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断很多年了,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不管是哪一样,对大食人来说都是稀罕货,毕竟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想买就得等到几年以后,不怕他们不出钱。他们很富有,黄金、白银不知道积累了多少,也可以用其他东西换,比如香料、珠宝、药材等,只要是大宋没有的物产都可以,这些东西运回大宋就能赚钱,不说十倍利润,五倍应该有余。具体怎么卖,怎么交换,你肯定比我清楚。”中东地区物产不外乎珠宝和香料,但具体还有什么,杨丛义也不太清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远洋贸易只要船队不毁,肯定能赚大钱。

    “说的也是,光天竺换回来的那些香料、药材和珠宝等物,带回大宋赚取千万贯绰绰有余。看来我是多虑了。”汤鷽转头看着杨丛义,眼中闪烁着特别的意思。

    “也不能大意,大食人土地不够肥沃,种田难以维持生计,几乎人人经商,汉唐几百年,他们专做东西方中转贸易,东西的丝绸、瓷器只能卖给他们,然后他们再继续往西方国家贩卖,他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时,能完全垄断东西方物资贸易,现在分裂成了好几个国家,我们应该更好做回易。”杨丛义抬手拍拍她的肩膀。

    “杨兄对这边的情况很熟悉啊,有时候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大宋人。”汤鷽一笑,满眼柔情。

    杨丛义哈哈一笑:“我不是大宋人还能是什么人。知道这么多,不过是行万里路,道听途说的多而已。只要你多出去走走,时间一长,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在胸中。”杨丛义面带笑容,心里开始紧张起来,看来以后还是要收敛一些,不然迟早会露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才不信道听途说就能知道这么多。太阳要落了,回舱吧。”

    船头的那轮红日慢慢朝海中沉去,晚霞飘散,夜幕降临。

    船队又航行十天之后,眼前终于出现了一片昏黄的大陆,两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到了尽头。

    可没人能确定这片大陆到底是哪个国家,港口又在何处,连那个阿拉伯人塞亚勒都不清楚,他离家太久了,况且中东区域很大,他去过的地方也只是很小的一片区域。

    为安全考虑,船队停留在外海,离岸十里,杨丛义带着塞亚勒乘坐车船亲自登陆海岸打探情况。

    他们沿海找到一个小渔村,车船靠岸,六名军士陪同塞亚勒进村。

    不久之后,塞亚勒回来告诉杨丛义,此地距离他的家乡还十分遥远,他们到达的地方是贝都因人的地盘,并且是在最南方,要想到他的家乡塞尔柱,船队就得往回走一段路程,然后再北上,直到海域的尽头,北方海域不宽,过往的船只也多,以船队的速度,七八天时间应该就能到达塞尔柱。

    听到这个消息,杨丛义稍一回想,就知道此地应该是在沙特阿拉伯南端,也可能就在阿曼,塞亚勒说的北部海域是波斯湾,所谓的塞尔柱应该是伊拉克地区,那是两河流域最肥沃富庶的地区,船队此次目的地正是波斯湾两河流域。整个中东到处都缺水,唯独两河流域水量充足,整个阿拉伯地区的财富估计大部分聚集在那里,区区六七十艘船的货物应该能轻松卖完。

    车船回到外海,船队随即掉头转向。

    波斯湾,这是塞亚勒熟悉的水域,便由他在前船上担任导航,杨丛义同在前船修改海图,记录航线。

    两天后,船队经过波斯湾入海口最窄的拐角。此处海域宽不过百里,站在船上,两岸灰蒙蒙的高山看的一清二楚,这里的景色跟南洋、天竺太不相同,几乎看不到绿色,纵使在海里,空气中也感觉不到湿气。

    从泉州一路行来,船队经历过多次气候变化,除了一开始难以适应,普遍生病,全身虚脱的厉害,到达琼州之前,众人就被随行的太医和道人治好,此后身体逐渐适应湿热的气候,加之准备充足,很少有人再生大病,一年来在路上病死的也就十多人。

    此地干燥的气候又跟大宋不同,草木都不能生长,何况是人呢?

    波斯湾内的海船不少,进进出出,时常能遇到,但那些船只都很小,见过最大的船只也不过海船一半大小,在神舟主船一比,简直就是小竹排与渡江客船的差距。七十余艘大船一路北上,声势浩荡,沿途小船纷纷避让,不敢拦路,更不敢并驾前行。

    “大人,前边不远就是我的家乡塞尔柱,估计今晚就能到。”塞亚勒站在船头上非常兴奋,离家多年他终于又回来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塞亚勒,非常感谢你能把我们顺利带来你的家乡,这是之前承诺你的报酬,黄金一百两,你收好。”杨丛义笑着递给他一个装钱的袋子。

    塞亚勒接过钱袋,打开一看,看到里面装着的果然是黄橙橙的碎金子,当即低头道谢:“多谢大人。”
………………………………

第258章   使团进城

    “塞亚勒,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如果不急着回去,帮我们做几个月翻译,每月酬劳也是一百两黄金,要是做的好,下次船队再来这儿,我们也可以考虑让你参与船队贸易,甚至可以让你负责大宋货物在塞尔柱售卖。你看怎么样?”塞尔柱没人来过,言语不通,习俗不明,没任何了解,诸事不便,若能把他留在身边,回易应该好做不少。

    “多谢大人盛情。我离家时家里还有妻儿父母,如今回来了,我想先回去看看他们。”塞亚勒拒绝了杨丛义的邀请。

    “离家很多年都过来了,既然已经回到塞尔柱,想回家随时都能回去,何必又急这两三个月。早年你外出经商,这么多年没回家,现在两手空空回去,怎么面对妻儿父母?我们的报酬可是很丰厚的,要是你能好好帮我们做事,以大宋船队的实力,用不了几年,你一定可以挣下一大笔的财富,出人头地根本不是问题。你可以好好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杨丛义说完,笑着拍拍塞亚勒的肩膀,转身回舱。

    站在船头的塞亚勒,火热的心渐渐凉下来。杨丛义说的很对,十多年了,就这么落魄的回去,不光要受尽别人的耻笑,在亲人面前也抬不起头。

    船在快速向前行驶,看着翻卷的浪花,塞亚勒心绪难息,以前朝思暮想,无时无刻不让他牵挂的亲人,那微暖的家,如今离家越来越近,他却突然开始害怕,害怕回家,害怕遇见曾经的熟人,更怕看到妻儿期望的眼睛和父母佝偻的身体。

    夜幕时分,船队降帆沉锚,停止前进。

    船队明天就到塞尔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回易要怎么做,还需要细细斟酌。黄大人完全不参与,所有事情都得杨丛义与汤鷽拿主意,做的好,有功劳,做不好,就是背锅的,只要把锅背上,他们这辈子就别想再翻身。

    此地跟天竺大不相同,天竺离大宋不算太远,唐朝时交往颇多,大唐盛世曾经给天竺以极大震撼,所以在大宋这等东方王朝面前,他们只能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放肆。可塞尔柱不一样,大宋离这儿实在太过遥远,影响力难以达到,一旦有人对船队起了歪心思,将会十分棘手,所以必须先跟王室搭上关系,得到他们的承认和保护,避免在他们的土地上动用武力。

    商量的结果是让黄大人以大宋使节的身份先行与塞尔柱建立外交关系,得到他们认可后,大宋船队再登岸进行回易。

    他们刚商量出接过,就有军士通报:“大人,塞亚勒求见。”

    “让他进来。”杨丛义看了一眼汤鷽,眼神中隐隐有笑意。

    “大人,你说的没错,我不能两手空空回去。我愿意给大人当翻译,一定会好好帮船队做回易。”塞亚勒进来之后,迫不及待的说出这番话语。

    “好,我承诺的报酬不变,只要协助我们做好回易,等我们离开时,还会送你一份礼物。”杨丛义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满脸笑意。

    “大人放心,我是商人,讲的就是信誉,我向主发誓,保你们满意。”塞亚勒一脸认真、虔诚。

    “好。船队明天就到你的家乡了,我们来聊聊怎么做回易吧。”杨丛义说着拉塞亚勒坐下。

    三人伴着烛光,细细聊起回易之事,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在塞尔柱是什么价位,一匹丝绸能换多少香料或多少黄金,什么样的瓷器最受欢迎,一个能换多少东西,茶叶是什么人喝,多少黄金能换一斤,什么是塞尔柱人眼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想卖东西,要跟谁交易等。围绕回易,三人整整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