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萍儿一眼,她们两人马上将脸上的笑容收敛。

    “萍儿,你是不是又乱说话了?”孟芸娘有些生气,她屋里的事,除了睡在外屋的萍儿,没有其他人会知道,肯定是她乱说话。

    “我可什么都没说过。”萍儿赶紧反驳。

    “不是萍儿,是我亲自问的夫君,成亲一年了,你看看你,腰肢纤细,跟去年来的时候一个样子,你着急,我还着急呢!你这次陪夫君出海,一来一去两年时间,要是回来你还没动静,我看你急不急。”

    芸娘急不急,顾清尘不知道,反正她很着急。家里现在两个孩子都是莲儿生的,那丫头很能生,陪夫君两个晚上就能怀上孩子,要是再怀上,可不是好事。她不能生,芸娘一定要赶紧生,不然这个家以后会乱的。

    “姐姐,我知道了。”孟芸娘红着脸点头,心里怎么想,却是没人知道。

    等杨丛义回到家里,顾清尘当晚就把商量好的决定告诉他,让他在海上照顾点芸娘,不要让她受苦,最重要的是要多陪陪她,最好回来的时候能带个孩子。

    南洋、西洋的气候跟大宋大不相同,出海很辛苦,杨丛义原本是不同意的,经不住顾清尘几番劝说,最终还是勉强答应。

    冬月二十五日,朝廷选定的出海吉日。

    随着一声号响,第一艘战船离开海岸,朝泉州湾外驶去,其余海船、战船每隔一刻钟按序跟上,向泉州湾外排成一行。

    像往常一样,港口封锁,只有少数亲属家眷和泉州州衙前来送行的官员才能来到船队停泊的海岸。

    “杨大人,愿你一路顺风,满载而归!”泉州通判亲来送行。

    “多谢刘大人,有诸位吉言,船队一定可以平安归来!请!”杨丛义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泉州通判及一众属员举杯同饮。

    而后,杨丛义转身离开,踏上船桥,上了神舟甲板,挥手向岸上告别。

    “起航!”

    一声令下,铁锚收起,神舟缓缓离岸。

    在距离海岸不远的地方,两名女子一个孩子,站在人群之外。

    “娘,爹坐大船去哪儿?”孩子抬头问道,双眼之中满是好奇。

    “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顾清尘回道。

    “什么时候回来呢?”孩子再问。

    “很快就回来了。”顾清尘轻轻笑道。

    “还会给我带好玩的东西吗?”

    “肯定会给思远带的!”

    顾清尘看着神舟慢慢漂出泉州湾,心里并没有多少伤感,这样的离别她经历过太多次了,常年奔波在外,她已经习惯了,因为她知道,不管他走多远走多久,肯定会好好的回来。

    随着最后一艘战船离岸,回易船队全部出海。

    在海上摆好阵型后,风帆全张,顺风南下,一日数百里。

    十天后,船队顺利到达琼州万宁,休整三天,补充淡水。

    又五天,船队到达占城,停靠南海总官府。

    经过几年发展,南海总官府的规模比之前大了一倍,地盘变大了,人也变多了,更繁华了,也更有钱了,俨然成了一座大宋统治下的小城。

    船队在占城停留十天,杨丛义带着陆游拜访了占城国王以及国师章先生,将大宋回易副使推给他们认识,不管出席哪些王公贵族的宴会,陆游肯定随行。

    聪明的人很快就知道,大宋船队下次的主事很可能就是这位陆副使。

    章先生就是这样的聪明人,他不光送了杨丛义贵重的礼物,送给陆游的礼物也一样重。

    原本陆游是不想收的,杨丛义却示意他收下,同时告诉他,南洋诸国的礼物,不收白不收,反正他们到了临安,不论进贡什么东西,朝廷都会给他们丰厚的赏赐,能赚回来一些,为何不收?只要不损害大宋的利益就行。

    杨丛义混迹官场也有几年了,什么时候要送钱送礼,什么时候可以收钱收礼,多少也有些心得体会。

    而陆游接触这些东西并不多,杨丛义得赶紧教他一些,好让他少走一些弯路,早日成长起来,担负重任。

    上次回临安,他听到一些消息,完颜亮蠢蠢欲动,很快就会有大动作,虽然朝中大部分人不信,但他知道,完颜亮肯定会南下的,并且就在这几年。

    一旦宋金之间开启大战,所有军队都会北上,在长江一带布防,精武军也不会例外,而他作为精武军统制,很有可能率军北上。同时朝廷打仗要钱,回易很有可能不会停止,到时候回易重任很可能就要落在陆游肩上,所以杨丛义不得不为他考虑,提前做些布置。

    当然这些话,他不会明说,毕竟朝廷对金军会不会南下还没有定论,甚至很多人都坚称金人准备南下是谣言。

    杨丛义对“南海总官府”也提了要求,让他们尽快扩大在占城一带的势力,留守军的规模也可以增加,但不要轻易介入占城跟真腊和李越的争斗,尽量居中调停,稳住南海一带的形势。

    张彪这些年在占城收获了很多,手里有人,也有钱,从泉州、广州一带南下的大宋商贾,都要寻求他的庇护,声望很高。

    这是好事,杨丛义没有多言,只是告诉他,留守军的训练不能放松,武器装备也要跟上,南洋形势复杂,一旦有人眼红“南海总管府”,铤而走险,大宋朝廷一时之间难以顾及,他们也要有自保的能力。

    张彪承认错误,这些年他把太多精力放在挣钱上了,几千留守军已经渐渐没了之前的样子,他向杨丛义保证,一年之内,“南海总管府”留守军一定练好!

    船队给张彪留下了一些军资武器,很快启程离开占城,继续南下。

    二十多天后,船队穿过万里石塘,到达“南洋总管府”。

    照例,杨丛义渡海来到三佛齐国首都占卑,会见国王及一众王公大臣,顺便将回易副使陆游推到众人面前,着重介绍了他的来历和身份。

    陆游出自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在三佛齐国君臣看来,他在大宋绝对前途远大,不可限量,将来的成就甚至比杨丛义还要大,是以他们对他特别的客气,就连送给大宋使节的礼物也准备了一模一样的两份,一份给他,一份给杨丛义。

    适合西行的季风还没有到来,船队在南洋要停留三个月之久,这段时光,着实无聊。

    “南洋总管府”在薛望管理下,修建港口的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大,由于占据的地理位置较好,南来北往的船只几乎都会就近停靠,加上收取过往船只的费用较少,愿意在港口停靠的异域商船也不少。
………………………………

第555章 陌生海域

    在海港呆了一段时间,杨丛义看到不少商船匆匆来,又匆匆去,心里便有了些想法,他向薛望建议,港口应该进一步扩大,修建更多仓库和货场,不光可以让商船停靠、补充物资,还可以让他们在这儿交易,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场所,可以让他们住十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最终把这里建成一个商贸繁华的城市,等达到一定的规模,他们以后就可以坐着收钱。

    薛望是个粗人,他当年应募加入宣威军的目的就是打仗,建功立业,可这么多年,他一直被留在南洋,与当年加入宣威军的初衷相去甚远。

    所以当杨丛义向他提出建议的时候,他马上就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一句话,他不想呆在南洋荒废时光,他想回到军中,回到故地,回到战场,当年跟他一起加入宣威军的那些人,很多人都立下了战功,获得了朝廷封赏,他也渴望战功、渴望战场!

    杨丛义沉默良久,随后同意了薛望的请求,一旦宋金开战,想打仗、敢打仗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薛望回到军中担任部将,“南洋总管府”总管则是从船队中重新挑选了一名部将担任,那部将也是宣威军旧人,这么多年过去,他已经对打仗没有多少兴趣,能在南洋安稳下来,他很乐意。

    “宋浩,南洋就交给你了,好好经营,以后有机会,如果你想回去,我会想办法让你回去。”杨丛义将任命文书递过去。

    “多谢杨大人,末将一定不负大人所托!”宋浩抱拳道谢,恭恭敬敬接过文书。

    “总管府的事,你跟薛望做好交接,尽快接管过来。”

    “是,大人。”

    “有什么想法和困难,也可以直接跟我说,尽量给你提供便利。”

    “困难倒说不上,末将现在还没接手南洋事务,不太清楚。有件事还请大人做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