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谢过,接过纸包打开,见是黄色的药粉,想也没想,捏起一些便洒在左手伤口,药粉一沾伤口,初时有火热之感,仿佛灼烧,片刻之后,又有清凉之意,十分舒坦。
见杨丛义已然没有大碍,郑道长这才问道:“施主你们是什么人,到此又为何事?如何就惹得群蛇围困?”
杨丛义如实相告:“不瞒道长,我等都是怀宁府衙的公差,进山来是为抓捕越狱死囚,也不知为何会被群蛇追赶到此地。”
郑道长听后,未有言语,转身来到崖边,向崖下望去,然后又道:“施主请看,这崖下蛇类何止万千,聚集不散,坚守不退,当有缘由。”
杨丛义上前几步,向崖下一看,只见无数的蛇类,密密麻麻,层层堆叠,从崖下一直铺到了密林里面,不知后面还有多少。石崖下的蛇类已然堆叠了四五尺高,要不是崖下是个较陡峭的斜坡,无法支撑蛇类一直向上堆积,恐怕它们现在已经上了石崖。
杨丛义心中骇然,这么多蛇追赶聚集,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但他们何时招惹了这么多蛇?山里赶路,驱赶打杀一些拦路的蛇类,再正常不过,何时见过追赶报复的?蛇类虽有灵性,但不至于智商高到能纠集同类追赶攻击人类的地步。他作为受过科学教育的人,自然不信。但眼前的景象,又让他有几分动摇。
“我们一路上过来,确实打杀了一些蛇,但这不至于招惹它们吧。”杨丛义还是不信,打几条蛇就让这么多蛇追赶,如何蛇真有这么厉害,那他们不是要无法无天了。
郑道长又道:“毒蛇挡道,打杀驱赶,自然无妨。但不知诸位施主除此之外还做了什么?”
杨丛义没有多想,便回道:“还有就是在山脚下煮了一锅蛇汤,就在昨晚,我们休息之时,突然被这些蛇追赶围困。难道有关系?”
郑道长听后面色沉重,看着翻滚的蛇群,言道:“从山下到此地,少说也有二十里,它们追你们二十里,此仇必然不小。你们可知脚下这座山是何来历?”
杨丛义摇头道:“进山之前,村民告诉我们,东边有座高山叫盘龙山,山上可能有土匪,我们见这座山高,就想上来查探一番,不知此山来历。”
只听郑道长道:“此山名为盘龙,正是施主要找的盘龙山。山上早年是有土匪盘踞,但已离去多年。施主可知,此山为何称作盘龙?”
杨丛义又摇头:“不知,烦请道长告知。”山峰的名字是从村民口中听来的,他怎么会知道。
郑道长道:“相传,古时天柱山内有隐修之士,修炼多年,忽有一日,道成飞升,上可遨游九天美景,下可探寻地脉奇观,闲暇时能幻化龙形,吞云吐雾,行云布雨,守一方风调雨顺。一日,山民在山中打猎,突遇暴雨,便躲藏于一石缝中,无意间见不远处山石间游出一条大蛇,水桶粗细,身上有鳞,头上有角,飞上高空,吞云吐雾,不多时,阴云消散,天朗气清,而那大蛇也飞身落下山头,转身钻进山中不见踪影。山民回到村里,把他看到的奇异情形告诉其他村民,村民们多认为是山中大蛇修炼得道,化形成龙,为示尊崇,便把大蛇藏身的高山叫做盘龙山。”
众捕快听得双眼发直,脸上神情满是惊惧,难道他们得罪了蛇仙?
杨丛义自是不信,这样的故事可听得太多了,都是传说。大蟒蛇世上多的是,能飞的还真没有。
有人问道:“道长,我们是得罪蛇仙了吗?请道长一定要救救我们,我上有老下有小,可不能死这儿啊。”
其他捕快纷纷应和,哀求。既然道长住在山上,那她肯定有办法对付这些蛇,捕快们心里如此想着,便赶紧抓住活命机会。
郑道长没有应承,也没有拒绝,只听她说道:“龙飞于天,虽是传言。但天生万物,一视同仁,无高低贵贱之别,弱肉强食,虽是自然之道,但弱者不嗔不怨,强者不傲不炫,也当是天地至理,万物依此运行,周而复始,方能生生不息。”
杨丛义来自后世,信息时代,信息发达,每天接收的各种信息浩如烟海,人间百态自是清楚。道长几句话,短短不到百字,却让他听得内心震动,感悟颇多。世间所有混乱与矛盾,大到种族,小到个人,上到国家,下到家庭,追根究底,不都是因“傲、炫、嗔、怨”四字所引发吗?若能做到弱者不嗔不怨,强者不傲不炫,世间又哪有这许多烦忧。
………………………………
第63章 解围
众捕快不知道长说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但见道长也没有明确拒绝,便互相看看,不再言语。
杨丛义内心激动,稍稍平复了一下心绪,突然道:“道长一言,实乃世间至理,使我受益良多。不知小子是否有缘,能否拜进道长门下?”说完就要行礼。
杨丛义突然脱口而出的拜师之语,让郑道长颇感意外,急忙拦住,随即回道:“不可,贫道与弟子在山野修炼,居无定所,无门无派,如今更是决定下山云游四海,当是无缘。”
杨丛义想要拜师,也是心头一瞬间的想法,见道长拒绝,也就放弃了,神情略有低沉的回道:“那是小子无缘了。”
谁知郑道长又道:“施主不必如此,既认同我道,当是同道中人,山野尘世,皆是修炼之所,不需拘泥,若能秉持此心,他日再见,当能称得一声道友。”
郑道长见杨丛义与其他人大大不同,谈吐气质,一言一行,比其他人好了太多,是以对杨丛义的印象颇好,也愿意与他多说几句。
杨丛义听后微微一笑,又施一礼,郑道长师徒两人回礼。
“先前我们不知敬畏,才有这等群蛇围困之祸,不知道长可有解救之法?”杨丛义眼见蛇群不退,心里十分不安。
郑道长没有立即回复杨丛义,而是对身旁背对蛇群的年轻女道长,吩咐道:“清尘,取一张驱蛇符纸来。”
只见那女道长取下背后的包裹,从中取出一张黄色的符纸,侧着身叫一声“师父”,将符纸递过去。
郑道长转首看了徒弟一眼,眼中略有失望之色,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接过符纸,拿在手里,接着口中开始念念有词,片刻之后,只见郑道长手腕翻转,手指一弹,那张符纸便急速向蛇群飘去,在一丈之外突然开始燃烧,等飘至林中便化为灰烬。
众人看得惊奇,满怀期待,等了一会儿,群蛇虽有异动,却不见有任何退却的迹象,脸上不由得露出失望之色。
但杨丛义发现郑道长一脸凝重,心知情形怕是不妙。
“清尘,再取两张来。”郑道长略一考虑,便又吩咐。
清尘道长又从包里取出两张黄色符纸,侧身递给师父。
郑道长接过符纸,又是一番念念有词之后,将两张符纸向蛇群方向弹出。符纸自燃,飘至林中化为灰烬,飘散不见。
不多时,就见前方林中林木振动,枝叶摇摆,眼见得搅作一团的蛇群,迅速翻滚着向左右两边躲避,似有庞然大物压境一般。
众人眼见得群蛇如此异动,立马惊慌起来,不知道会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出来,紧张的纷纷朝石崖后面退去。
郑道长示意杨丛义退后,随即将手中拂尘交给清尘道长,又从背后取下长剑,缓缓拔出长剑,执剑在手,眼望林中。
杨丛义也是心中惊惧,但蛇毒未清,不敢逞强,随即退后几步,紧盯着蛇群让出来的三尺来宽的道路。群蛇让出这么宽的路来,不知将从林中走出来何种怪物,难道真是蛇仙不成?
郑道长一人持剑,站在崖边,面向前方,一动不动,稳如泰山。众人站在后面,屏住呼吸,不敢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
几息之间,耳中就听得“嘶嘶”之声,从林中传来,声音异常清晰。众人吓得忍不住又后退几步。
又几息过后,伴随着越来越近的“嘶嘶”之声,忽然一个筛子般大的蛇头从林中伸出。
只见蛇头离地足有丈许高,巨大的蛇头之上生有猩红的蛇冠,那蛇冠一尺来高,一米多长的蛇信吞吐在外,正发出“嘶嘶”之声,两只狭长的眼睛,泛着绿光,直直盯着石崖,缓缓向前游来。
众人何曾见过如此巨大的蛇,吓得转身就跑,远远离开石崖边缘,不敢回头再看。
杨丛义心里此刻也震骇异常,看这蟒蛇如此模样,怕是真要修炼成精了,那双眼睛发出的光芒,阴冷异常,对视一眼,就让他全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