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说道:“上面写着要让其子松赞干布迎娶我大唐公主,以示两国之好!以求共荣!”
这话一出,长孙皇后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朗日论赞想得可真远,以两国交好为理由,明摆着是想扩大贸易吧?”
这就好比两家结亲,那女儿这边的亲家总归是不能让女儿嫁过去生活不好,因此一般来说,都会有些嫁妆,并且还会扶持于亲家。
不仅于如此,就说嫁妆一定也是不少,李世民一定会担心自己的女儿过得不好,不习惯甚至会带一些种子过去吐蕃种植,还有文化等东西,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所以朗日论赞这才想到用结亲之方式来交好大唐。
可是有些人竟然是同意的。
有人说道:“吐蕃人生性彪悍,如果能让他们安定,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啊。”
“是啊,如此一来,我西边便可安定,我们便可以全力对付突厥人,如此一来,当真是好的。”
这一部分人表示大唐安定了之后,便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契机,不能被放弃。
李世民不语,似乎在思考着利弊。
李承乾则是问道:“朗日论赞给了什么理由?”
“他说,吐谷浑与突厥人都曾娶了公主为妻,若是吐蕃人不娶,那岂不是十分没脸面。”
很难想象,这种话竟然从一个赞普口中说出。
对于公主下嫁一事,大臣也是褒贬不一。
那具体要怎么办?
恐怕难于抉择。
宇文士及出来道:“我朝之中,似乎也只有长乐郡公主适合!”
长乐郡公主,那便是李丽质了。
那松赞干布想娶李丽质?怎么可能?
李丽质是李承乾最喜欢的妹妹之一,也是长孙皇后的大女儿!
所以李承乾站了出来。
“陛下,暂时不必理会朗日论赞的话!让他们去做白日梦!”
这话一出,十分霸气。
不必理会!那简直就是强大。
长孙皇后也是不肯啊,为什么是李丽质下嫁?而不是其他人?
作为一个母亲,她也是自私的,想让李丽质嫁给外邦人,那是不可能的事。
幸好有李承乾的发言,他敢这么说一定是有首理才是。
李丽质也是有些担心的对着长孙皇后道:“母后,儿臣不想下嫁吐蕃!”
“放心,你大哥说不必理会,定是有他的原则存在,你不必担心!”
李丽质这才看向了李承乾,这个强得不像话的男人。
“大哥……”
宇文士及这时却是说道:
“太子殿下,若是不理会的话,那可能会挑起战争!”
从大处而言,确实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但是李承乾敢这么拒绝一定是有他的原因存在。
支持于宇文士及的人也是说道:“陛下三思!不可逞一时之快!”
“陛下,太子殿下未经历过大唐与吐蕃的战争,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现在朗日论赞伸出手来,那么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好好改善大唐与吐蕃两国的关系为上啊!”
“如果以一个公主便可以换取两国之好,何乐而不为?”
还有人说道。
“是啊,陛下,以公主换取数十年,甚至更久的平安,为什么不呢?”
而程咬金听了不开心了。
直接开口怼道:“这么说来,如果让你们家的女儿代替公主前往,你们是否愿意?”
他话一出,令得所有人都哑口无言,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问题,所有有女儿的人都选择闭口不言。
倒是那些没有女儿的家伙还在那里叫嚣。
“如果是我有女儿,也是愿意!”
反对的人数,活生生和少了一半以上。
本来他们就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现在看来,却少了好多,他们声音也小下去了。
杜如晦直接怼道:“那等你有女儿的时候,你就不这么讲了。”
关键是他们没有,随便他们怎么讲。
特别是宇文士及说道:“如果是臣的女儿,臣愿意奉献出来。”
其实,就算他们肯让出自己子女,李世民也不一定愿意,毕竟她们身上没有皇家血脉,没有那种天生的责任观,万一大臣的女儿嫁过去的话,从中捣鼓一些不好的东西,那不是更加损失了吗。
李世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没有讲话。
李承乾更是如此,李承乾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等他们讲完之后,他才出面。
他争取的是一击必中。
果不其然,最后李世民还是问了他。
“高明,你以为如何?”
现在大臣们的反对让李世民也变得矛盾起来,起先,他是赞同于李承乾的看法。
为什么要理会他们?
他们可是弱国啊,凭什么,我们下放身段,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是啊,高明,你有什么看法说说吧!”
长孙皇后有些迫切的问道。
还有李丽质更是着急得不行了。
而且她才多大一点,这么小就要嫁过去?
李承乾这才缓缓的开了口。
“陛下,各位大臣请听我道来!他们想和亲?没门!”
有人觉得他这是在逞一时之快,而不顾及后果。
甚至有些人背地里直接指责李承乾,说他自私,不将人民的性命看在眼中,不将大唐的未来放在心上,有愧为太子。
对于这一切流言,李承乾一笑置之。
他想做的事,这些人还不够资格来评判!!
“你们觉得你们的办法好,你们可以说说!”
众臣这才安静了下来。
………………………………
第713章 女子不可参政
李承乾这一开了口,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谁也不想出这个头。
“第一,我大唐需要和弱者低头吗?不需要!他吐蕃还不是得仰仗我大唐之威,若是肯做臣子,那是自然为好,想娶我大唐公主为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再者,这公主若是下嫁,势必要带些东西去往?我大唐的行进思想可不能这么快就给别人的,他朗日论赞给过我们什么?”
这话说得大家也是沉默不已。
是啊,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呢?
可是李承乾还是没有回复是否会引起对方的不适!
李承乾可不理会大家太多,直接说道:“第二!我说过,只是暂时不理会。我大唐与吐蕃相距那么远,就算是半年不理会他们,他们哪里知道?就算是我们说我们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他们会知道吗?”
李世民也是说道:“便是如此,如果我们不理会他们,他们也是不知道的!”
“第三!”
李承乾又开启了一二三四的模式,没有说个三点以上,那就不叫李承乾。
“这第三,涉及到吐蕃的内政问题。现在的吐蕃人虽然打了几胜仗,对于国内有乱象也是十分之明显,朗日论赞是一个明君,更倾向于新贵族,而旧贵族的势力庞大。你们说朗日论赞能独善其身吗?不!那是不可能的事!”
程咬金不忘补了一刀道:“对对对,我觉得也是!”
“高明,你怎么知道朗日论赞现在有困难?”
关于朗日论赞的困难,那是历史以来就有的。
也不是李承乾杜撰出来的,这是有史以来就有过的。
李承乾更加不可能说自己就知道的,但也是难不倒他的。
于是便说道:“陛下,儿臣有听松赞干布说过!儿臣也让人去查过,果然便是如此。这内忧没有解决,他们还有时间管什么吗?他们还会因为我们拒绝与他们和亲而愤怒吗?不!这一切都不可能!”
李承乾所知道的十分之多,每一点说得都是有理有据,让人是十分的信服。
恰在这时,长孙皇后突然问道:“珝儿,你以为高明说得对吗?”
武则天也没有想到长孙皇后怎么就突然这么问起了自己。
那是在考验自己啊。
李承乾自然也是没有料到,虽然如此,他还是老神在在的观望。
倒是李世民有些好奇。
“武珝也懂国事?”
“陛下,珝儿近一段时间与妾身谈论起国家大事,那是完全不亚于一个大臣的看法,有些看法更是新奇,这不,正好高明提起了这些看法,妾身想知道,她是否有些不同的看法说出来!”
经过长孙皇后这么一讲,似乎十分明朗了。
“太子殿下……”
武则天朝着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