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此事也好理解,金军之所以将大营设在通运大营对面,全力进攻之时,不惧宋军偷袭营地,只因为他们早就知晓各路宋军兵力部署的大致情况。

    潮白河大营虽有三万兵力,但不敢轻易出动,纵使出动也不敢攻击金军,因为他们几乎没有骑兵,而通运大营更不必说,他们也是没有骑兵的,跑不过,便不可能打的赢,何况不管是潮白河大营还是通运大营都在金军视线之内,根本没有机会分兵袭营。

    另外涿州、固安的宋军都是败军,刺猬河大营、海子村大营都在金军手中,宋军若不死心,还想北上,必定躲不开驻守在两营附近的金军监视,并且这两路败军也几乎都是步军,根本不具备北上袭营的能力,何况又是在寒冬,他们更不可能离开城池找死。

    综合四路北伐大军的兵力构成和现实处境判断,他们都不具备偷袭金军大营的能力,况且攻克通运大营,击败通运这路宋军根本用不了一天时间,甚至半天时间就够了,到时候金军完全可以回军将营内物资搬至通运大营。

    可以说正常情况下,宋军不会有半点机会袭击金军大营。

    事实也正如金军所料,他们从午时大举渡河,很快便将宋军赶出通运大营,宋军失去对通运大营的控制,并且在金军追击下,宋军完全没有夺回大营的能力,只能且战且退,一路向南逃遁,金军不到半天时间,便完全占据宋军通运大营,并给各军分配好营区,派人回大营提前准备,以便第二天一早便将粮草物资转运至通运大营。

    原本一切都如金军预料,进展顺利,可金军从始至终都没意识到杨丛义手中有一支奇兵,精武禁军!更没意识到海子村大营内的一万金军竟然会悄无声息的全军覆灭,没有一个活口逃脱。

    黑夜中,通运大营内灯火通明,虽然金军没能在营内搜刮到如同海子村大营那般多的物资,但也不是毫无所获,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击败了宋军,夺取了宋军花费大力气建好的坚固大营,这就值得金军庆祝。

    在他们看来,宋军此次四路大军围攻燕京,其中三路已败,剩下的一路如果不弃营逃走,也难逃被他们攻破大营的命运。

    如此一来,他们便是解围燕京的大功臣,而此时距离最终的胜利已近在咫尺!

    在距离金军五里之外的金军大营内,同样是处处灯火,与金军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庆祝,很是安静。

    刚刚迎来潮白河一万援军,此时三万将士除了守卫营和岗哨之外,全都在营内火堆前烘烤自己几乎湿透的冬装,这是他们在北方保命的根本!

    而与此同时,杨丛义与各军将官于帅帐议事,分配明日作战任务,并商讨如何尽快围歼金军,结束外围战斗,直驱燕京。

    当然本次聚将议事最重要的还是部署明日战局,以防金军发现大营被偷,弃通运大营,四散逃走。

    消灭金军有生力量,弱化燕京城防守能力,是杨丛义策划此次围歼战役的主要目的。

    此时运河结冰,人在河上通行无阻,一旦金军发现不对,全力逃遁,仅凭一万精武禁军也杀不完他们,如果他们熬过白天,夜晚逃走,更拿他们毫无办法。

    所以控制住运河,如何将金军困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便是关键,而这也是难处所在。

    眼下寒风呼啸,气温很低,纵使砸破冰面,用不了半天,冰层便会恢复如初,走上去,同样如履平地。

    整条运河,北边与潮白河相连,南边通往香河,从与潮白河相连处到马头村,长约五十里,结冰之后,处处都可通行,而要想全线防御,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兵力,并且一旦兵力过于分散,金军分击其中几点,整条防线便会处处是漏洞,根本无法起到阻拦金军的作用。

    针对这个难题,杨丛义在最初策划这场战役之时,便开始思考解决办法,但思来想去,所有取巧的办法都不可能百分百凑效,都有漏洞。

    细究下来最可靠的,反而是堆人力,拼勇气,下死力气!

    而要下死力气,无疑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但天下没有任何大业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

    各军将官们很快就防御运河部署,接受命令,达成一致。

    次日卯时,距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两万宋军将士便离营赶往运河边,今日他们就要凭人力斩断运河浮冰,断绝金军撤回运河西岸的退路,将金军困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的茫茫荒野大地。

    三寸厚的冰层并不容易敲碎斩断,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在厚厚的冰层面前都有几分绝望。

    步兵凭借手中的刀枪,一下下砍下去、扎下去,冰层基本不为所动,甚至刀枪还会划开。

    而骑兵也是一样,依靠披甲战马和将士的体重,一起站在冰上,自然有可能踩裂冰层,但冰层破裂的同时,战马难免会被浮冰所伤,骑兵没有战马那还是骑兵吗?所以面对运河浮冰,骑兵也只能下马像步兵一样,用他们手里的刀枪对抗冰层。

    好在距离天亮还早,而在寒冷的夜里,运河对岸也无金军在河岸驻守,将士们有的是时间。

    区区三寸厚的冰层,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宋军士兵利用手中的刀枪,一刻钟足以将其刺穿。

    黑夜中,两万将士在几十里长的运河岸边一字排开,两两之间相距四尺远,在河边冰上疯狂挖洞。

    按照要求,每人只要挖三个碗口大的洞,便算完成挖掘任务。

    这个任务初时很难,但挖过一过洞之后,掌握了冰上挖洞技巧,便挖起来便省事又省力,基本不费多少力气。

    天未亮,各军挖洞任务便已基本完成。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便是保证挖好的洞不会再次冰封!

    这是一个需要持久坚守的任务,凭的就是耐心,因为每隔一时半刻,将士们手里的刀枪兵刃就要伸入冰洞中搅动,将刚刚结成的薄冰搅碎,维持冰洞留存。

    就在天亮之前,另外一万宋军将士带着众多简易碎冰工具抵达河岸,一根长木,一根绳索,外加一个钉入木头一端的枪尖。

    冰层上洞口之间的脆弱连接,很快被合力举起或单独举起的木头击碎,冰层与河岸的联系迅速断绝。

    随后便以木头为工具,以断裂的冰层为突破口,从河岸向河中,将冰层砸裂,木头一丈长,砸裂的冰层便有一丈宽。

    裂冰任务比挖洞要简单,速度也更快,关键是看着厚厚的冰面碎裂,那肆意破坏的感觉,很爽很痛快。

    他们一路砸下来,好像没把砸冰当作任务,而是当成了战争间隙的娱乐,他们兴致高昂,不少人争抢着,就想玩一玩。
………………………………

第776章 以雪为墙

    砸冰玩乐中,天渐渐放亮。

    运河西岸冰层被砸烂了将近四十里,北伐将士则在河岸一字排开,站的整整齐齐,不时的用手中刀枪搅动身前的河水。

    要想阻止金军逃回燕京城,砸碎运河冰层只是第一步,运河长约五十里,单靠三万将士沿河守住五十里破裂的冰层,兵力过于分散,不可能挡得住金军逃窜,所以按照杨丛义的计划,他们还要在两天之内,沿着运河建起一道墙,彻底将四万金军困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的荒野之上。

    因此,在得知五十里运河冰层已经挖开砸碎之后,杨丛义马上向各军下达新的命令:一个时辰之内,以积雪和野草为材料,在运河岸边垒起两尺厚、半人高的雪墙,再以河水浇筑,每道墙之间留下五尺空隙!

    各军接到军令,马上组织驻守河岸的将士迅速行动。

    大雪下了几天,地上的积雪已经两三寸厚,以雪垒墙,就跟堆个雪人一般容易。

    杨丛义要求每道雪墙之间留下五尺空间,原本驻守河岸的将士两两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尺,也就是说每两名战士只需要合作在两人之间垒起三尺长、两尺宽、半人高的雪墙即可。

    此时刚刚天亮,运河对面的通运大营内,庆贺了大半夜的金军尚未起身。

    虽然他们昨天因为天色已晚没有继续追赶宋军,没能取得更大战果,但他们却如战前预期一般将宋军赶出三十里外,赶进了茫茫荒野之中,追得宋军一路向南逃窜,根本不敢回身缠斗。

    宋军跑了,这就够了。

    金军原本也没想将通运大营内宋军歼灭,也只是要将宋军赶出大营,逼迫他们后退,彻底粉碎宋军合围燕京城的企图而已,能取得如期战果,金军上下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