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批十万匹丝绸、十万套瓷器和五十万斤茶叶被维普拉的人以三十万两黄金和满满一船香料换去,当天这批货物就沿着宽阔的大道朝六百里外的王城巴格达运去,整个车队绵延四五里。

    当几里长的车队经过巴士拉,立即引起全城轰动,维普拉知道,这笔生意他至少能赚回二十万金币,一个月内他能再多换一倍货物,到时候就能赚四十万金币,来回翻动,用不了几次,他有信心靠大宋的货物成为巴士拉首富。

    第一批大宋货物在维普拉的车队离开巴士拉半天之后,就出现在巴士拉街头,一批价值数万金币的丝绸、瓷器半个时辰之内被抢购一空。

    东方大国一条巨大的船队,从遥远的东方历时两年运来无数东方珍品,装满货物的船队就停在港口,只要有价值一万金币的香料、珠宝、药材就可以跟船队,两个月后季风开始,船队就会离开。

    这个消息迅速从巴士拉传开,巴士拉整个城市有数万人都是精明的商人,从第二天开始,大商人迅速收集钱财和物资,赶去港口跟船队交易,而实力弱小的小商人则三三两两联合起来就为筹集够一万金币的货物,赶去分一杯羹,发一笔大财。

    几天之内,巴士拉以外的商人也带着庞大的车队陆续赶来港口,推挤如山的香料、药材一一被搬上海船装好,精美的珊瑚、珠宝,金光灿灿的金币,整箱整箱抬上神舟主船,由禁军看管。一船船丝绸、瓷器、茶叶从港口搬上马车,运往内地,或迅速运去其他国家,或储存在仓库待售。

    五天时间,十船货物交易一空,还有越来越多的商贾正在赶来,交易形势一片大好,大大超出了杨丛义跟汤鷽之前的预期,船队没进港之前的那些担忧是多余的,预设方案也都没用上,船队只需要迅速谈判,迅速交割货物。

    塞亚勒在前期沟通谈判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他协助下,船队跟商贾物物交易、金币交易、银币交易的规则基本确定,交易就变的简单起来,比如商贾想要一万匹丝绸,那就得给十万个金币,或者一百万银币,或者同样价值的香料、药材和珠宝,不同的药材,价值不同,不同的香料,价值也不一样,但都能制定出相对公平的价目表,在交易谈判时,商贾看一眼价目表,心中便能判定这买卖绝对不亏。

    依次类推,丝绸、瓷器、茶叶都在短时间内推出了统一的交易价目表,谈判效率空前提高,宣威军、后备军几班倒,忙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不停的搬上搬下,整个交易没有一刻停歇。

    船队正在热火朝天的交易时,巴格达王城派来迎接大宋使节团的队伍到了,显然王朝对大宋国使节的到来非常重视,他们派了一支整整一万人的军队,那军容阵容比起大宋禁军也不差分毫,个个骏马弯刀。

    第二天,王城来的军队便护送三百余人的使节团往五六百里外的巴格达而去,维普拉带着他的队伍随黄大人一路同行。

    由于使团没有马车,没有马匹,如果步行,会严重影响行程,维普拉提前征调几百匹马、数十辆马车,给大宋使团使用,整个队伍行进速度快了不少,五天时间便顺利抵达巴格达。

    巴格达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立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建城历史已达几千年,由于此地在整个阿拉伯地区最水源充足,土地最肥沃,因此战乱也最频繁,巴格拉城建了毁,毁了再建,几经反复后,整个城市也越发壮大。

    此时的塞尔柱已经统一周边数个国家,强盛一时,巴格达作为都城更是繁盛无比,城市规模已达方圆十里,是整个阿拉伯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

    一进城里,便见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看来国王的诞辰应该是临近了。

    这是一个商城,宽阔的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店铺,商品琳琅满目,随便看看,就能见到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象牙、布匹、珊瑚、珍珠、药材等熟悉的东西,也有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香料和药材,还有更多商品杨丛义不曾见过,也叫不上名目,估计不是本地物产,就是来自北非或者西部欧洲的东西。

    整个巴格达城经商的氛围十分浓烈,看起来似乎确如传言,此地无人不商。

    其实也可以理解,塞尔柱地处东西方交界处,南北要冲之地,连通东南西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做些中转交易,简直就是对地利的极大浪费。加之整个阿拉伯地区干旱少雨,种不出足够的粮食,不靠经商赚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因此,整个阿拉伯地区,不光是塞尔柱,周边各国多数人也都是靠经商为生,只是塞尔柱的两河流域地区位置更加优越,经商条件更好,氛围更浓。

    使团到来,像在巴士拉一样,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是使团人多,而是他们许久都没见过其他国家使团如此大规模出现在王城。周边全是敌国,很少能见到他们的使节,今年举国庆祝国王诞辰,周边国家像往常一样无动于衷。所以,大宋使团此时出现在巴格达,意义非凡。

    穿过长长的繁华街道,使团终于抵达行馆,使团三百余人全被安排进一处整洁的大大的宅院,使团安全杨丛义放心的交给塞尔柱人,他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保护好大宋使团的安全,他则需要好好休息几天。

    行馆一日三餐,有塞尔柱人及时送来,只是那浆糊一样的东西,还有膻气四溢的烤羊肉,众人实在吃不习惯,不得不要来柴米油盐菜等物自己动手做饭。

    塞尔柱人送来了很多生活物资,有些他们还从未见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丰盛的饭菜。

    使团在行馆整整休息了三天,王宫终于来人通知黄大人前去面见国王。
………………………………

第260章   邀请赴宴

    黄大人带上十车礼物,在十名护卫和塞亚勒陪同下,前去王宫拜见塞尔柱国王。

    半天之后,黄大人回来了,满面春风,十分兴奋。

    显然在王宫里他作为大宋使者享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毕竟使者在外,代表的是一国尊严,任何国家都不敢不慎重,何况大宋还是东方大国,继承了强大的唐朝,历史的悠久。

    黄大人就告诉杨丛义,他已经接受国王邀请,在这里至少要停留半个月,因为十天后就是国王诞辰,必须等庆祝大典过后才好离开,让他们都在此地安心等待。

    大宋使节见过国王之后,立即便有许多王亲贵族、柱国大臣前来行馆邀请黄大人赴宴,他们都想一睹东方古国的使臣是何模样,更想知道大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他们已经听说大宋使臣出手阔绰,这次送给国王的礼物就有足足十车,还有庞大的船队装满了货物,停靠在六百里外的港口等待交易,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简直富庶的可怕,从他们身上捞点好处,估计就能少忙碌好几年。

    面对几十个邀请,黄大人来者不拒,赴完中午的宴会,接着再赴晚上的宴会,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一连七天没有一天休息。那些宴会大同小异,也没有新意,聊的问题也是几乎一样,不外乎是大宋国的风土物产、船队贸易,说到最后便是要跟大宋建立私下的贸易关系,甚至希望船队返回大宋时能带上他们。

    杨丛义陪了七天,实在感觉很无趣,当然宴会上的歌舞还是很有看头,别看街上的女子几乎全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看着十分冰冷,难以靠近,但宴席间跳舞的女子却衣着靓丽裸露,奔放热情,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十分撩人,让人心性动摇难以自制,要不是杨丛义自制力还可以,难免要被奔放热情的舞女勾引的出丑。

    从第八天开始,杨丛义就不再继续陪着黄大人出席各种宴会,好不容易来一趟阿拉伯,不趁此机会抽个时间出去看看此地的风土人情,实在是可惜。

    跟守卫行馆的卫士沟通很久,并保证不会随意乱走后,守卫统领终于同意杨丛义自主走出行馆,但也有数十名守卫跟随在他左右,一是保护他的安全,二是怕他招惹是非,毕竟此地风俗人情大不相同,对外人来说有许多忌讳,一旦触犯,说不定就会被人砍死街头。

    由于守卫跟的很紧,杨丛义也只能在街上转转,很多地方根本不让他进,而街上除了买卖,并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他在街上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青色外墙的建筑,都不能随便靠近,不光他不能靠近,就连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