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他看了一眼孙钱。
孙钱点点头表示一切准备好。
李世民的脸上有些不悦,毕竟殴打重臣,那么这重臣的工作谁来做?
同时,让得满朝文武也是十分讶异,这李承乾也太张狂了吧?竟然敢殴打重臣,有些人甚至开始说起了他的不好来,这些人平日里找不到一丝存在感,却在今天全部表现了。
当然,这些人的话,李承乾全部听在耳中,同时他认得这些人,一多半是五姓七望的存在,这些世家的子弟,趁着这个时候,尽情的压制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但也不能视重臣如草芥啊!如此一来,将来如何服众?”
“这让我们当臣子的,往后碰上太子殿下,难免会心惊胆战!因他拿我们的命当成草芥!”
“陛下,臣提议看管好太子殿下,莫要再招惹事宜!”
“是啊,陛下,如此一来,让我们当臣子的十分寒心。
……”
他们之前不说,等李孝常开口的时候,却主动述说。
让李承乾听了之后,实在不爽。
但却是一副淡然模样,这个时候不能着急,慢慢来。
既然他们想被打脸,那么李承乾可不会手软。
等着吧,等着吧。
大家看着李承乾也不反驳,心中是纳闷不已。
程咬金却是忍不了,叫道:“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太子还没有说话呢,你们就将这帽子扣下,是何居心?”
没有人理会程咬金,李孝常这时道:“陛下,您看太子殿下已默认了,臣请求就殴打重臣一事,给太子殿下惩罚!”
李承乾正闭目养神,完全没有将他们的话当成话。
而李世民的表情越来的难看。
此次,长孙皇后看不下去了。
她道:“陛下知节说得没有错,这……恐怕给高明一个解释的机会。”
她的潜台词在说,这些人说的是一家之言,得给李承乾一个辩解的机会。
李世民道:“朕想听听高明怎么解释!”
语气十分之硬,让人不寒而栗。
李承乾却慢慢的走了出来,说道:“陛下,儿臣昨日出宫是有原由的!”
“嗯?何事出宫,你真不把朕的话当话了吗?”
李世民已怒了。
“陛下,且听儿臣道来。”
“陛下,莫要听太子殿下说!这出宫是错的,错便错了,哪有原由?”
李孝常如是说道。
“李尚书,你一直阻止本王是何意?难道昨日之事与你有关?”
李承乾故意这么说话,让李孝常直接迟疑。
“什么事?事臣无关!”
可是却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他问道:“昨天有什么事?”
“陛下,昨日儿臣听闻刘德裕携其外甥于大唐学府之外专门设点,欲阻止学生报名,阻止我推行教育事业!儿臣心想,他们定是有人故意帮之,所以想出宫前往查看一看究竟。”
李承乾话一说完,便看着李孝常。
看得那货是浑身不自在,同时众臣也不再言语,这时李孝常已经有些哑火,其他人像是群龙无首一般,自然也不再嚣张。
他们就是狗仗人势。
李承乾话说一半,倒引得李世民的注意。
他问道:“然后呢?刘德裕为何被你殴打?”
“这事还得从他的外甥元弘善说起!元弘善明知我身份却取弓箭欲杀我,所幸薛仁贵及时出手,儿臣才没有被杀!否则陛下、母后今天你们看到的仅是儿臣的尸体了。”
李承乾说得十分动容,让李世民脸色为之一变,这可是大事,明知故犯。
“后来呢?”
“后来程大将军来救,儿臣直接斩了元弘善!”
这话一出,有一半的大臣人拍手叫好。
毕竟如此不将太子看在眼中的存在,就是不给李世民面子,死了就死了。
果然,李世民亦是道:“杀得好!如此存在就要杀了!完全无视我大唐之威!还有,薛仁贵得赏!赐予游骑将军之职!赏黄金百两!”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赐予薛仁贵将军之职。
游骑将军,南朝染改游击将军置。唐为武散官,从五品上。宋沿置,元朝就废了。
因为他屡次救助李承乾,再不给他赏赐的话,会寒了人们的心!
“谢陛下!”
李承乾代替薛仁贵谢了李世民。
同时李世民接着道:“那刘德裕后来如何?”
“儿臣治他一个看管之误,其并未能阻止其外甥射杀我,儿臣仅打他三十大板!谁知他如此不堪,三十大板都受不了,真是有失右武将军之职!”
看样子昨天没有杀了他是对的,如果杀他的话,今天就不好交代了。
李承乾说到最后还踩了刘德裕一脚,这么弱的身体还出来当三品武将?不如不要了。
“打得好!朕碰上也会打!”
李世民竟然失声说道。
如此,可谓之父子同心,并且长孙皇后亦是有些心疼的看着李承乾。
同时李承乾故意挑衅的看了一眼李孝常,接着道:“儿臣怀疑昨天一事与李尚书有相关!”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心想,李孝常竟然也参与其中,这问题就大了。
………………………………
第382章 李世民的考量(第一更)
李承乾怀疑昨天一事与李尚书有相关的话,让李孝常脸色一变,连忙说道:“陛下!臣冤枉啊!昨天之事,臣不知道啊!那更是与臣无任何瓜葛。”
同时,本来与李孝常相距离近的人,这时却下意识的避开了。
李世民却不想听他说,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有些生气。
他问李承乾道:“说说看为何以李孝常有关系,他也参与其中?”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因为大家也是这么想的。
李孝常却是极力否认。
他如鲠在喉,整个人十分不舒服。
李承乾十分享受他这种表现,他越是这样,李承乾心里越是舒服。
之后却是慢慢的说道:“陛下!昨日我见刘德裕所携带的军队之中,所装备的武器是为唐刀!但据儿臣所知,唐刀现在还未装备到皇城的军队之中,仅是边疆士兵拥有。
很明显,那刘德裕昨日所带300多人,人手一把唐刀。
如此十分不合常理。
而军械是李孝常所管理,所以这事一定与李孝常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存在。就算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唐刀为何流落于那军士兵手中?
兵部尚书李孝常,已经是严重渎职!”
李承乾抓住了两个重点,一是事情与李孝常有关,二是这唐刀为什么会流出,也和李孝常的职责有些莫大的关系,两事一起的话,那李孝常这次恐怕是无法脱身了!
唐刀每一把都是十分可怕的存在,就算是装备也不会先用来装备维持治安的部队,若是仅是去抓百姓的话,那真的是用不到唐刀!
拥有唐刀这一件事情,李孝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他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李孝常和刘德裕两人有着勾结的关系。
但是他这么一说的话,若是李孝常自己承认的话,也省了不少事。
李承乾的话一落音,李孝常浑身发热,同时脸涨得红红的。
他这兵部尚书也是来之不易。说什么也要把握好才是。
可不能官没当几天,就被停职察看了!
显然对于他的利益集团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李孝常索性说道:“这一点,臣确是有失职之处,请陛下给臣一些许时间,臣肯定能找出到底是谁干!”
很明显他想将这事推一推,以求自保。
不料李承乾却是说的:“李孝常,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就算你查出是谁所做,那么作为兵部的尚书最大的统领官,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紧接着,李承乾转向李世民道:“陛下,儿臣请求先停了李孝常的尚书一职,让他好进行内查一番,再恢复其职责。”
李承乾如法炮制,用着对长孙无忌的那一套直接用来对付李孝常,但是李孝常是个老狐狸,怎么可能就此受缚?
说什么也要做着最后的斗争再说。
于是他说道:“陛下!臣知道是谁干的。”
“知道是谁干的,你为什么不先说?这偏袒之罪也是不小啊!”
李承乾步步逼紧,让得李孝常有些郁闷。
“陛下,臣有难言之隐!在昨日,刘德裕向臣借了三百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