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是明白人,刘弘基说错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甚至于让人有些失望。
“可是,陛下……”
“休得再讲!”
李世民怒了,今天刘弘基的表现十分不好。
“是……”
刘弘基回复得声音十分之低,这一次他算是栽了。
再看看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之中,就算是在嘲笑他,嘲笑他不自量力,与李承乾斗,现在倒好,被完败了。
“好了,今天的事就到这里吧,你们都下去吧,朕还的折子要批复!”
李世民可是忙碌的很,哪里有空和他闲聊。
“是!陛下!”
两人同声应了是,这出了太极宫。
路上
李承乾直言道:“刘弘基,本王劝你不要太做一些无谓的努力了,你说不过本王的!”
论官阶,论地位,刘弘基一点都比不上李承乾,要斗,他一个人,完全不够。就算是带上姓萧的,恐怕也是不够啊。
“太子殿下,您好自为之!”
李承乾却是笑了笑,这个家伙真有意思。
都这样了,还死鸭子嘴硬。
“这话是本王送给你的!好好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越权,不然长安可能没有你的容身之处!”
下一步,连你也调走,看看你能怎么样!
“太子殿下,如果没有其他事,臣走了!”
完后,刘弘基正要拂袖而去。
却被一小黄门给撞了满怀。
“干什么!你怎么走的路!”
这一喝,吓得小黄门浑身直打哆嗦。
“小人,小人有要事报!”
李承乾看到小黄门怀中有一信,但上前。
“把信给本王看!”
“是!太子殿下!”
小黄门战战兢兢的将信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展开一看,脸色一变。
“嗯?得让陛下知道才是!”
完后,直接往着太极宫内而去。
刘弘基一见,事情不对。
问小黄门:“信从何而来?”
“吐蕃边疆……”
吐蕃来信,这可是非同小可啊!!
“啊!”
刘弘基惊呼,之后,便也跟着李承乾入了太极宫中。
………………………………
第642章 突生变故
“陛下儿臣有事!”
李承乾一入宫中便说。
“高明,你怎么又回来了?”
李世民一见李承乾回来,脸上有些疑惑,刚才走没多久,又回来了。
与李承乾一同回来的,还有刘弘基。
“难道刚才朕说得不够明白吗?你们又折返,所为何事?”
看着两人一起,李世民的脸上不悦
李承乾可不管他,直接说道:“陛下,儿臣刚才收到了一封来自边疆的信,是来自于苏烈的信!”
李承乾话一出,李世民直接警觉。
放下了笔,有些激动。
“信上怎么说的?”
“信上说,长孙无忌跑了!”
李承乾说了这九个字,却让得李世民脸上阴晴莫定。
怎么就跑了?
“长孙无忌这……”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实力很强。又跑了!他到底怎么回事。
“与朕说说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追问。
“是这样的,吐蕃的松赞干布信守了他的承诺,命人将长孙无忌送到我军营之外,可是偏偏不巧起了大风,等风一过时,长孙无忌却是丢了。”
仅仅是大风可能还不会让他跑了,他一定是有预谋的!或者是买通士兵,不然就是通过什么方式离开。但是他怎么跑的,不重要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才是重要的。
“这样……”
这么说来,算是长孙无忌福大命大了,这样来说,是不会死的。
因为他没有被送到长安,就有可能保有一条命。
“那吐蕃人准备怎么办?”
“自然是去追,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苏烈在信上还说,会随时与长安联系。”
这个时候凭借的是飞鸽传书,一般而言,训练有素的鸽子可以在一小时飞行一百多公里。
而从吐蕃来的信件多半一天可达,这大概也是最快的一种信息传达了。
“速传消息下去,全力追击长孙无忌!我要活人!他不能死!朕要问问他为什么!为什么要背叛朕!”
李世民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些的无奈,任他怎么也想不到,长孙无忌竟然会背叛于他。
“是!儿臣这便去处理!”
“那一万匹马如何?”
刘弘基不免得多问了一句话。
“怎么?夔国公想去护送那些马吗?”
“臣只是好奇,想知道罢了。”
“是啊,高明,那一万匹马怎么办呢?”
惹得李世民也是好奇的问说。
“它们安然到达边界,随时可以运送回来。”
“那这一切等长孙无忌抓到之后再说吧!”
“是!”
完后,李承乾便出了太极宫,前去传达命令。
接连数日的时间,不断有消息传了回来。
就是没有长孙无忌的消息。这货还真的是十分能藏,让人无从寻找。
连唐军的加入,也没能寻出他的下落。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命还真有硬得很。
可是那一万匹马又不能放任太久,于是李世民便让苏烈把马带回长安。
而长孙无忌没有死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孙皇后那里。
她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内心矛盾得很。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产期也快要到了,情绪也变得不稳定。
这日,她召了李承乾入宫中。
一见到李承乾,便和蔼的摸了摸他的头。
而李承乾看了看长孙皇后,此时的肚子也变得很大了。
“高明,这许久不见,你似乎又长高了许多。”
“是的,母后儿臣最近又比上个月高出一些。”
看着这个越发长大的儿子,长孙皇后有说不出的自豪。
随后又道:“听说你舅舅逃了?”
“是的,现在陛下正全力追踪于他,如果追到了,他暂时也是死不了。”
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不可能再翻身了。
如果被抓到,怕是要面对的是审判的,直至身死。
不管怎么样,他最后都将死。
“他作恶多端,老天大概也是看不下去。如果抓到他,为娘的想见他一面。”
人的心是肉长的,长孙皇后更是如此,即便是她支持惩罚长孙无忌,可是他终究是自己的兄长。所以听到他没死的时候,其脸上还是有些许的笑容存在。
“母后请放心,如果他被抓到的话,定会送到您这里。但若是……他不幸被吐蕃人给……那只能说他命不好了。”
毕竟在外面身不由己,大唐能控制的有限。死了也就死了。
“是啊,那就是说他自讨苦吃。”
长孙皇后说着说着,又想起了其他事。
便道:“对了,听说你最近在高什么货币政策,实行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没有想到,长孙皇后虽然在后宫之中,却是能听晓天下事,这也难怪,李世民这么看重于她呢。
“母后,已经实行下去了,再过几日,整个长安城就会完成布置。再往后,就会向着大唐各处实行。”
“我也听陛下说起过,他十分看好你的改革,这种改革可谓是十分超前,往后的大唐只强不弱。”
长孙皇后如此说道。
她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未来可期。
当然,李承乾在这一段时间内,也没有闲着的,他不断的推广货币,不断的给人们科普。
那马周也是没有辜负于他,在短时间内成了他得力干将。
所以,一切事情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就差一些些,他就能够完成了任务,到时候,直接再推进。
他都有些迫不急待的了。
“这是陛下鼎力支持的结果!”
“陛下是千古一帝,加上你,相得益彰!是大唐之幸!”
“陛下之功,确实是如此。”
李世民的功过后人自有评价,但是在于长孙皇后看来,他的功震天下。
因为她爱他,李承乾也顺着她的意来道起。反正只是说说,又不损失什么。
母子两聊了许多,而他又坐了一会,之后,便有人过来道:“太子殿下,陛下有请。”
这个时候来请李承乾,定是有重大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长孙无忌有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