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7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他看来,拿下城池并不是很着急的事情,五万义军想拿淄州,随时都可以拿下,而义军积累攻城经验、临战经验的机会却不多,如果没有攻城经验,以后想取济南府怕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眼下的淄州城,正是练兵的大好时机。

    姚昶希望每一支义军都能有上场攻城的机会,最好不止一次,多攻一次,就多一次经验,等下次再攻城,遇到同样的情况便不会怕,也不会慌,对没打过仗的义军成长,十分有利,也许攻城三天,多次在险境中游走,能完好无损的退下来,他们就能变成临战不慌的老兵,将来才能大用。

    一夜攻城,并无多少战果,没有义军登上城头,而城下却多了很多滚石檑木。

    如今再有义军攻城,攀爬云梯,城上鲜有滚石和木头,攻击手段除了弓箭,便只有砖石,一夜下来,城上守军疲惫不堪。

    东西两门,攻城之战不息。

    当云霞洒向城头,西门外又一支义军在进攻号角声中出动,手持刀枪弓弩和盾牌,向城下冲去。

    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不同,他们从几百个云梯上同时攀登,前后相继,大有一举登城,拿下城头之势。

    眼看几百义军士兵沿云梯攀爬向上,城上守军手里除了弓箭、长枪和一些碎小的砖石,再无其他守城物资可以有效阻止义军登城,顿时惊恐,不知所措,只能拼命拉弓射击。

    可那些羽箭几乎全都射在攀爬向上的义军将士举在头顶上的盾牌和木板之上,根本难以杀伤登梯而上的义军。

    他们想推翻云梯,可云梯有特殊设计,也难以撼动,眼看义军离城头越来越近,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马上就是近身肉搏,而后就是城破!

    攀爬向上的打头义军士兵,邻近城头五尺,在刀枪攻击范围之外,猛然抬手,三支弩箭瞬间飞上城头,直取眼前守军性命,而后急上几步,挥刀将旁边守军士兵慌忙刺来的长枪和砍来的刀剑挡住,趁机再上几步,一举登上城头!

    两三百个云梯,几乎在同一时间,数百人冲上城头,瞬间将守军阵型打乱,与城上守军战城一团。

    失去弓箭压制的义军将士纷纷爬上城头,加入混战。

    城下义军一见有人登上城头,当即争先恐后爬上云梯,朝城上涌去。

    随着几百个义军将士登城,在城上与守军近身搏杀,守军彻底失去对城下的压制。

    姚昶眼见如此,不由得叹息一声,终究还是没能让全军轮上两轮攻城,若是不这么早登城,全军将积累多少战斗经验,可惜啊,义军将士得功心切了。

    事已至此,已经不能鸣金收兵,让登上城头的将士再爬下来,只能发动全面攻击。

    “命,全力攻城,拿下淄州城!”

    姚昶一声令下,嘹亮的进攻号角声响起,早在阵前等待的三支义军,六七千人马上动身,迅速朝城下冲去。

    随着登上城头的义军将士越来越多,战斗了一夜,疲惫不堪的守军节节败退,留下众多尸体后,从城上退进城里。

    不多时,城门被义军占据。

    一部分士兵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接管城门,与此同时,大部分义军将士朝撤退的守军追去。

    西城门打开,吊桥放下,早已等在城门外的六七千义军将士蜂拥而入,朝城内杀去。

    早前姚昶便已下令,若守军不投降,破城之后不收俘虏,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可免一死。

    于是冲进淄州城内的义军将士对四处逃窜的守军紧追不舍,誓要将他们全部消灭。

    而守军对城内十分熟悉,跑着跑着就从义军视线中消失,而后趁义军不注意,又突然杀出,打的追击的义军将士措手不及。

    淄州守军利用熟悉环境的优势,与义军将士展开巷战,义军虽多,却也有些被动,短时间内的伤亡比攻城还大。

    但既然入城,又是一场不消灭对手,就不能止歇的战斗,义军兵力有巨大优势,没有不继续追击道理。

    西门城破,东门也很快被拿下,东西两门,数万义军,齐头并进。

    一个时辰后,守军被全部剿灭。
………………………………

第660章 随军军属

    淄州一众官吏,愿意归附山东义军的,仍任原职,不愿归附的则直接押送回益都府,交由节度使衙门处置。

    除守军、官吏外,夺取淄州城后,义军没有为难其他人,包括城内居民、商户和进城避难的百姓,他们基本未受骚扰,生命财产更是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姚昶知道,一个稳定的城池对义军战略大计来说有多重要,淄州距离济南府不算远,有城池就商贾,有商贾就有情报和各种物资,没有这两样东西就不可能拿下济南府。

    五万义军,拿下淄州之后,其中两万调回益都府,归属山东义军右府,驻益都府,其余三万人驻淄州,归山东义军左府。

    由于原淄州知州和一些属官被押送益都府,州府之事无人管理,姚昶便暂代知州职权,州衙得以勉强运转。

    州衙恢复,姚昶发布第一条政令:淄州归属山东义军,即日起,百姓、商贾,免三年赋税。

    免税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原本城破之时,人人惶惶,民心不稳,此消息一出,百姓、商贾大喜过望,纷纷找上州衙询问消息是否属实,热情之高,难以想象。

    在姚昶亲自出面,确认消息为真后,淄州民心迅速稳定。

    除此之外,州衙还承诺,如果商贾和百姓有存粮,州衙以市价采购。

    同时对外大肆宣扬,只要愿意归附淄州的,不论是州县还是村镇,所有政策统统一视同仁!

    这个消息对周边州县的影响有多大,短时间内并看不清,但时间一长,有了事实的基础,周边还在承受繁重税赋的商贾和百姓,必定慕名归附,到时候淄州城定会进一步壮大。

    姚昶设想过周边州县、百姓归附的情景,心里是有些犹豫的。

    济南府之所以此时依然按兵不动,那时山东义军攻打淄州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利益,淄州本来就不归他们统辖,强行救援,耗费的都是自己的兵力和金钱粮草,一旦周边州县争相归附淄州,属于济南府管辖的几个县距离淄州并不远,如果他们也因为税收归附,或是起兵闹事,济南府不会坐视不管,那么很可能会主动攻打淄州,而淄州城小墙低,纵使有几万人也抵挡不住攻城之势。

    不过,随后姚昶还是想到了一些办法,要想在济南府进攻下,保住淄州城,就不能让敌军轻易来到城下,到不了城下,敌军便无法攻城,淄州就能成为攻打济南府的前沿阵地。

    加高加固淄州城墙,没有那么多砖石,姚昶便打算拿护城河做文章。

    于是州衙和左府很快下令,拓宽护城河,由原本三丈宽,拓展为十丈宽,深度定为三丈,建成之后将城西的河流引入护城河内。

    此时正是农闲之时,州衙以管饭为名招募百姓进城,参与修建淄州城,响应者众,一天之内便有数百人前来登记姓名。

    随后,全部义军投入护城河开挖之中,普通百姓也参与其中。

    在义军拿下淄州,如火如荼的扩建护城河之时,节度使衙门给左府送来了一批粮草和金银铜钱,同时重新派遣了一名属官,入住州衙,专门协助左府管理三万义军的后勤供应。

    忙的焦头烂额的姚昶终于可以将粮草后勤等一应杂事丢开,专心管理军务,誓将淄州建成敌军不可染指之地,将左府三万多义军练成能攻城掠地的精锐之师。

    在山东义军攻陷淄州之后,整个山东逐渐稳定下来。

    密州、潍州、莱州,兵不血刃归附山东义军,效果显著,原本还在独自抵抗各路义军围攻的登州,在得知整个山东大部分地区落入益都府的山东义军手里后,很快对外宣布,登州自愿归附山东义军,接受山东义军节度使衙门统治!

    围困登州许久,结果什么都没得到的各路义军大失所望,疯狂攻击登州城,奈何登州城高,没有统一领导的各路义军虽有四五千人,却拿登州城毫无办法。

    狂攻两天后,多数义军原路撤退,返回自己熟悉的土地,只有将近两千义军还徘徊在登州附近,还想伺机进入登州城,抢些钱粮渡过这个冬天。

    然而,他们的愿望很快变成奢望,驻扎益都府的山东义军派遣两千精锐进入登州城,接管了登州防务,原守军则全体加入山东义军,调往益都府驻训。

    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