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钱同样多,原来四外兄弟各有多少钱?就算是老夫通《九章算术》,也是解不出来啊!想了许久,还是无解,就过来询问一下太子殿下,兴许您可以为臣解答。”
《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
当孔颖达问题一出的时候,可以看到魏征此时正在掰着手指数着,但是奈何指头不够用,短时间内却是数不出来。
看得李承乾是一直的摇头,这魏征还真是……让人无语啊。
不过古人的心算肯定是不怎么样,他们都是通过古代的计算器,算筹来处理的,这不怪他们。
孔颖达看到李承乾摇头以为李承乾解不出来,便叹了叹气道:“看来太子殿下也解不了,老夫还是问其他人吧!”
“等等,孔师!本王知道,答案是老大8文、老二12文、老三5文、老四20文!”
啊,孔颖达恍然大悟。
他试着比划着,惊呼道:
“太子殿下,您是如算出来的?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速度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承乾却得意的说道:“这还不简单!”
于是写下了一个等式:
x…2+x+2+x2+2x=45
9x=90
x=10
然后又写下了四个数字,分别是8、2、5、20。
这是一道小学的计算题,古人的数学水平可不高,用冥想怎么可能想得出来。
但是如此看得孔颖达是有些没。
连忙问道:“太子殿下,这是什么?老夫怎么只看懂‘二’字!”
孔颖达将等号给看成了‘二’,这也难怪,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个公式是何含义,目前来说,对他们太难了♀太难了!让他们无所适从啊。
这下李承乾才意识到孔颖达他不懂得阿拉伯数字。看这玩意就像是在看火星文一样,哪里知道是什么。
一边的魏征更是如此啊!就算他博学也是解不开这个难题啊。
这就尴尬了,他们不懂怎么去解释?
两人没,就像在看天书一样看着上面的文字。
“这是阿拉伯数字!还有未知数!以及公式求未知数!”
李承乾只好这么说道。
什么是阿拉伯数字,什么又是未知数,而什么是公式,这太子殿下到底在说什么。
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李承乾给解了,但却是给自己提了一个难题,怎么去解释这个阿拉伯数字,怎么去讲解里面的关系?因为这可涉及到加减乘除的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搞定的。
话说回来,他要进行教育改革,这数学肯定是少不了的话。
要建立科学体系,数学更是必不可少的。
阿拉伯数字对于生活,工业,农业等各方面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所以也完全没有掩饰的必要。
现在既然写出来了,就让它面世好了。
这时魏征问道:“阿拉伯是什么?”
“为什么他的数字?不像我们的一二三四……?”
大量的问题在他们面前解不开,一切就等着李承乾去解答。
而李承乾现在正在思考着如何解答才是最好的。
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啊,不过依他的聪明才智,这真心不算什么。
不就是教导他们习得阿拉伯数字与公式吗?简单!
大唐神级太子 最新章节 第316章3 X=10网址:
………………………………
第317章 出题(第四更)
说到阿拉伯这个地方,李承乾想起了。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而古印度在当时称之为天竺,于是李承乾便说道:“这数字是天竺发明的,本王偶然在一本叫做阿拉伯的书上发现,觉得新奇,便记了下来,没想到算法十分有用≮是本王就叫它阿拉伯数学!”
孔颖达这才没有怀疑什么,他道:“原来是天竺数字,记得唐僧前段时间去往天竺,待他归来之时,必有大量收获!”
对于天竺,众人也是向往不已。毕竟是未知的世界,大家都说是好。
但当他们知道那里其实在后世并不怎么样,还让华夏给碾压的时候,应该感觉到自豪才是。
不过现在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些无所谓。
魏征这时却道:“不知太子殿下可否为我们解读这些数字是何含义?”
“自然可以!”
接下来要推广,所以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于是他便开始教导两人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还说明了其中的组合。
从个位开始一直到亿为单位,再到百分比、分数之类的。
……
这些等等的问题,李承乾可以花费了不少时间去说这些东西。
最后,让得孔颖达与魏征两人是感觉到十分神奇。
孔颖达道:“原来天竺的数字如此精妙!”
李承乾也觉得,这些数学真心比现在的一二三四……好用很多。
紧接着李承乾开始为他们讲解加减乘除符号的使用,更是让他们赞叹不已。
不得不承认,阿拉伯数字在计算上确实是有着绝对的优势。
加减乘除只要列一个公式就能够算出来,根本不需要算筹,便利性更不用说。
他还提到了未知数的概念,虽然两人听得是云里雾里,但最后还是听明白了几分,毕竟《九章算术》中的解题方法与阿拉伯数字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行三人,直接反了。
孔颖达当老师的,现在看来,他就像是一个求知的小学生一样,好学,专心……
最后两人竟然将十个数字的写法记了下来,甚至还懂得举一反三。
这一点,让李承乾是赞叹不已,果然能当上官的,都不是普通人啊。
当然这与他的教学方法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要知道,他有才子能力,一切难题,包括教学方法,在他这里就是简单的小学生题目,所以他教学起来竟然得心应手。
最后孔颖达不住的点头道:“太子殿下,今天老夫算是学到了东西,若是能将这些东西推广到我大唐,那么大唐将兴也!”
孔颖达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谁来推这是一个问题。
李承乾直接说道:“不如由孔师与陛下说起如何?”
孔颖达满口答应道:“好好好!这便由老夫来做!到时候,还消太子殿下可以为老夫准备些许教材?与我等授课?”
“那是自然!让大唐兴旺,是我大唐人应做的事!”
讲真的,这些数字并不难,只是加减乘除,不必多少节课就可以,只要教会第一波人,让他们呈几何数字教学下去,一定可以多地开花。
再高深的像是大学数字,那这些人肯定是学不来的】前也是用不上,等以后或许有机会让他们学习。
但是有这个基础的话,未来要教学的话,就更容易多了。
魏征也在边上说道:“如此一来,大唐真是有覆!”
“哈哈哈!有劳孔师多劳心了!”
阿拉伯数字,其实不是李承乾主要做的,但既然这次被得知了,就顺便推广了。
反正这对于大唐还是有利的。
“放心,有老夫在!小事小事!”
如此,有了孔颖达在,就不算事了。
而这时,孔颖达却是道:“可恶,那李纲敢欺负于我,出这个难的难题,让老夫难看,等我用阿拉伯数字报下仇!”
这家伙还真的是不服老,与一个八十岁的老头折腾啥!他就是为了争一口心气,文人嘛,都是这样。
“对了,太子殿下,老夫想求一题!考一下李纲!”
李承乾一阵无语,那好吧,给你一题吧。
于是便道:“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这问题一出的时候,孔颖达笑了。
“太子殿下,不会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吧?是七根,是七根对吧?”
“你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