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于是便直接吩咐。

    “大人稍等。”听到这个命令,侯勇有些意外,但没有多少犹豫,立即应是。

    在太阳底下等了将近一刻钟,所有人在校场集合完毕,军饷发放名册也交到杨丛义手中。

    侯勇稍稍整理全军队形之后,便站在一旁,不再说话。

    杨丛义翻开名册看了看,随后向校场上数百人高声道:“诸位,先介绍一下,我来自殿前司兵案,姓杨名丛义。从临安来一趟庆元县龙骑军驻地实在不易,借这个机会,就跟大家认识认识。接下来我会按名册点名,点到名字的站到那边。”说着抬手一指左边,随后问道:“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士兵们的声音并不整齐,也不清晰,但这并不影响杨丛义点名。

    “牛峻!”

    “杨幺!”

    “尤逹!”

    “李二娃!”

    “陈七!”

    。。。。。。。。。。。。。。。。

    名册点完,眼前的队伍分成了两部分,人少的那部分在名册上,人多的那部分却不在其中。

    眼见这种情况,杨丛义看了侯勇一眼,后者镇定自若,脸不红心不跳。

    随后二人来到校场后边,一处较为僻静的营房。

    一进营房,杨丛义便道:“侯将军,这是怎么回事?”说完将手里的名册丢在桌案上。

    侯勇立即道:“大人息怒,容我解释。”

    “那你倒是说说看,为何名册之中不足百人,而在校场却有那么多不在名册上?”杨丛义径自在椅子上坐下,眼睛却盯着对方,看他如何解释。

    谁知侯勇马上回道:“大人,不瞒你说,名册上确实多是虚名,庆元县龙骑军驻地真正的禁军不到百人,另外那些人都是私下招募的,充充人数。”几句话说完,脸上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似乎这事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侯将军,你这话说的很轻松啊,难道就不怕朝廷治你的罪吗?”杨丛义瞳孔微微一缩,声音顿时变冷。

    侯勇笑道:“大人错了,末将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将,去年才调来此处,这个名册上的名字三年前就是这样了,上面要治罪也治不到末将头上,庆元县有多少禁军,末将一直是如实上报,况且军饷也不是按五百人编制发放,每个月能发下来一百五十个禁军士兵军饷就不错了。不妨告诉大人,不止龙骑军,其实哪儿都一样,实际人数能有在册人数十之三四就算多的了,军官不吃空饷,靠那点俸禄根本就活不下去,这事儿从上到下,没人不知道。如果大人在殿前司任职时间够长,就不会追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你是何来历?”杨丛义越听越觉得眼前这个侯勇不是一般人,因为他那神态和气势,完全不把责问当一回事。

    “末将是何来历,大人随意去打听一下便知,难道在处州,统制大人没有告诉大人吗?”侯勇笑问。
………………………………

第355章   黑狼出没

    对方给杨丛义的感觉非常不好,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嘲弄,嘲弄他多管闲事,嘲弄他自不量力。这种感觉已经许久没有出现,瞬间就要引爆他的情绪。

    但沉默片刻过后,一切消解无形,如果侯勇说的是实话,抓住侯勇不放有什么用,凭他一个兵案秘书能做什么。

    “侯将军是何来历,路过处州时,确实没有听统制大人提起,你能否亲自告诉我?”如果吃空饷是多数人的问题,侯勇只是轻轻松松说出来而已,真要追究,他并不会比别人多多少罪行,况且还不一定有罪,想清楚这些,杨丛义忽然也变的轻松起来。

    侯勇笑道:“不知大人可否认识殿前司法司侯大人?”

    法司?杨丛义听过这个衙署,法司管的就是殿前司军法,吃空饷触犯的便是大宋军法,这样的案子一旦被爆出来,肯定是归法司处理。此时猛然听侯勇提起法司侯大人,心下却是一颤,莫非他们是亲属?

    “你与侯大人是亲属关系不成?”杨丛义心下虽惊,却还是直接问了出来。

    侯勇笑道:“正是,末将便是殿前司法司侯大人的族侄。”

    “那还真是失敬了。”杨丛义心里虽不情愿,却还是从容起身抱拳。

    “大人客气。”侯勇抱拳回礼,脸上满是笑意。

    临离开临安前,请孙淼吃了一顿酒,他告诉杨丛义,大宋官场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临安要夹着尾巴做官,去了地方更要夹着尾巴,因为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会无意中得罪一些人,而那些人的关系可以直通临安,影响你的官运,也许他们不能一句话罢免你,但他们绝对可以一句话让你再也升不上去,并告诫他离京之后要万分注意,因为所有事查来查去,最终都会汇集到京城,至于怎么解决都是上面的事情。

    既然侯勇是法司侯大人的族侄,庆元县驻军的问题就没法再问,关于功勋核查,虽然杨丛义有疑问,也不好往深处追问,他只简单问了问过程,便只能草草结束。

    离开军营时,侯勇牵马将杨丛义送出营门外。

    “还请大人将这封信带回到临安,转交给法司侯大人,多谢!”临行前,侯勇拿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杨丛义。

    杨丛义接在手里,笑道:“好,一定带给侯大人。”

    “大人一路珍重!”侯勇抱拳送行。

    “回吧。”

    杨丛义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肚子,头也不回,迅速离去,片刻就出了城门,一路南行。

    龙泉、庆元之行,让杨丛义知道龙骑禁军号称万人,但实际兵力可能不到五千人,甚至会更少。

    去年在广南他也接触过禁军,李耕的殿前司游奕军,也是号称万人,可事实上有没有一万人,就真的难说了,反正也没人会去查,打了胜仗没人查,打败仗自然更查不出来,吃空饷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是只有处州的龙骑军吃空饷,还是天下所有禁军?

    杨丛义有种冲动,他想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但稍稍一想,便只能放弃,因为只凭他一人根本弄不明白,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让他弄明白,蚍蜉撼大树的事情,他还做不出来。

    离开庆元之后,一路纵马南下,除了暴雨和必要的休整,中途停留时间几乎不会超过一天,杨丛义很快进入建宁府,先经过政和,数天之后又穿过建安。

    建安再向南,便是南剑州地界。

    建宁府、南剑州境内几乎全是山地,人烟稀少,处处是荒野密林,真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虽良田不多,但山中物产丰富,除了珍惜少见的鸟雀动物,更有采之不尽的各类药材,生长于高山密林之中,这些药材就成了山中百姓换钱的宝贝。

    他们每年采集的药材,若无商贩上门收购,他们自己没法走十多天山路,将药材拿进城里换钱,因为一家一户能采集到的药材毕竟有限,犯不上花大半个月时间专门进城一趟,这时候商贩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

    上中道路难行,常有野兽出没,进山收购药材的商贩一般都要结伴而行,两人或三五人比较常见,当然如果是较大的药铺或是药材商,出动的人手就会在十人以上,人手越多,运输工具也就越齐全,基本都会配备骡马驴和。

    在建宁府与南剑州交界处的官道上,此时便有一支收购完药材返回剑蒲的商队,十多辆马车,二十来人,打头的马车上插着一杆旗帜,由于林下无风,旗帜卷在一起,看不清上面是什么标记。

    二十余人分左右将马车护在中间,以防忽然从林中窜出来的动物惊扰马匹,给商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诚哥,我们在这儿歇会儿吧,走了快有一个时辰了。”中间一人开口喊道。

    “再走一段,走出这片林子再歇。”走在队伍最前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身材魁梧,头也不回。

    说完这句话,他随后回头喊道:“加把劲,再有一刻钟就能出了林子,前面的路就好走了。”

    谁知,他刚说完这句话,便听到前边林中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声,顿时脸色大变,“唰”的一声,将手中刀拔出刀鞘。

    随后便传来对话声:“大哥,他说前边的路好走,怎么个好走法?是不是一刀下去,一路好走啊?”

    “哈哈哈。。。。。。咳咳咳。。。。。。你小子说话可真有意思,不过下次注意点场合,差点把老子呛死。”

    “大哥,我知道了,以后这种时候就不说了。”

    “兄弟们,出来吃肉喝汤了!”

    一声喊叫,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