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鷽没再说什么,也许该坐在这儿守着他,免得他慌慌张张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定。

    “汤大人,你去帮忙看着宣威军,要是有事,你做主便是。”沉默许久之后,黄大人忽然说出这句话来。

    “好,大人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汤鷽起身离开。

    到了甲板上,远远一望,四周还是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敌人骚扰袭击的迹象。

    夜幕降临之后,所有船只都熄灭灯火,宣威军、后备军轮番值岗戒备。

    海峡宽两百多里,真要敢夜晚来袭击船队,那得先找到船只才行,就凭他们的小船,不亮灯火,还真不行,亮了灯火就是靶子,所以船队一心防守,保证安全不成问题。

    紧张防守五天,众人精神极度疲乏之时,前边突然传来继续前进的命令。

    传令兵当即把这个消息禀报给焦虑不安的黄大人。

    黄大人听到这个消息惊疑不定,危险解除了?在怀疑中,他不敢下达起锚前进的命令。

    不多时,汤鷽找来,见黄大人还在忧心忡忡,便道:“大人,我听说前方传来命令,让船队继续前行,前边的船已经走了,我们该马上跟上去。”

    “真没事了吗?敌人都没来袭击过就撤退了?”黄大人起身踱步,迟迟拿不定主意。

    “大人,前边的船都走了,肯定是海路打通了。赶紧起锚吧,我们不走,后边的船只也走不了。”汤鷽劝道,看着黄大人这个样子,她十分不理解,印象中的黄大人不应该是这么举棋不定的人,怎么在敌袭命令传来后,就转了性子?

    又踱步几个来回后,黄大人一咬牙终于下达了命令:“好,起锚,出发!”

    传令兵得令,立即跑步去甲板传达命令。

    停留五天之后,船队起锚,继续往海峡南端而去。

    船队低速航行三天,终于穿过海峡,到达他们曾经长时间停留的港湾。

    直到船队全部停靠安顿好之后,杨丛义来到主船,黄大人和汤鷽才知道,船队沉锚的五天发生了什么。

    原来杨丛义派遣宣威军去占卑找到薛望,薛望听说船队返回被拦在海峡北端入口,当即去见三佛齐国国王,国王再三确定那不是他派遣的军队,为证清白愿意派遣一支军队前去驱赶那些强盗。薛望担心夜长梦多,当天他便带着十多艘船,三百余名宣威军全力赶往海峡北端,国王派遣的五十艘船,一千王室护卫,与他同行。

    发现那些强盗之后,宣威军直接驾船冲杀过去,王室护卫军随后跟上,战船也起锚冲杀,前后夹击之下,半个时辰就将百十艘小船击沉、冲散,强盗逃往海峡北岸,海路很快就被打通。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知道,那些强盗是三佛齐国北部地区的势力。

    以前整个海峡被摩利和摩拔家族占据,去年这两家被灭掉之后,海峡控制权就回到王室手中,奈何王室力量并不强大,不能做到四百里长的海峡随时都有船只巡航,只能完全控制狭窄的海峡南端。

    于是北部地区的小势力就伺机在海峡北端流窜作案,遇到商船或商队就会索要钱财和货物,如果不乖乖的给,他们就会动*。只是这伙强盗这次不走运,遇到的是有护卫军队的大宋船队,迟迟不敢动手硬抢,这才等来了宣威军和王室护卫军,赶走他们,打通海路。

    黄大人听完前因后果,暗呼万兴,心里也十分高兴,当即就要赏赐宣威军千金,但被汤鷽制止。

    船队大约能赚多少钱,汤鷽已经跟黄大人说过,当他知道之后,就变得跟暴发户一样,遇到高兴的事儿,就要撒钱,还转撒金币,要是从塞尔柱一路撒回临安,估计要撒去上百万贯,汤鷽管理钱财,自然不能不说话。
………………………………

第270章  返回广州

    宣威军是朝廷的军队,当初把他们留在这里就是驻守南洋的,保持海路畅通是他们的责任,如今打通海路只是完成当初交给他们的差事。至于赏赐,应该禀报朝廷之后,由官家下诏,这对他们才算是最大的奖赏。

    经过杨丛义和汤鷽几句点拨之后,黄大人逐渐冷静下来,虽说宣威军是回易护卫军,一切费用都由船队自己负责,但它本质上还是朝廷的军队,如果朝廷需要,也可以一道军令把这支军队调往别处,这么随意打赏确实不合适。

    况且现在宣威军算是出征在外,打了胜仗私下奖赏太小家子气,不如等回去之后把这些事迹禀报朝廷,宣威军得赏赐,作为宣威军统领,他脸上也有光。

    于是最后,黄大人让杨丛义对薛望等人口头嘉奖一番,告诉他们,在南洋好好办差,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

    从西洋归来的船队,第二天就获得三佛齐国国王的邀请,黄大人、杨丛义、汤鷽等人被请进王宫作客。

    南洋夏季风已经开始,再过一个月左右就会变强,到时候万里石塘,风暴涌现,千里长沙,台风翻海覆天,船队北归会有麻烦。然而,戴大人带领的另外一支船队并没有准时回来,杨丛义等人只好按约定在三佛齐国等待。

    三佛齐国国王与三大家族的势力纠缠的越来越厉害,一年来薛望作为大宋使团留在三佛齐国的使者,被双方各种拉拢,若不是杨丛义早有交代,让他保持宣威军独立,不要帮助任何一方,说不得双方早就直接动手了。

    如今使团船队回来,双方顿时安静下来,毕竟当初是大宋使团出面调节的,这个面子他们要给,因为大宋离三佛齐国不算远,西洋那么危险的地方,他们都能来去自如,北方这片海域又算得了什么。

    故而,船队停留三佛齐国半个月,待遇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留在天竺的船队半个月后回来了,他们从东天竺一直绕到西天竺,先后跟七八个国家进行交易,在整个天竺收获也颇丰,带去的所有货物被抢购一空,换回来无数金银珠宝、药材、香料。

    两支船队整合,补充好足够的物资,安排好留守宣威军后,带上三佛齐国国王派遣的使者,趁季风不算太强之时,启航北返。

    北返的航线略微做了调整,没有直接穿越万里石塘,而是将占城作为中点,船队风帆全开,直接北上,穿越岛礁较少的海域,二十天后直达占城国南部。

    船队在此稍作停留,出使南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戴大人带着一艘战船独自赶往真腊国,而船队则北上占城国都毗阇耶,一边补充淡水和物资,一边等待戴大人出使完真腊之后追上来。

    在毗阇耶大宋船队受到特殊的礼遇,因为在一年之前,占城国使者就去临安跟大宋朝廷取得了联系,建立了明确的藩属关系,成为中南半岛第一个与大宋正式确立藩属关系的国家,占城从临安得到的好处自然不少。

    船队在占城停进了大宋自己的港湾,距离毗阇耶不远的那片临海土地,一年时间被张彪带领的宣威军建成了规模不小的小镇,小镇里除了宣威军,还有近千名从大宋迁来的百姓和生意人,开垦出来的土地,一片片建筑,都展示着大宋小镇的勃勃生机。

    张彪这一年成长了很多,原本只是一个捕头的他,现在带领一千宣威军,也能弄的明明白白,部队该有的军纪和训练也没有因为建设小镇,开垦土地而荒废。

    看着他们的军阵操练,杨丛义打心眼里高兴,从太湖县出来的人几百人,张彪算是出头了,看他这个劲头,如果有机会,也许以后会走的更远。

    船队在占城停留了半月之久,戴大人方才出使完真腊,赶上在占城等他的船队。

    大宋使节来到占城,少不得又要拉拉关系,一番精心招待下来,又是几天时间。

    二十多天后,船队带着占城国使节、真腊国使节、三佛齐国使节、天竺诸国使节、以及塞尔柱使节等,离开占城,一路顺风北上。

    数天后,船队经琼州到达广州。

    由于船队满载货物,还要继续沿海北上,而船上物资有限,各国使节贵客长期在海上颠簸,早已疲惫不堪,戴骢也早就厌倦海上的生活。因此各国使节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全部在广州下船登陆,暂时在广州府休息调养,同时快马将各国使节来访的消息递往临安,等待朝廷的安排和指令。

    黄大人这一年多来受够了在海上漂泊无依的生活,如今终于返回日思夜想的大宋土地,在跟汤鷽、杨丛义、赵安交代一番之后,立即带着他的人马在广州登陆,稍作调息之后,率先返回临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