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没说撤销选将营,又组建了精武军,驻地还在选将营,那这地就没法还给百姓,若要一直占用下去,显然精武军不会出钱,那么迁出去的百姓不但没了地,也会没了钱,吃亏的是当初相信他的百姓,这也是杨丛义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问题实在太棘手,他不能不去一趟衙门,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两全齐美的办法来。

    客厅里,义乌县令余玙一见杨丛义,大喜过望,终于能见上面了。

    “杨大人,听说普安郡王来了?”余玙忍不住内心的兴奋低声问道。

    “前几天已经返回临安了。”

    “走了?”余玙失望不已,怎么会这么快就走了?

    “余县令,选将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短期内选将营不会撤销,关于百姓索要土地的问题,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今天来就是跟你商议商议。”杨丛义不打算闲聊,直入主题。

    “杨大人,你所说的短期是多久?三个月?五个月?还是一年半载?”余玙脸上不由得一惊。

    “都说不准。选将之事虽已结束,但朝廷又组建了新军,精武军,编制三千人,其中两千人驻地就在选将营,还有五百在婺州,剩余五百在衢州。实话说,我现在也只是暂领精武军,也许过了几个月,朝廷就会另外派人来接替我,但那时新官不理旧账,选将营占据的土地肯定不会还给百姓,也不会继续出钱借地,处理不好就会出大问题。”

    余玙呆了。

    “朝廷怎么能这样?杨大人,你可不能走啊,你一走,百姓就要找下官要钱,下官哪里有钱给他们!你们这是害了我啊!”余玙都快急哭了。

    “余县令莫急,我们想想办法就是。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杨丛义安慰起余玙,这事毕竟是他弄出来,就此不管一走了之,他还做不出来。

    “杨大人有办法?请说请说!”余玙也是急了。

    “百姓没了土地,手里又没钱买粮,势必闹事。但如果能给他们饭吃,不至于饿肚子,是不是就能把他们安抚下来?我是这么想的,朝廷给精武军的编制是三千人,现在还有五百人的缺额,要是把这五百人的缺额给他们,在借地百姓中招募五百士兵,朝廷按精锐禁军的标准给他们粮饷,即使没地,五百精锐禁军的粮饷应该也能养活他他们。余县令以为如何?”

    “这个办法倒是能解决一部分麻烦,五百人入禁军,他们吃住可以在军营,但还剩下八九百人怎么办?不能露宿街头吧,不种田也不能游手好闲,不然还是会惹出*烦。杨大人不来城里,你是不知道自从那些借地的百姓手里有钱之后有多疯狂,下官听说有些村民居然钻烟花柳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钱败光,没钱吃饭就借钱,借钱之后再败,借不钱就上街乞讨,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突然有了一笔钱,家破人散。下官以为,百姓还是不能闲着,是种田的命就不能没有田,不然天下大乱。”

    “余县令还是要地?朝廷不撤选将营,这地怎么还给百姓?”

    “他们只有钱没有地根本不行,还是让他们继续回去种地吧。杨大人想想办法,把地还给百姓,不然他们发起疯来直闯选将营,会出大乱子的!”

    这可如何是好?

    脑筋急转间,忽然灵光一现,一个念头升起。

    “余县令,他们之前的地,我确实还不能还给他们,如果给他们其他地方的地,能不能行?”

    “杨大人有地?不会让他们迁到外地去吧?”余玙先喜后疑。

    “外地倒不至于,离选将营不远,就在江口村东边的山里,山里林木茂密,土地肥沃,若是开垦出来,可比他们之前的土地要好的多。”

    “山里开荒?”余玙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这是开玩笑吧,要还给百姓的地三千余亩,在山里开荒三千亩,难度之大,简直不敢想象。

    “正是,其实山里有不少很好的土地,只是不好开垦,不然每年能多收不少粮食。不知山里的土地是否有归属?”

    “靠近山外的一些有归属,其他的也有人占,但很少有人在登记,就更不要说凭证了,官府想用,随时都可以用。杨大人真想在山里开荒?”

    “不开荒哪有土地还给百姓。精武军两千五百人,可以抽调两千人进山开荒,一千多借地的百姓也进山一起开荒,最好衙门也派人跟着进山,好把土地重新登记清楚。”开荒目前看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不然还真没地还给百姓。

    “行,既然两千禁军出马,此事一定可成。下官马上派人通知百姓,让他们准备好工具,进山开荒!”

    “还有,麻烦余县令帮忙筹集尽量多的工具,禁军将士手里只有刀枪,没有斧头和锄头。”

    “杨大人放心,一定准备妥当。”

    “那就这么定了,五天之后,苏溪选将营集合。”

    最麻烦的事情想出了解决办法,杨丛义跟余县令又细聊片刻,便很快离开衙门,没有接受一起吃饭的邀请。

    回到选将营,杨丛义马上召集一众将校,宣布了精武军最新任务,进山开荒。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开什么荒?精武军要在山里屯田吗?

    当杨丛义跟他们大致解释了一下之后,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对进山给百姓开荒之事不能理解,既然是朝廷用了百姓的地,朝廷给钱就是了,三千亩地能有多少钱,朝廷又不是给不起。

    众人不解,杨丛义不得不细细跟他们说一遍,朝廷不会出钱,精武军也不会出钱,而百姓没地了,日后他们势必会来选将营闹事,一旦闹起来,不知道要流多少血。能不流血解决问题,为什么要流血后再解决?

    只要进山给百姓开垦出来三千亩地,精武军便能一劳永逸的住在选将营,谁也不能来骚扰他们。

    杨丛义已经决定解决的事情,纵使仍然有将校不是很理解,进山开荒也势在必行。

    进山开荒!

    这条军令很快传遍精武军,将士们有的疑惑,有的新奇,有的排斥,有的跃跃欲试。

    但不论如何,精武军上下,自从选将结束之后,又有新的目标,士气渐渐开始重新凝聚。

    几天后,六七百个带着各种工具的百姓进入选将营,一直来到内营与两千精武军汇合,而后一同朝山里前进。

    苏仲留守选将营,其余部队四指挥精武军全部开进山区。

    罗聪、姚昶部队在山里转悠好几个月,对山里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全军将士几乎都是出自底层,对土地自然熟悉,哪里适合开荒种地,哪里适合安家建屋,稍稍一想就能在心里确定。

    四指挥进山之后分成了四十队,七八百个百姓分头跟上四十队禁军,纷纷去找适合开荒的土地,有的是百姓带着禁军,有些是禁军带着百姓。

    方圆几十里的山地遭到百姓疯抢,每到一地就有百姓大手一挥,嘴里叫着“我要这块地”、“我要那块地”,他们口中的一块地便是一面山,得到的只有精武军将士的侧目。

    经过几天时间寻找搜索,每一户百姓都找好了要开垦的土地,接下来就进入艰苦的开荒之旅。

    砍树,除掉地面上一切荆棘与杂物,而后再将木桩树根一个个挖出来,顺便将石头从土里剔除。

    光把树砍完就花了好几天时间,等把木桩树根挖完,石头捡干净,又用了十多天时间,在把土地翻一遍,整一遍,平均一亩地便要花去两个人近二十天时间。

    整整两个多月后,疲惫不堪的精武军终于完成了开垦三千亩地任务,重新返回山外选将营。

    就在他们返回不久,精武军迎来了他们的统制。
………………………………

第501章  回家

    精武军将士在山里开荒整田,杨丛义并没有一直随行,只是偶尔进山看看,与统军将校们谈谈心,跟将士们打打气。

    不常去山里,杨丛义也不是就留在营中。

    去年来到义乌以后,一直忙碌,他几乎未曾放松过,清尘更是这样,即使偶尔因公事进城,也不会在城里过多停留。

    如今选将之事告一段落,他还留在此地也只是过渡,于是终于闲下来,便有时间带着清尘四处走走。

    两个月时间,他们先是去了义乌城南的双林寺,此寺历时久远,已有六百多年,宋英宗赐匾,徽宗赐田,在禅宗寺观之中,久负盛名。

    杨丛义其实对寺观并不感兴趣,只是清尘在城里听说在此寺求子十分灵验,便硬要去看看,完全不顾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