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级太子-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的,就像之前科举一样,也是从长安开始!现在也是满大唐开花,作用明显。”

    “何不论证一下再来呢?”

    刘弘基却是说道。

    事不宜迟了,还论证什么?

    “本王已经论证过了,本王在纸币开始改革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当时时机没有特别成熟,而今天,本王提出的是为成熟的提案,不需要论证。再者,机会可不等人啊。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发展?那不是浪费了资源?且这一个点而已,有什么好论证的。”

    李承乾不会告诉他们,这方案是半天前他弄出来的,这种东西,他想弄多少就弄多少。

    说是几个月前,那是故意这么讲的,为了凸显,他做事的周到,同时还能堵住刘弘基的嘴。

    而李承乾似乎没有说够,接着说道:“如果夔国公觉得这里有不好的地方,欢迎直接指出来,本王会一一回应你的问题。”

    刘弘基怎么可能说得过李承乾?

    他只会在关键时候拿李世民压制于李承乾,其他时候,就跟弱鸡一点,不堪一击。

    甚至于被李承乾抽了嘴巴,也不敢吱声。

    最后找了李世民,还白白挨了打,心中有苦说不出。

    “朕觉得高明说得没有错,事不等人,如果我们不去把握的话,那一切都晚了。”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深有体会。

    他表现出来的也是比较激进。

    有些东西自己不主动去争取,不去做的话,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时候,你就已落后别人很长一段距离了。

    “那这银行谁来主导?据朕所知,高明你最近忙得很,这可是要分出大量精力去处理的。”

    说到这里时,李承乾心中有了人选。

    不料这时刘弘基却是说道:

    “陛下,臣有一人选!或许可以重用之!”

    这个老家伙,还真的是烦人。

    不过话说回来,他忠于李世民,自然也要安排可信之人,而不是李承乾的人。这一点十分重要。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喔?是谁?”。

    李承乾诧异,这个家伙也有人选?

    不!不能让他安排人进来,不然自己的计划会被破坏,一定要将他扼杀在摇篮里,不管他提出谁都不行!


………………………………

第651章 宇文士及!

    “是谁?”

    李世民问道。

    “宇文士及!”

    刘弘基如此说道。

    李承乾迅速搜索关于宇文士及的一切。

    这人有宰相之才。

    他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早年因父亲的功勋,封为新城县公。受到隋文帝的赏识,迎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随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市)。

    隋朝日落黄昏之时,他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复封新城县公,迎娶寿光县主为妻,迁秦王府骠骑将军。

    次年,随军平定王世充,擒杀窦建德,因功进爵郢国公,拜中书侍郎。

    此时他正在当着凉州都督。也就是在突厥和大唐交界的一个地方,这里位置重要,属于关隘地区。

    刘弘基在这个时候举荐他,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存在。两人似乎达成共识,或者他们关系匪浅!

    加上宇文士及对于李世民也算是忠心不已。

    刘弘基想做的无非就是让李世民边上多一些忠臣,少一些李承乾的人。

    这人的心思慎密,但却是逃不开李承乾的目光。

    “是他!”

    李世民回忆过去,才想起他的存在。

    此时的宇文士及身处凉州,北上便是突厥人。

    “是的陛下,近来,突厥数次入侵。宇文士及威惠并施,盛陈兵卫,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并且配合着秦琼将军打退了突厥人,此功劳不可没。因此臣以为,让他归来当这银行行长之职,再好不过。”

    “宇文士及当这职,也不是不可以。对了,高明,你以为呢?”

    李世民不免得又多问了一句话。

    他这话说出之时刘,弘基已经可以预见一会又没有他什么事了。

    但是他不甘心啊。

    “陛下,儿臣以为宇文士及在北部能够保我大唐之安全,那便在那里好好守着,待到突厥被收服之后,再行调回,经他以高官厚禄以示赏识!但不是现在,现在突厥边境特别需要像宇文士及一样的存在。所以儿臣以为,这用人,要用新人,给新人机会,让他们能够减轻文武百官之负担。”

    “太子殿下,新人哪里经得起考验!?”

    “老人不也是新人来的?”

    “万一不行呢?不是费时间?”

    “那老人也有不行的时候!不如给新人机会!”

    ……两人进行激烈辩论。

    支持者也是分成两派。

    李世民最后支持李承乾道:

    “高明说得没有错,朕也是这么认为。现在边境不可动也!”

    刘弘基想死的心都有,起先是主张萧瑀调回来,但却被李承乾搞黄。

    现在让宇文士及回来,又被李承乾搞黄了。

    这让他心生不爽。

    可他又能怎么样?李世民的决定已经不可改变了。

    “陛下英明,其实,儿臣这里倒有一个人选。陛下一定也会喜欢的。”

    李世民会喜欢的人?

    “喔?那朕要看看,那人是什么人?”

    “马周!”

    当李承乾道出马周的时候,李世民想了起来。

    “喔?就是那天说着要帮你实行货币政策的人?”

    “没错,其才能不在儿臣之下。上次的货币也是因为他的助力,才这么有成绩的。”

    当然他说这话是为了烘托马周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李承乾更强大。

    “如果让他来当这银行行长,有了货币的经验,那么定会弄得风生水起。”

    这么一说可能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了。

    “好!朕想给他这个机会,宣马周!”

    小黄门叫道:“宣马周觐见!”

    刘弘基的脸上挂着不爽。

    马周又是李承乾的人,让他来管,让他不爽。

    但是事差不多成了定局,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那马周一入太极宫中,便与李世民行了礼。

    “拜见陛下!”

    “免礼,马周,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实诚回答!”

    马周道:“是!”

    “高明让你来当大唐银行的行长,你可愿意?”

    “银行?”

    “便是!”

    李承乾大概解释了一下。

    马周想了一会道:“只要是太子殿下说的,小人都会去做!”

    他也不管银行是什么,只要李承乾说了,他就会做。

    这种表现,让人感觉到震惊不已。

    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李承乾给他吃了什么药。

    事实上却是没有,他对于李承乾有一种崇拜的情绪存在。

    就拿这次货币改革来讲,他出了不少力,但这些力,也是在李承乾的指导这定出的。

    对于李承乾的一些做事方式,他感觉到十分的震惊,同时也学习了不少东西。

    所以综上所说,不管李承乾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去做,因为他会成长的。

    “好!既然如此,那这银行行长便由你来当。那可是相当于六部的尚书一般的存在,你的直接汇报便是高明,也就是尚书令,可知?”

    “臣拜谢陛下!”

    马周行了个礼。

    而李承乾趁着这个机会道:“陛下,对于后一辈的存在,儿臣以为,可以让他们加入历练。”

    “喔?高明说的是谁?”

    “程处默、杜构、房遗爱、尉迟宝林四人。”

    当李承乾说出这四个人的时候,他们的家长目光随之一亮,那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能够为大唐出力,往后的待遇肯定也是不差的。

    “可是那天作诗的四个孩子?”

    “便是,可以让他们协助于马周,并且学习一些银行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为我大唐所用。”

    李承乾话中含义明显。

    也收获了房玄龄、程咬金、杜如晦以及尉迟敬德的感激目光。

    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一段时间算是消停了一下。

    起先到东宫之中读书,而后因为李承乾太忙了,他们也归去家中。

    他们以为李承乾早就将他们忘记了,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承乾还是想起了他们,还让他们负责银行这种大项目。

    “也好,这后一辈的人,也要好好的参与建设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