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急之下,顺口胡诌道:“
“哦,你说些个妇人啊,我和里面的一位孀居妇人,姓王,算是我的一房远亲吧。”
“小生家境贫寒,求学不易,便一边读书,一边在王夫人府上做个管帐,赚些学资。”
“王夫人对小生甚是关照,看我一人生活不易,有时出游也常带我同来,见一见世面。”
卫寒霜松了口气,道。
“哦!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哎呀!你看,那边正在击鞠呢?”
“好有趣,来,郎君与我同去一观。”
卫寒霜早都看出张易之是里面那些妇人的男宠。
大唐女性豪放,寡居女性养男宠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她故意拉着张易之去看蹴鞠,就是想让张易之的恩主看到。
张易之大惊,正要找个理由推托,卫寒霜已不由分说,抓起他的手,快乐地向前奔去。
作为红拂一门的传人,卫寒霜的巧劲非同一般。
而张易之本来就被酒色掏空的身体,自然无法抵抗。
柔荑在握,柔柔腻腻,说不出的舒坦,这少女百媚千娇的容颜,使她在张易之眼中,更增添了无穷的诱惑。
他为了攀附豪门,不惜在王夫人面前狗一般作贱自己,而在卫寒霜面前,自然不需要有这种精神负担。
晕晕陶陶间,他就被“卫寒霜”拉着,不由自主地奔向球场。
大熊把球传来,李行周见球到了面前,不能不出杖,不想一杖击出,那球就飞了。
一直飞到场外,险些打中围观的人,引得对方一阵讪笑。
但是当李行周一方的球员第二次被围追堵截,迫于无奈把球传给他时,李行周又是一杖击出。
这一次却球化流光,攸然穿过敌我双方几名队员,准确地落在了大熊的马前。
这个球传位非常准确,更难得的是,他选择的人恰恰是正急急回返,以致遥遥落在敌后的大熊。
大熊接球在手,趁着敌队后方空虚,球应声入门,比分变成了五比二。
几乎每个人都以为李行周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因此当第三个球再次被迫传到他脚下时,没有人会想到他能再度打出一个好球。
然而他一杖挥出,这个球又一次选准了空档、选对了人,比分由此变成了五比三。
这一下,每一个人都相信他是扮猪吃虎,所谓的不会打马球是故意作态了。
其实,李行周真的不会打马球,也真的不会骑马。
但是,他会打台球啊。
第一个球打飞了,是因为李行周还不了解马球的重量和硬度,可是这个球打出去,他心里就有谱了。
第二次再得到球时,他就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力度和击球的角度。
马球也是一种运动,是运动就离不了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的运用和对力量的支配、对反应速度的要求以及对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
这些方面李行周作为一个台球高手,早已摸索出来了,再加上这段时间卫寒霜对他的调教,水平自然非同寻常。
他所欠缺的,是不会骑马和对球杖的生疏。
可是就像一个八卦掌宗师掉过头来去学劈挂掌,以他对武学的领悟力和已经达到的身体素质。
现学现卖打出一掌,一个已经学了三年劈挂掌的学徒照样望尘莫及。
李行周只消稍稍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远远超越了这些非专业球员,虽然他的马术无法立即提高,不能策马驰骋,抢球、带球,进攻。
但是以他的眼力,只要飞快地扫一眼,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全场形势,找出对方的薄弱点,球到了他的杖下,就一定能又准又稳又快地传给他想传的人。
大熊改变了打法,他们以伫马中场,一动不动的李行周为核心展开了反扑。
进攻途中,任何球员受到拦截,都会立即传球给李行周。
李行周只要得球,球就能准确地越过对手,传到最应该控球的球员马前,却不管那人是远是近,在什么位置
一时间,整个赛场形势陡转,比分被迅速追上,紧跟着开始拉开。
王夫人那边十个人被大熊一方的六个人压着打,竟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李行周立马中场,既不前进也不后退,马鞍上横一球杖,球不传到他面前,任你杀得天翻地覆他也一动不动。
但是那枚红球只要传到他的马前,甚至从他头顶飞过,他都只是把球杖一挥。
只要他一挥杖,你想断他的球、裁他的球,抢他的球,那都不太可能了,因为他不会让球在手中多停一秒钟,就会立即传到应该控球的队员手中。
到后来,对方球员只要看见他一挥杖,就会立即条件反射般地往己方球门跑,以便及时进行拦截。
而李行周,一杖挥出,便又像没事人儿似的,横杖于马鞍桥上,冷眼旁观地看热闹。
谁人横刀跃马,唯我李大将军也。
李行周虽然不争不抢,完全没有融入到马球激烈的竞赛氛围当中去,却已抢尽了全场的风头。
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他那神乎其神的传球技术,以至于他一方的人得了球。
观众马上就放声高呼。
“传给他!传给他!”
李行周得了球,一杖挥出,便是一阵狂热的欢呼。
所有观众都被他这种神乎其神的传球技术给征服了。
唐人酷爱马球运动,李行周现在已变成了观众心中的球神。
这场比赛发展到后来,双方争抢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他彗星一闪般的神技做辅垫。
狂热的粉丝们只为李行周一人喝彩。
“围住他,围住他,逼他带球!”
陆大有站在赛场边上,双手拢成喇叭,气极败坏地向场上的人大喊,又是一个球传到了李行周脚下。
对方几名球员在球传出的刹那,就已拨马赶来,呼啦一下将李行周围在中央。
对方其他的成员正紧盯着李行周的同伴,由于这几名对方球员的严密包围,李行周视线受阻,很难准确地把球传到己方队员脚下。
他不带球突围,就只能挥杖将球从对方球员头顶打出去,这样的话,很难保证这个球到底传到谁的脚下。
观众们的呐喊声停下了,所有的人都想看看,他们心目中的球神准备如何应对这个场面,他的“奇迹之杖”是否会再度诞生奇迹。
他们希望“李行周不会骑马”和他不会打球一样也是一个伪装。
如果这时李行周突然策马狂奔,带球疾冲,过五关斩六将直接杀向对方的球门,他们绝不会意外,更不会唾骂,只会为他狂吼、欢呼。
众目睽睽之下,李行周动了!
………………………………
第53章 我拒绝
李行周没有踹镫策马带球前冲。
他依旧是一挥杖,居然依旧只是一挥杖。
李行周一杖挥出,马球便从包围他的对方队员头顶掠过,化成了一道虹光,划着一道弧线。
仿佛一颗彗星般横亘于长空之中。。
所有人都仰起头,向空中看去,目光追随着那道红光移动着。
从这颗球一飞出去,人们就从角度上知道,它不是传给任何一人的。
难道是李行周自知这一球无法准确地传出,所以存心破坏,想要让球出界?
随即,他们就目瞪口呆地发现。
那团化作红色流光的虚影,竟然径直飞向了对方的球门……
站在中场,直接射门?
这个打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不错,他们在沙滩上随意划定的这个球场不太规范,比标准球场的确小了一些。
可也不是站在中场,就能直接掷球入门的啊!
唐代的击鞠用球都是实心坚木制成的,弹性有限,又比较重,站在中线位置挥杖,根本不可能把球打进对方球门。
哪怕你是大力士也不可能!
因为你的力道太大的话,只能使球杖的弦月形顶端折断。
或者那实心木球受力不住,一击粉碎。
但是,李行周做到了!
他一杖挥出,球化流光,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直接射进了对方的大门。
这不是力大无穷就能办到的,臂力要大,更要使得一手巧力。
那球不是被击出去的,是被球杖抄起来旋到一个最易发力的角度时抛出去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球杖好端端的,球也没有碎,却能打出这么远的距离。
可是抄球时要柔,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