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爷不给面子,有钱不赚,小人也无可奈何。”
三爷叹了口气,对方是官军,这次不能按时交货,责任应该不在他。
“大家不要乱动,跟着军爷走!”
三爷回身朝车队旁心惊不已的一众伙计下令,正怕他们因为心里害怕,做出蠢事来。
满载货物的车队在官军看押下,沿着荒草之间的土路,继续向前又走了不到两里地,再一个三岔路口转了方向,朝城里走去。
兴化军治所莆田县,通判衙门。
“大人,巡检司李都头在城南巡检时发现一支形迹可疑的车队,盘查以后发现他们车上装的都是名贵药材,后又查明这批药材没有通关凭证,他们是偷偷从别处把药材运来兴化,从行程看,他们准备运往海边。由于这批药材数目巨大,扣了人和药材之后,巡检司不便做主,特来通禀,请大人做主。”
在通判衙门闲了大半天的杨丛义正准备放衙回家,忽有差役前来禀报。
“巡检司抓获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要我做什么主?”
私运货物该没收就没收,参与的人该入刑的就要入刑,那还有什么做不做主的,这种事杨丛义根本不想理会,明明他们能做主的,偏偏都要推到通判衙门,搞得跟他们都没职权一样,他们是轻松了,杨丛义就平白多了不少事,做的多了,还生出依赖感来了。
“大人,巡检司的人说这个案子有些蹊跷,这批药材价值很高,可偷运药材的药铺却没有任何名气,很是反常,恐怕不是一般的偷运药材案件,他们不敢随便没收了事。”
“让他们把管事的送来,其他人和药材都先放在巡检司,暂时不要动。”
“是,大人。”差役退下去。
杨丛义揉揉太阳穴,起身走动几步,活动活动筋骨。
自从前年来到兴化军任职通判以来,除了监察军州内军、县官吏,但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军州公事,他也有裁决的职责和职权,是以大小杂事不断,整月整年都为杂事所累,一年到头难得有时间离开衙门几天,好在兴化军还算稳定,也没有什么特别棘手的事情。
小半个时辰之后,差役通禀,巡检司将犯人押到。
太阳快落山了,杨丛义也不想耽搁放衙时间,急令差役将人带进来问话。
那三爷一被带至通判大人面前,当即高声喊冤。
“姓甚名谁、哪里人士、有何冤屈?”
杨丛义敲敲桌案,提醒对方有事说事,不要只是一味的喊冤,浪费时间。
那三爷咬牙站稳身子,而后回道:“小人卢老三,南剑州尤溪县人。小人前些天受掌柜所托,跟人一起从尤溪县运一批货到兴化来,不想昨天下午路过城南被一队官军遇到,他们拦住小人的车队,硬说小人这批货没有通行凭证,小人不敢跟他们争执,连人带货都被他们带回城里。进了巡检司,他们向小人索要一千贯好处,小人只是送货的,拿不出那么多钱,就被他们用棍棒和鞭子抽打了好多次。请大人为小人做主!”
“巡检司讨要好处不成,对你用刑固然不和律法,本衙自会处理。现在我问你,被巡检司扣下的这批药材到底有没有通行凭证?你们要运到哪里?”
巡检司的作风问题,杨丛义一清二楚,他不想多问,以后自会有机会处理。
“大人,这批药材肯定有通行凭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运出尤溪县。”
………………………………
第506章 无子之恼
“你们带这么多名贵药材,通行凭证不在身上?”
“凭证在我们掌柜手上,送我们出了尤溪县,掌柜就回去了,凭证也被他带走了。”
“不对,凭证应该是跟货物一起,两者怎么可以分离?有凭证就去取来,给你五天时间,拿不来的话,你们这批药材可就要没收。”
“是,多谢大人!”
卢老三跪地叩谢,而后迅速离开通判衙门。
“大人,他会不会跑了,不会回来了?”有差役问道。
“跑什么跑,巡检司那么多药材不要了?”
杨丛义说完抬腿便走,径直朝后衙去了。
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见过,巡检司为了讹人钱财,总会找到一些商贾的漏洞,嫌麻烦的直接给点好处就了事了,这次估计是巡检司的人觉得对方生意很大,就想多要点好处,谈不拢,扣了人打了人,没法善了,才找个理由推到通判衙门。
知军大人年纪大了,基本不太管事,也不爱管事了,因此兴化军管辖的三县之地,但凡有什么稍微棘手的事情,统统都推到通判衙门,可把杨丛义这个通判折腾的够呛。
从职权上来说,通判是军州府除知军、州、府事外第二大的官,是朝廷派驻地方、监察地方守臣官吏的中央官员,地方州府任何政令,即使知军、知州或是知府签字,没有通判一同署名,便是无效政令,无法推行。
从官职来说,知州、知军或知府是比通判要高两三级的,但通判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有权力直接向皇帝上书言事,而一般的知州、知军是不行的,他们只能向本路主官衙门言事,特殊情况下可以越过本路衙门直达六部,但也只能到达六部而已,最终会不会让皇帝知道,还是各部侍郎做主。
由于通判职权很大,因此跟州府衙门一样,也是有独立衙门的。
杨丛义没有定所,清尘也跟着迁来迁去,从泉州到临安,从临安到婺州,又从婺州回临安,再从临安到兴化,每个地方住的时间都不长,别说结交姐妹,就连认识外人的机会都少有。
但来到兴化就不一样了,杨丛义是新任通判,在兴化军可是除知军以外最大的官,她是通判夫人,自然有人关注,拉拢结交的也不在少数。
初来兴化时,她一住进通判衙门后院就很少出去,别人想见也见不到,结交就更不可能,还是来到兴化几个月后,知军的一房小妾闲来无事,亲自到通判衙门拜访,清尘不好拒绝,才跟对方见了一面。
第一次见面,相互不了解,也无知心话可说,那小妾自持美貌,又善弹琴,便表演了一番,而后问清尘可有才艺。
清尘本想说什么,又担心会被对方比下去,传出去不太好听,便练了一套剑法。
不想那知军小妾一见,却是十分欢喜,直呼清尘为侠女,甚至还叫上了姐姐,异常亲热。
此后,便隔三差五的往通判衙门后院跑,有时候还会带一两个她的姐妹来,让原本知不知道怎么打发日子的清尘,渡过了不少无聊时光。
与此同时,通判夫人的名气渐渐就在莆田县官宦家眷和闲极无聊的豪绅巨富妻妾之间传开了,时不时的就会有人来邀请清尘一起喝茶、赏花、听曲、踏青,聊私事秘辛,人生经历,也是常有的事。
总之,清尘在兴化的生活不知比杨丛义轻松有趣多少。
但跟其他女眷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一长,她也有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她们总会问起她的隐私。
其中最让她头疼的就是至今也没能添孩子的事情,有些人每次见面都要问一遍,最近可有喜讯?
看似关心,其实就是看热闹,想给她添堵而已,甚至是嫉妒她没什么家世背景,却能成通判夫人,最让有些人嫉妒到极点的就是她成亲五六年没孩子,却依然不被休,这让有些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遇到这种情况,她一开始还能淡定对待,等被问的次数多了,每次出去都玩的不开心了,便不想再出去,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她的人邀约,她才会偶尔出去一趟,或是约她们来家里,关系一般的,直接就推脱掉了,不像之前一样,哪个家眷邀约她都会去。
关于她一直怀不上孩子的问题,一年多来,她的不少姐妹都给她出了不少主意,不管是古药秘方,还是房中秘术,每一种她都非常用心的试了,可结果仍然是小腹平平,没有半点动静。
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有几个跟她年纪不相上下的女子,第一个孩子都已经快十岁,再过几年,该出嫁的就要出嫁,该婚娶的就要婚娶,两相一比,清尘如何不着急?
夫君虽然不说什么,但她作为娘子,一家之主,不得不为杨家考虑,没有子嗣是绝对不行的。
清尘想要生孩子,考虑是给杨丛义留后的问题,而她那些姐妹给她出主意,却是担心再这么下去,她的通判夫人之位就要坐不稳了,她很可能会被休,或是杨大人另娶一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