自往北方贩卖。
可如今是天下正乱的时候,很多官吏都已经逃走,或是不怎么管事了,最重要的是,战线已经从楚州往北推移至海州、沂州,边防驻地也随之转移,而官府治理却没有及时跟上来,是以百姓想卖多少粮食无人过问,也不会有人询问。
到处都是驻军,到处都在采购粮食,谁出的价钱合理,粮食就卖给谁,这是百姓和乡绅大户的自由。
沈缙拿着大把的钱财,几个月时间,从淮东、浙东采购了四十多万担粮食,用大海船一一运钦岛和益都府,而后分送淄州,供给义军,另有一部分借给各州各府,让官府借给百姓,帮他们渡过春荒,等夏粮或秋粮收获以后,再还不迟。
用巨额钱财解决了粮食问题,整个山东义军士气旺盛,连训练都更卖力了。
其实在乱世,只要能吃的饱,卖命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近十万山东义军,在训练了几个月后,很快把济南府当成了下一个要攻取的目标。
益都府,节度使衙门,左府、右府共同议事。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再不拿下济南府,恐怕就不能配合杨大人的战略,要坏了恢复大事。二弟、三弟,你们看何时可以攻取济南府?”沈缙很是焦急,粮草军械都比较充足,义军休整了好几个月,该动一动了。
罗聪道:“济南府并不太好打,淄州北边一百里就是滨州,还在金人手里,驻军一万有余,若是我们全军出去去打济南,一旦攻城不利,在济南城下跟守军相持,滨州敌军可能会趁机捣乱,在打济南之前,这个问题要先解决。”
姚昶摇头道:“滨州虽有一万驻军,但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况且他们还缺吃少穿,呆在城里还行,一旦放他们出城,一万军队可能一天之内就会一哄而散,所以滨州不足为惧,不用管他们。真正的问题是,济南府的三万守军和城里近六万百姓。”
“济南城人多,确实是个麻烦,一旦攻城紧急,兵力有损失,他们随时可以从百姓中征调抽取,相当于城里有七八万守军,即使我们倾巢而出,也很难攻下城池。”罗聪点头。
“那你们的意思是济南不打了?”沈缙眉头微皱。
“打是要打,但不能硬攻。我们不妨从济南府各县开始,先取章丘,再取历城,争取把守军引到济南城外,在城外歼灭他们,使济南城为一座空城,而后便唾手可得。”
“引守军到城外很难,我以为我们取了章丘之后,应该从章丘南下,直取泰安,而后配合徐州、宿州军队,夺取济州。只要拿了济州,山东与淮北也能连成一片。”
………………………………
第665章 进军济南府
“济南不取了?从益都府到济州、淮北,中间有群山相阻隔,路途不便,不管是递送消息,还是调集兵力都十分不便。”
“济南并不好取,何必死磕?取了济州不是也一样,只要能协助大军恢复中原不就行了?”
“不一样!如果不能将济南府拿下,山东义军就跟宿州大军之间就被隔开,不可能经由济南府,从北边给金军压力,不能从北边配合恢复中原大计。还有,如果我们分兵泰安之后,再兵进济州,山路难行,不能及时回淄州、益都,济南或是其他金军趁机进攻山东,我们就危险了。”
“不要争了,按之前既定方略,取济南府,筑城待命!”沈缙制止二人继续争论。
“济南怎么打?城高墙固,硬拼是要死人的?”
“打仗能不死人吗?刚到山东之时,我们已经确定了方略,济南府必取!取了济南才能配合恢复中原大计,此事不容商量,即使淄州、益都府全都保不住,济南府也一定要拿下!”沈缙态度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那我们要死很多人。”罗聪回道。
姚昶也表示认同
“死再多人,也要拿下济南府。恢复中原,不死人不流血怎么可能?我们有十万人,不比济南城三万守军和六万百姓厉害?况且那六万百姓多是老弱妇孺,他们想拿起刀枪,能拿起刀枪吗?”
沈缙看着罗聪、姚昶二人,沉声道:“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筹集这么多粮草、武器、军备,不是让他们吃白饭的,一个月内必须攻取济南府。攻城器具,已经制造好了,只要敢打,十万人拿下济南府根本不是问题。”
“如果我们攻济南城,周围的金军来救援怎么办?一旦被前后夹击,我们必败无疑。”
“据我所知,济南府周围两百里只有西边的大名府驻军较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的恩州、滨州并没有多少可用的兵力,南边的泰安距离济南虽近,但兵力也只有两三千人。我们只要速度够快,在他们从真定府调兵之前一举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