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狂喜过后,称许天子圣明过后。众多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却纷纷起了担心。
他们跟那些普通百姓们不一样,知道的消息更多,知道苏味道虽然诗名满天下,但其却是个不做事的“模棱手”。
至于李行周嗮他们大多数人自然是相信李行周的,但问题是李行周实在太年轻了。
二十岁,几乎就是没做过什么事的,而今却要来做这堪称天下第一难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做得好?
前次弊情深重,天子圣明给重考了。
但重考的两个负责人却一个是模棱手,一个是从没有做过官的主考官,这…这让人如何放心?
毕竟是利益切身相关的夫事,这种担心很快就如瘟疫一般散播开来,本就没有平静下来的士林又开始酝酿起新的躁动。
仅仅十天之后,李行周再次成为洛阳注目的焦点,也顺理成章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随着这一道诏令的下达,在嵩山度日如年的梁王武三思十天来第一次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随即片刻不多耽搁的向洛阳赶去。
梁王毕竞是梁王,即便最近触了圣后的霉头儿,依然能力极大。
就连皇城中人人闻名色变的来俊臣听说他到了,也要快步迎出去。
梁王一则是不喜欢眼前这个以杀人为乐,分明站在阳光下却依旧不停往外冒冷气的人,再则也实在是没心情。
是以两人仅仅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便入了常年见不到半点阳光的重狱。
一下重狱,梁王抽抽鼻子后,含笑的看了亲自陪下来的来俊臣一眼。
来俊臣知机,扯皮不动肉的笑了笑,随即指明东方虬的关押之所后,一并连下面几个看守也都带走了。
来俊臣几人走后,梁王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没了,再次厌恶的抽了抽鼻子后向重狱深处走去。
走不两步,脚面上突然一阵儿蠕动,低头一看,却是一只肥大的老鼠刚刚爬过,梁王又惊又恶心,忙重重的跺了跺脚。
那硕鼠却没有如想象般仓惶而逃,跑开几步后又转过身子来看他。
昏暗的光线下,武三思分明看到这只肥老鼠有着一对泛红的眼睛。
再联想到只有吃过人肉的老鼠眼睛才会泛红的传言,梁王顿时便觉肚子里翻江倒海起来。
抬起脚狠狠踢了一下,那只老鼠才摇摆着肥胖的身子跑了,梁王扭头间刚舒了一口气。
却又看到身前仅仅几步之隔的栅栏内有一个人几乎只剩下上半个身子,下面两条腿上的肉似乎都被铁耙子一样的东西给耙掉了,最深处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森森白骨。
偏偏那人还不曾就死,嘴里如离水的鱼般翕张个不停。
陈平安居然成了这个样子!
偶见这一幕,武三思再也压不住肚子里的恶心,弯腰就是一阵儿猛吐。
吐过之后,梁王目不斜视的向重狱最深处走去。
走着走着,想到那东方虬如今就被枸押在这样的重狱中,梁王武三思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十多天前,天子使臣到了嵩山见到他后劈面就问该如何处置东方虬,丝毫不给他一点考虑思索的时间。
武三思张口就要说杀,却在话要临出口的时候又变成了替东方虬求情。
那天使听完他的话后什么都没说,并坚决拒绝了他设下的饮宴转身赶回了洛阳宫城。
随后这事儿就没了下文儿,就连姑母身边侍候的人也探不出半丝风声。
这十天里他每天总会想到这事儿,但直到现在他也不清楚当初替东方虬求情的举动到底是对还是错,姑母天子又会怎么看待他的这一举动。
以至于到后来他每一想到此事时心情都会很烦躁。
越是如此他就越恨东方虬,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看上这么个蠢货?
自从李唐开始就有科考,谁都知道科考免不了人情关说,要不哪儿有那么多行卷的?
问题是前面那些个礼部主司的郎官们负责这事时好歹还知道要把握个分寸。
一方面是人情归人情,考卷总不能做的太差。
另一方面是在录取的人中总会留下一定的份额给那些个诗名颇著却出身寒微的士子,这样一旦放榜总会好看许多。
偏偏东方虬是个蠢到家的人,愣是把这次的榜单做成了权贵榜,进士、明经和明法三科却几乎都是权贵子弟。
甚至还有一个连《论语》都读不全的子弟也上了明经榜。
要知道这人可是洛阳权贵圈子里有名的蠢货。
更让武三思愤怒的是当初陈平安分明是反对这样安排的,偏生东方虬从自己这里骗了一封信去,并凭借这封信压服了陈平安。
最终整出了那样一份皇榜,并引了一场震动天下的贡生暴动。
天地良心,他武三思这次是给了东方虬名单,但名单里的人不过只有十七个。
十七个里他注明是进士科的其实只有七人。
另外十二个则是八明经四明法。
若是东方虬老老实实按他的这个安排。
即便陈平安也有要安排的,那也还能剩下一半的名额给那些个各地赴京的寒微士子。
有一半货真价实的知名寒微士子装点门面,这样的榜单即便也会有人不平,但总算说得过去也断然出不了夫事。
偏生东方虬利欲熏心,借着这次机会夫肆勾连权贵卖人情,只把那张权贵子弟名录越拉越长,最终弄成了一份权贵榜。
一朝事,弄出这样不可收拾的动静,他死也就死了。
却使自己也深陷其中,不得安生。
原本想借此次科举之机笼络的那十七人再不消说了,据宫中传出的消息圣后已给苏味道下了严令。
凡是在上次榜单中取中之人这次重考一律不得取中。
而且这严令最少要维持三载以上。
放下这十七人不说,更让武三思揪心的是因为这次的事情深深的得罪了堂兄武承嗣。
想必武承嗣是被榜单上的权贵子弟之多吓坏了。
以为他武三思暗自培植势力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却不曾想到他是真冤枉啊。
那榜单涉及到的许多权贵真是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武三思几乎是从小跟这位堂兄一起长大的,深知那不是个好得罪的主儿啊!
他这次回京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前往白马寺请罪解释,至于堂兄会不会相信他的解释…
想到这里,武三思皱眉长叹了一口气。
这还不算在圣后那里落下的坏印象。
因为东方虬在梁王府做算的水磨工夫。
武三思这回相信了这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却因为这个利欲熏心的蠢货诗人引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贡生暴乱,进而引了朝堂的震动。
最终把他给辜连进去并给他留下了无尽的的后患与麻烦。
武三思那里是想保东方虬?
依他的本心,真恨不得一个窝心脚踢死这蠢货。
满怀心思的脚步声在重狱中回响,武三思终于走到了东方虬的管押处。
不过是月余时间不见,昔日风流儒雅的东方虬几乎已经认不出了,褴褛的衣衫,蓬乱的头,更重要的是他那张极瘦下去的脸上甚至看不到一点人气儿。
听见有脚步声走近,呆傻了一般的东方虬蜷紧身子哆嗦个不停,由此可知他的恐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看到他这个样子,武三思又是解恨又是厌恶。
自己当初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个胆小如鼠的蠢货。
………………………………
第75章 死局
这蠢货分明如此胆小,却怎么敢干出那么利欲熏心的事情来。
重狱中的气味实在不好,东方虬又是这么个完全跨了的样子。
武三思真连打击他的心思都没了。
不想再多呆,武三思径直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当日你在天子驾前到底说了些什么?”
那天小堂里的事情自然是有人给他传话的,但事涉重大,他又已回到京城。
若不亲口问问总还是有些不放心。
听到梁王的声音,东方虬这才从紧蜷如球的状态慢慢探出了头。
又等了好一会儿后,他才完全反应过来,继而便奋力爬到了栅栏边。
武三思不等他说什么,直接低喝了一声。
“说”
东方虬抽泣着将那日小堂中的应答又说了一遍,与武三思得到的消息一致。
这蠢货毕竞还没有胆子把自己给他名录的事情说出来,那十七人的弊情他自己一瘠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