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本王不必和你说起。”
李承乾表示不屑。
两人素来不和,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于是说道:
“高明,朕也想知道,你的话是何意?”
“陛下,儿臣以为,正好以此开始,进行货币改革!”
改革?这个……
大家都蒙了,为什么要改?好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改它?
李承乾的话一出,引得众人的不同意。
有人道:“货币是太上皇定下来的,若是贸然改之,恐怕又是费时费力,还费钱财也!”
“太子殿下可知当时定下货币的时候,付出了多少辛苦吗?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当时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还有千百个工匠的努力,才有今天的钱。为什么要改?有意义吗?”
“恐怕这世上没有比当前货币更适合的了!”
“太子殿下,有经过调查了解吗?”
“不能改!”
反对守旧派的认知总是停在之前,对于一切新兴的东西,他们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他们不愿意进行改变。生怕麻烦,当然更怕触及自己的利益。
但是,还是一些激进的人,他们是认同于李承乾的做法,于是又有人道:
“我们觉得当听太子殿下说说,他要怎么办才好!”
“是啊,太子殿下重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这货币要怎么改?他可以说说!”
“不要一棒子打死,那样不好!”
刘弘基说道:
“哼,改了怕是也会造成一些大反响,不良的反响!大唐当稳定,不当乱!”
他能想到的,李承乾当然想得到了,首先当然是那些商人们自然也是不肯了。
众人吵得很。
李承乾没有理会大家,只是老神在在,没有丝毫的感觉。
一会儿,他要表演一下。
李世民示意大家安静,便问:
“高明,为什么要改货向?”
李承乾才开口。
“因为当前的货币携带不方便,儿臣以为需要有新的货币进入!”
就因为这个原因,也是深深的让人们感觉到畏惧,现在的货币确实是携带不方便,但凡是有点钱的人,哪个人不是家里存着现金一箱一箱的?
做个生意也是不轻松,单是运输成本就要好高了。这是一种阻碍!经济要发展就要被打破!接下来经济活动将频繁,铜钱已经不能适应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似乎也有所感悟。
毕竟他们生存在同一个时间中。
“是何?朕想听听!”
“儿臣要改的货币,可以万贯汇于一手!”
这话一出,让得所有人都吃惊不已,说的是什么,万贯汇聚于一手?怎么才能做到。又不是道士高僧,又不会法力魔法,怎么可能??
人们都以为李承乾是不是在说大话,不然就是在说梦话。
就连李世民也是不大愿意相信,这种可以实现的,他们认为,钱就是要铜钱,那才叫钱!
………………………………
第614章 仅是补充
“高明,这真的可行?”
李世民的话证明了他的立场,便是说他有些不愿意相信。于是提出了疑惑。
“陛下,可行也!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改革的样品。”
李承乾的话惹得大家的猜疑,原来太子早就想好了今天想做的,这家伙,还真的是强啊。
用他的话说,这叫未雨绸缪,一切都要做在前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才能达到装逼的最佳方式,又快又好。
李世民好奇,问:“拿出来看看!”
众人更加纳闷,特别想知道是怎么样的。
李承乾应是,便取出几张纸。
这纸一些,众人更加纳闷了。
这算什么改革?
纸?
为什么是纸?
“这?”
“此可作为纸币,就是用纸所做的钱!”
李承乾解释道。
但是他的解释让有些人表示不赞同。
“纸怎么可以当作钱,真是可笑!”
“是!纸的价格几何,铜的价格几何,两者不可同等而语!”
“还不如用绢布!粮食!”
这些东西都可以当成货币,也是十分好用。但是这些东西的这么能有纸币便利?太重了,还会变质。
还有人说道:
“纸容易破损,若是损坏了,那不是破了财吗?铜钱就不会了!”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钱的概念就是实物,而不是一纸可以概括,所以当李承乾指定这些纸就是钱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认同的,也不想认同,毕竟这和人们的认识相悖!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房玄龄直言:“这是十分激进的做法,果然如同太子殿下所说的一般,可掌握万贯!”
一万贯,那得多重啊,但若是变成纸,那才多少啊!一掌可握!
“老程我相信太子殿下的话!”
“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简直太好了!”
……
这是支持者的反应。
李承乾朝着他们点头,之后道:
“陛下,且听儿臣说说这纸币的优点何在!”
李世民到现在持着的是怀疑的态度。
“讲!”
“第一,印刷方便,如果纸币流通入市场,那么其印刷方面比熔铸铜钱要好上百倍,于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也!极大的省去了人力物力,甚至开采来的铜可以作其他之用!”
李世民点头。
“没错,似乎就是如此!显而易见!”
“第二,它仅仅是现有货币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喜欢纸币的用纸币,喜欢铜钱的用铜钱,没有任何的矛盾!”
李承乾的这一句话直接堵住了大家的嘴,补充而不是取代,这才是致命的,李承乾有理由相信,以纸币的易用性,和方便携带上,人们会去用回铜钱?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叫道:
“那纸币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印?”
还有人说道:
“对,对于防伪上面,可有办法?要知道我大唐的货币还是有人会去仿造,请问太子殿下要如何处置这一方面的问题!”
李承乾冷然一笑。
“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为什么?因为大唐拥有最先进的纸张,本王会加入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像是水印之类的东西,并且在油墨上面,也会采用最为先进的!还有绘制图案上面,自然是做到不好仿制的!”
李承乾不想做而已,他要是做了,可以说没有人可以仿造得出来。
人们对于水印,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李承乾也不打算深入言语。
“那纸币可是一文一张?”
有人问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自然不是,本王以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为单位,每一个单位可兑换的自然也是不一样。”
为什么是五、十、二十、五十、一百,理由很简单,就是仿效未来的做法,最小面币为一铜钱,最大为一百,那真的是它的补充。
众人们还在掰着手指计算,这些人的算术可不怎么样。
李承乾已经拿出了五种样币,上面正是他所说的五种面值。
“这些纸币未来将对铜钱进行补充,让经济活起来。”
这是他对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没去做的话,那么未来经济走向不会达到顶峰。
这事若是放在以前,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但现在却是变成了可能,因为造纸,印刷的进步,带来了有限的可能。
李承乾的话引发了众人的讨论。
最为激动的,恐怕只有李世民了。
“当真?若是这样的话,我大唐之经济将盘活也!”
“陛下,这也仅是太子殿下的一方之言,还没有引发辩论,事实是怎么样的,未从得知!”
刘弘基阻止道。
不管他是出自于什么目的阻止,都让人觉得如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光是运输保存这一块,还不足够吗?设想一下,人们以后带着钱可以直接放到贴身的口袋之中,也是可能免去被盗之风险。试问,做一次生意,运输着大车大车的钱,那所需要的费用与一人便可携带,哪个更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币会越发的流通,钱要流通才能活起来,大唐才会变得更加强大。你们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