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在军营住惯了,些许吵闹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心烦气躁之时,只需打坐一会儿,很快就能心平气和。

    但今天晚上,他始终静不下来,一想到还独在泉州受苦受难的清尘,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她自小在深山随师父修炼,自从四年前师父意外仙逝,这世上就再没亲人,当年在天柱山他们相处只有短短一个月,她就能如此信任他,不远千里万里从华山前来投奔,又托付终身,这份赤诚,这份信赖,每每想来都让杨丛义心疼。

    这三年只见了一面,还不到一天,想到清尘在门前日日等待,夜夜担心,他心里愧疚之感越发泛滥。一定要把她接来临安,前半生她受了太多苦,怎么舍得、怎么忍心让她再受半点苦。

    在杨丛义心里,他与清尘是同病相怜的同一种人,他可以受苦,但清尘不可以,因为她是他的娘子。

    如何才能跟清尘团聚,怎么才能把她接到临安,这个问题一直盘绕在杨丛义脑海,想来想去,都毫无头绪,要想亲自去接她来,除非这个官不做了,否则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走上几千里路。

    但不做官是不可能的,拼了这么久,如今又被擢升,哪能轻易就放弃了。

    外边吵闹,心里焦躁,打坐练功也不能使他静下心来了,干脆就睡了吧。

    这一夜,很晚才睡去,连续不停的做梦,梦里几乎全是清尘在门前等待的身影,偶尔还会出现汤鷽的影子。

    第二天一早,杨丛义换上官衣手托官帽,拖着疲乏的身子走出客栈,独自一人一路向城南走去。

    没有随从、没有车马的官员很少见,在临安即使是小官小吏,没有马车,也会想方设法弄到代步工具,驴车,或者干脆骑马、驴骑,走路去署衙办公点卯不是长久之计,下雨或下雪根本不行。

    临安地处江南,冬季雪少,但一年到头雨水多,而官服只有一套,要是每天一身泥去署衙,用不了几天就得被人以“衣冠不整”之罪弹劾,古人重礼仪,坐实了这个罪名,官就别想当了。

    绿衣官员徒步而行,在人流较少的早市,还是引起了路人或街边摊贩、客人的关注,少不得要指指点点评说几句。

    “这官当的,穷成这样,还真是少见。”

    “我怎么不信呢,大宋的官有这么穷?买不起马车,还买不起一头驴?”

    “家里养的女人太多了吧,做个男人真难!”

    “搞不好是在装穷呢,我可听说最近朝廷要严查贪污腐败。”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前几天不是传说有一个侍郎,早晨上朝时饿倒在和宁门外,说是俸禄太少,家里穷,一个月都没吃过一顿肉,后来官家派人去探视,才知道他是在装穷,直接罚奉三个月。”

    “看来很快我们临安百姓就能多见几个大官了,看看他们是不是比我们多长几张脸。”

    “谁说不是,平日他们外出不是官轿就是马车,我们小老百姓遵纪守法,哪里见得到他们的尊容,朝廷要查贪腐,我们就看戏吧。”

    。。。。。。。。。。。。。。。。。。。

    身后的百姓说说笑笑,拿朝廷官员开涮,完全没将不远处的杨丛义放在心上,没有指明道姓,也不怕他听到,况且像他这种绿衣小官,还成不了百姓口中的谈资,随口一说也就带过了,接下来再说的,就杨丛义没有半点关系。

    杨丛义一开始听到他们的议论原本有些不太高兴,但随后也就释怀了,当个官就不能被百姓说几句了?何况他还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

    他在临安也住了好一段时间,自然知道对临安百姓来说,只有穿紫色、红色官服的官员才能算是官,六七品的绿衣小官根本就不能入眼,他们的事儿才懒得打听,懒得传说呢,根本不具备充当谈资的价值。

    一路走着,身后时不时的总能听到有人议论他,但几句之后,话题就会转移到其他大官身上去,他只能充当一个引子。

    渐渐的,杨丛义就不在意百姓们议论他什么了。关于传说中朝廷要严查贪污腐败,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之前一直负责回易督造,账目清楚,随船出海也很少接触回易,宣威军穷的叮当响,吃饭都成问题,任职监军更没有贪腐的机会。

    所以,朝廷真要查贪腐,也查不到他这种小角色头上,即使硬要查他,也查不到什么东西,根本不必担心。
………………………………

第344章  功勋核查

    在街边吃了早点,杨丛义不紧不慢来到殿前司衙门前,毫无意外,今天他又是第一个到,门都还关着。

    等了多时,只见一人慢悠悠走来,仔细一看,正是冯忱。

    杨丛义当即抬手笑道:“冯大人早啊,吃了吗?”

    冯忱快走几步,抬手回道:“在家吃过了。杨大人来的够早,提前一刻钟、半刻钟就行。”

    杨丛义笑道:“没办法,住的太远,不早点,若是路上耽搁,可就要迟到了。”

    冯忱走近之后,在门前站定,随口问道:“杨大人现在住哪里?每天要来点卯,住的太远可不方便。”

    杨丛义笑道:“没办法,临安物价太高,越向城南越住不起,只能在钱塘县找家客栈,暂时安身,等这个月发了俸禄,在找找合适的住处。冯大人可知道附近有什么便宜的地方可以租住?”

    冯忱摇头道:“这可难住我了。不过据我所知,附近的房子可不便宜,要一定身份才能租住,需得四品官职以上才有资格,就连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都住在两里开外,我们也只能想想了。”

    杨丛义笑道:“看来那下官只能租住城外了。”

    冯忱道:“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城外房屋可比城内便宜很多。”

    听到这话,杨丛义微微一惊,他只是随口一说,难道还真有官员住在临安城外不成?这么大个临安城,连官员都无处容身吗?这还真让他不敢相信,大宋官员俸禄很丰厚,他之前还是九品官时,加上差遣,每月都有二三十贯钱,八品、七品、六品官俸禄应该更丰厚才对,难道这房价真是高的离谱?

    “不知城外房子如何租住,价钱几何?下官打算休息时,从客栈搬出去,住在客栈不是长久之计。”杨丛义诚心请教,对于住宿问题,先了解点消息,也好心里有数。

    冯忱道:“这个不太好说,据我所知,离临安城越近价钱越高,一里之内,一进的小院子年租金在三百贯左右,二进院子年租金八百贯左右,三进院子年租金不低于两千贯。若是没什么家底,可以住的更远一些,三里五里外,房子就很便宜了,把节省下来的钱买辆马车,进出城也算方便。”

    听了这话,杨丛义心里顿时就有底了,城外房价都高成那样,城内就不用想了,目前看来,他只能租住在临安城三五里之外,住的近了房租他承担不起,也跟身世背景和俸禄严重不符。

    “多谢冯大人。”杨丛义拱手笑道。

    冯忱道:“在殿前司共事,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必如此多礼。”

    二人又闲聊片刻,吱呀一声,殿前司的大门打开了。

    “走吧。”冯忱当先上了台阶,走进门内。

    今天,殿前司外仍然只有杨丛义与冯忱两人,其他人不见踪影,也许会准时赶来,也许会迟到,谁知道呢,做好自己的就够了,其他人怎么样,他管不着。

    没有钥匙,兵案署衙大门依然锁着。

    殿前司,杨丛义根本不熟悉,昨天在屋子里坐了一天,哪儿都没去,一大早他自然也不可能随便转悠,或者再去找冯大人聊什么。

    静等一刻钟左右,孙淼漫步而来。

    “孙大人早啊。”杨丛义抬手打个招呼。

    “杨大人更早。”孙淼随意拱手后,拿出钥匙将门打开。

    二人先后进了屋子,各自在书案前坐定。

    孙淼拿起书案前的文册,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对杨丛义不管也不顾,也没任何安排和提示。

    “孙大人,兵案官署很宽敞啊,其他人不在这里办公?”杨丛义四处一看,终是忍不住问出声,殿前司兵案要管理的军队少说也有五六十万人,要办差的肯定不止他们两人,其他人都哪去了?若是没人,兵案真有事,不得把他们往死里用。

    孙淼抬头回道:“张大人这几日身体有恙,请了假,在家暂时休养,其他人都在外地公办,一时半会儿不会回临安。”

    杨丛义点头道:“原来是这样,下官还以为这兵案只有你我两人。”

    孙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