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唐-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

第131章 归隐山林岁月长(中)

    第131章归隐山林岁月长,这才造成了萧让如今的困境。――名声虽然响彻整个大隋,可是却因为应酬太多了,所以很可能影响了后面的学习,终使他变成一个庸才。这是萧美娘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自然就说责任于自己。

    “姨娘此言差矣。能与姨娘相认,就是外甥大的福分,还谈何害了外甥呢?况且,外甥现如今若是能从大兴城内脱身,从此闭门苦学,想必日后也定然会有所成…”

    萧让的这句话让萧美娘心里顿时高兴了起来。是啊,萧让毕竟不是方仲永,既然他能写出一篇《伤仲永》出来,那说明他是比任何人都知道继续学习的好处的,所以萧美娘只要成全他的这个愿望也就可以了。

    “好,好,好!你放心,姨娘肯定会请殿下放你出府的,等你学有所成之日,再回大兴城来助殿下一臂之力…”

    时至今日,杨广和杨勇的太子之争已经渐渐走向明朗化了。所以,即便是萧美娘,私下里的时候也明不时会流露出一丝得色了!当然,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起码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来,是根本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想深一层却是别有含意。“等你学有所成之日,再回大兴城来助殿下一臂之力”?可若是杨广争储失败,萧让还有机会用力杨广一殿之力吗?当然没有!到那个时候,杨广一脉恐怕早就被杨勇抹杀殆了!所以,萧美娘的这句话虽然说得普通,可是从其却是看得出来,她对自己丈夫的信心!若不是如此的话,她当初也不会让萧氏父子奉诏进京了。

    “是,姨娘!”

    萧让听了萧美娘的话深深地行了一礼说道。他对萧美娘这个绝美的姨娘当真是心存感激的,知道她的心底里就从来没有把他们父子当成是外人看待。不仅如此,她还费心思地为自己父子俩谋划。从这一点上讲,她这个姨娘就当得相当称职。

    “呵呵。好了,此次你与你父亲归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大兴城呢!来,来,过来让姨娘好好地抱一抱!”

    “呃?又抱?”

    萧让听到萧美娘的这句话实是很无语。要说一般来讲,他这个年龄,这个身子骨让萧美娘抱抱还真的没有什么不妥的。可是现的问题是,他的实际心理年龄太大了,比萧美娘也小不了几岁啊!前面说过了,他现代里是一个孤儿来的,自幼就孤儿院长大,所以他上学相对于同龄人是比较迟的,事实上是,他是一直到岁的时候,才进了小学一年级的大门的。所以,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二十五岁的了。再加上他回到这隋末已经是快一年的时间了,所以他的真实年龄其实是二十岁的,比之萧美娘的二十八、岁,也仅仅只有两、三年的距离而已,所以也难怪他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两天后,当萧让的那篇《伤仲永》通过萧美娘传到杨广的耳的时候,杨广也果然如萧林预计的那般同意放行了。不过,这其大部份还是萧美娘那枕边风的功劳。要不然的话,杨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个时候轻易放萧让父子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现正处于争储为关键的时刻,虽然现已经迹像表明,他取代太子杨勇成为这大隋朝的储君不过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可是毕竟这事情还没有分之定下来不是?所以他仍然还要使上十二分的力气!

    而这个时候,任何一丁点的助力都是有可能决定着他的命运的,别说是像萧让这样,名气大得惊人的“雨公子”,所以他自然是不愿意让萧让父子就这么离开。可那《伤仲永》上不是说,这么一来的话,再好的神童后都可能“泯然于众人”吗?可是这与他杨广又有何关系呢?他也就是现才是特别地需要萧让的这个“助力”而已。一旦他日后当上了储君,甚至是当上了皇帝,那就再有没有萧让这个“雨公子”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大不了就是供他休闲时一乐!
………………………………

第132章 归隐山林岁月长(下)

    第132章归隐山林岁月长

    “让儿啊!既是隐居,我们就大兴城外找一处安静僻静之所即可,可必爬山涉水地回到洛阳城?要知道,这晋王府可是大兴城的啊…”

    寂静的山间古道上,老书生萧林对着前面走前半个身位的萧让说道。此时他们早已远离了那繁华喧闹的大兴城了,从此,青山为床,绿水作伴,倒也写意。不过,萧林对于萧让要返回洛阳城附近去隐居的决定还是有些腹诽的,因为这实是让人太过难以理解了。

    原来,他想来,这既是隐居,那只要安静僻静之所不就可以了吗?那样的住所,大兴城外多如牛毛。又何必要回到洛阳城去?要知道,晋王妃萧美娘他们临行的时候,可还曾经这么吩咐过他们的,“让儿啊,虽说你是要闭门读书,可是你也要常常回来看看姨娘!莫不可因此而变得生分了啊!”就连八岁的南阳公主当时也说道:“表哥哥,娘说的没错,你可要常常回来教我变法戏啊!…”可现呢?萧让一出了大兴城,竟然就要求要返回洛阳城,这还哪有机会回晋王府去探萧美娘和南阳公主啊?

    “呵呵!爹,莫急!想探姨娘,洛阳城就可以了…”

    萧让满脸笑容地说道。这个其实就是他不久前曾经断定过将来绝对会生的事实了,那就是,大隋朝很快就会迁都的,到那个时候,洛阳城就是东都了,而作为皇后的萧美娘自然也会跟着杨广搬到东都洛阳来的,所以,他现说,洛阳城内便可见到萧美娘,自然没有错。只是,他还有一句话没说有说的是,这“很快”,其实是五年以后。

    “真的?可是…”

    萧林可不知道未来大隋会迁都的事情,所以听到萧让这么说,他满脑子的疑问。

    “好了,好了。爹,这事说起来也复杂,还是不说了!日后你就明白了!”

    “哦,好!”

    萧让既然都这么说了,萧林自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持续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太子之争终于有结果了。那就是隐太子杨勇彻底被废,晋王杨广被隋帝封为太子。又四年,也就是仁寿四年的七月,隋帝杨坚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杨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是为大业元年。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河、将作大匠宇恺负责营建东都。

    《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载:“三月丁未,诏尙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又是阜涧营显仁宫,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以实园苑。徙天下富商大贾万家于东京。辛亥,河南诸君男女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船、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次年,东京修建完工。“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城,赐监督者各有差。三月庚午,车驾江都。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阙,陈法驾,备千船万骑,入于东京。”

    隋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和整齐的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国都城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让儿啊,你如何数年之前便已得知,陛下登基之后便会迁都?…”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飘渺的云烟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蓝色的天边。此时有一老一少两个书生同时站一处池塘前,原来正是萧氏父子。

    “呵呵,孩儿如何能得知?不过只是胡乱猜测而已!”

    距他们父子二人离开大兴,到这洛阳城边隐居,至今已经五年有余了。而萧让也从一个稚嫩的童子,慢慢地长成了一个翩翩的少年了。而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整个大隋朝生了许多事,不过与他几乎都没有任何的关系。长达五年的沉寂,考验的是人们记忆的能力,这段时间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