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太子殿下给自己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呢。
李承乾似乎看清了李开心中所想,便又道:
“本王实话与你说吧,这大炮的原理与枪支一样,只不过对于一些材料上面,你可能得多斟酌一些。”
李开一听,直接接过了图纸,一看,其实十分简单的一个图纸。
他才恍然大悟。
“这个的话,应该不用七天!”
刚才还在说七天不够的人,现在说起来,却是说不用七天,这个李开真的是打了自己的脸啊。
大炮最大的难点,恐怕是炮身材料与工艺的问题,其他的都不算事儿。
李开有了枪支的经验之后,信心也是大增。
所以,这才说不用七天。
“那好,你要努力了!如果这次造好了,本王考虑一下给你提一下官职,让你可以平步青云,有赚不完的钱!”
这是他应该做的事,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吃草,这一点上,他做得十分到位。
李开一听,心中一喜。
“是!太子殿下,小人一定会做好的!那小人告退!”
李开有些迫不及待的了,之后便欢喜的离开了东宫。
那么接下来就是处理关于科技部的事了。
所以,他准备让两个弟弟过来一下。
“管力士!”
“小人在!让恪儿和泰儿出来一下!”
“是!”
过了一会之后,李恪与李泰二人便出来。
“大哥!你找我们吗?”
两人同声道。
“来来来,坐下来!”
“是!”
两个兄弟有些茫然,这李承乾今天叫他们所为何事?
平时如果叫的话,是五个兄弟一起,今天就不一样呢?只让他们二人来。
“大哥找我们是做什么?”
李恪先问。
“三弟四弟!本王今天在陛下那里为你们谋得了一份大差事。这份差事十分重要,对于你们而言,它可以让你们迅速成长,为大唐未来立下巨大基础。又能够证明自己!”
李恪直道:“真的?大哥为我们谋得是什么差事?”
李泰道:“大哥一定不会给我们差的差事。”
这两人十分期待。
“科技部的部长之职。”
“科技是什么?科技部又是什么?”
李泰问道。
李承乾又将科技的定义重新说了一遍。
李恪眉头一皱。
“大哥这科技部长一职,我们怕是无法胜任。”
“是啊,大哥,我们都不懂得,怎么做?”
两人一听,便如此说道。
这可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存在,他们真的是什么都不会啊。
当然,除了从李承乾那里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之外,他们对于这种新的东西是一点都没有经验啊。
“这是一个机会,你们表现的机会,你们做得好了,必得陛下之青睐,你们不希望就这么碌碌无为一生吧?而且有本王在,还怕你们自己不会做吗?凡是有本王与你们当靠山,你们怕什么?”
李承乾说得这么明白,两兄弟自然听得懂。
“还有,母亲将以你们为荣,你们不希望与本王并肩作战吗?”
这话说得两个兄弟是热血沸腾。
怎么就不愿意呢?
李承乾这一两年的表现让他们也算是摩拳擦掌的,十分想像他一般,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他们天天不是读书就是在睡觉,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们,现在李承乾争取了这个机会,说什么也要珍惜。
李恪表态道:
“大哥,我愿意!有你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李泰自然也是不输。
“是的,大哥,我也愿意。”
“好,有你们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过几天你们随本王做个特训!我保证让你们更加强大,好了现在回去念书吧!”
“是!大哥!”
兄弟二人便下去了,他们对于李承乾的崇拜已经是十分之深了。
可以说李承乾让他们往东,他们一定不会往西!
“管力士!”
“小的在!”
“通知上官仪与欧阳学士过来一下。”
“是!”。
“对了,还有李靖,让他也过来一下!”
“是!”
………………………………
第741章 动用大唐学府
很快的,便有人前来东宫之中。
他们给李承乾行了个礼。
“太子殿下,老夫有礼了!”
“上官仪见过太子殿下。”
是欧阳询与上官仪两人来了。
“上官仪、欧阳学士来来来,坐坐坐!”
李承乾热情的招呼了二人坐下。
却见得背后还有一人在外面。
李承乾定晴一看,原来是来济,距离上次招募他,也已经过了好久,他一直跟着欧阳询身边学习。
今天两人的到来,直接带上了他。看来也是略有用意。
李承乾看到他,才想起,这家伙也是一个人才,正好可以好好的利用他。
“来济,你也进来吧!”
“谢太子殿下!”
来济与李承乾行了礼。
之后便也入了房中。
“不知太子殿下让我们过来是为何事?”
欧阳询问道。
距离上次科举改革,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了,此时太子让他们前来东宫,让他们有些受宠若惊,为什么?
那是因为太子的召见,就一定有大事,应该也是利于大唐的事。就像是上次一样,搞得轰轰烈烈的。
李承乾手中泡着茶,给他们三人一人一杯之后。
三人双手接过,喝了一口。
而片刻之后,李承乾便缓缓的说道:“今天让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让你们帮着本王做!”
上官仪道:
“太子殿下有事尽管说,我们一定会完成的,也别说是帮,那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便是好的,是这样的!本王要在大唐新成立一个部门,叫做科技部的部门,由本王在两个弟弟李恪与李泰负责,而这个部门作为大唐以后的生产力,特别重要,因此需要一些专业的人才!”
随后李承乾又重复了介绍了一下科技是什么,还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给大家听,听得他们是十分激动。
欧阳询道:“这些专业人才,恐怕是大唐最为欠缺的吧?我们得从长计议才是啊。”
上官仪道:
“是啊,太子殿下,这人可不能随便招,我觉得,可以从学生之中选出一部分人,让他们投入研究之中。”
欧阳询又道:
“虽然这些学生可以参与,但是他们的专业度不够,这科技部门怕是短时间内不能开始投入使用之中啊!”
两人的顾虑是大家都有的。
李承乾怎么可能没有想到。
他道:“关于这一点,你们放心好了,现在本王要你们从整大唐所有的大唐学府之中选出五千人来!”
五千人?
为什么要五千人?
那是因为他的授业能力最顶就是五千人,少点也是可以的。
三人哪里知道为什么?
但是他们知道,李承乾要做一件大事,也就不好再问什么。
欧阳询问道:
“太子殿下这些人要如何选?”
所以问出了人选的基本原则。
“选拔上,第一点,自然是忠于大唐,第二,他们要签下二十年契约,这二十年间只能在科技部工作。第三点,年轻,年纪在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多了岁都不要。当然这三点要求相对应的待遇也要跟上。可以应允入选的家庭免三年赋税,并且给入选的人一年一千贯钱作为回报!”
李承乾这么选是有道理存在的,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不是一些阿猫阿猎能干的事。还非得是忠于大唐,特别是自己的存在。还要有活力,能工作个三十年以上。
前面倒没什么,可当李承乾说这些条件与待遇的时候,谁都会动心。
特别是来济,整个人都有点呆滞了。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他都已经动心了。
可是又不能敢直接提。
欧阳询回应道:“这么说来,是不难!那太子殿下需要多少时间?”
既然没有难度的话,那当然是越快越好呢。
因此他提道:“五天内,要快!名额有限,以就近为原则,能在附近招满人员就不扩大了。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再选出前五千人!可有难度?”
“难度倒没有,就是时间与人手上,怕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