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船舱内放好了行李,待这艘轮船冒着滚滚黑烟驶离港口后,王东重新出现在甲板之上,感受迎面而来,略带腥味的海风吹拂。
从杭州至上海的渡轮航行时间在一天半左右,这段时间都闷在船舱当中不是王东所喜。
来到围栏边,王东双肘架在还散发着淡淡油漆味的木栏上,静静思考着革命大势。
此次去湖北,能否要到关键的经费?若是要暗杀陈贼,暗杀后如何夺权?如何组建属于无治主义的武装力量?如何扩大无治主义的影响力?如何争取到浙江军权人物蒋尊簋的倒戈?
想到当初光复会如此优势的局面,差点就能掌控浙江时,却被陈贼用一次暗杀、一次恐吓而毁于一旦,王东就激愤地握紧了拳头!怒陈贼无耻、恨李柱中实在不争气、哀陶成章死于非命。
当初在光复会内,王东是主张为陶成章报仇,与陈其美决一死战的最坚定鼓吹者。然而不管王东的嗓门子有多大,在当时光复会实际领导人同时也是浙江都督李柱中去意已决的时候,终究还是没用的。而王东也只能坐看光复会快速地分崩离析。
此次有我在,誓与陈贼拼个你死我活!
王东正如此想着,回过头来,却正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陈其美对先生真是太过无礼了!”一个记者打扮,带有日本口音的男子正一脸不忿地站在甲板中央与另一位文质彬彬的清秀男子抱怨,并未注意到船边上有人看了过来。
而那位清秀男子,此刻却似乎并不着恼,好生安慰道:“英士性格有些偏激,对我们也有误会……”
竟是宋教仁!
宋教仁与王东两人虽在十年前曾经见过面,但当初王东在日本短暂留学时二人并未有交集,后来王东回到上海加入光复会后,一直处身国内,与长期在日本活动的宋教仁更是再无来往。
十年下来,宋教仁早就认不出对方了。甚至在宋教仁的脑海中,王东这个名字也都早已遗忘。然而由于宋教仁最近在中国政坛上非常活跃,多次出现在报纸之上,王东却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走近了几步,王东心中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宋教仁提到了陈其美的缘故。他故作镇定地来到二人不远的地方,装作观看海景暗中却聆听二人的对话。
“凭什么我们国~民党竞选,在浙江还要受他陈其美的管制?这完全是公然践踏临时约法啊!”此次与宋教仁同行,他的副手北辉次郎却不如宋教仁好脾气,只是对好友的遭遇抱打不平。
“确实如此……不过当前还是要以大局为重。英士不管怎么说,终归也是同盟会的一员,又是革命的元勋,还是浙江都督。此时此刻,与他还是要考虑以和为贵……况且……”宋教仁自信地笑了笑:“难道离开了浙江,我们国~民党就赢不了了吗?次郎可莫要小看自己啊!”
北辉次郎只能叹了口气,仿佛不解地说道:“同为都督,为何差距却如此之大?”
宋教仁似乎也忽然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此次我等前去江宁,去与文鹿相谈合作,我还想好好了解了解国社党的情况。”
北辉次郎却面露难色道:“钝初……我为国社党员,也必须要信守党规……只能说国社党无意国会参选而已……”
“哈哈哈!”宋教仁摇着头大笑起来:“是我孟浪了!罢了罢了!到了江宁再问他文鹿吧!”
刘继业?一旁偷听的王东心中一跳,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影出现眼前。
想到自己的结拜兄长,如今已是江苏都督、眼瞅着将攀升到触手不可及的高度,王东心中顿时就如捣翻了五味醋瓶怪异异的很是难受。
“……最近统一党在北京很活跃……”
王东忽然无心再听下去。他压低了鸭舌帽后,绕过宋教仁二人,快步离开了甲板。
………………………………
第371章 教仁
第三百七十三章教仁
宋教仁与北辉次郎并不知道有那么一位旧识因为他俩的对话被触动情绪。待王东离开后,二人依然在甲板上继续着聊天。
这半年来,宋教仁在全国范围内为了他的政党而来回奔波,北辉次郎就作为孙文的秘书一直追随其左右。而讽刺的是,北辉次郎本人却没有加入宋教仁最终组建的国~民党,而是在半年前就加入了刘继业的国社党。
民国建立后,同盟会本部自然也从东京搬迁到了广州。而在1912年1月召开的同盟会本部总会上,宋教仁被推接替汪精卫出任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掌握了党务实权。他在这次大会上突出强调必须实行“政党内阁”,并且说:“本党对于统一临时政府内阁,已决定,如不能达政党内阁,宁甘退让;如可改组政党内阁,虽他党出为总理,亦赞助之。”
从一开始宋教仁就坚定地往自己心中理想的责任内阁与政党政治走下去。为此,他不惜得罪不少同盟会内部的同志、不惜与包括立宪派在内的人合作。
民国建立后,一时间政党林立、混乱不堪。包括许多同盟会会员在内,有相当一部分纯粹的排满主义者认为清帝退位后革命已经完成,逐渐便从同盟会中分化出来。另组成了一些为了争取政治地位的小政党。彼时中国人还从未接触过政党政治,许多这类小党派只是只是竖起一块招牌,发出一篇宣言,拉出几个名气大的政治要人作为他们的领袖,以便于进行个人的政治投机。还有些政党是以地区关系或历史关系结合起来的。所有这类政党都没有旗帜宣明的党纲,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跨党脱党视为家常便饭。其所拥戴的领袖,也可能兼另外一个党的领袖,而被推者等于今天兼任公司行号的董事长一样,是一个挂名差使,对任何一党都不关心。
在此前提下,民国元年初期同盟会一方面面临着自身分裂的危险,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国会与极大政党争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政党分别为张謇等立宪派建立的统一党、湖北汤化龙组建的民社党、君主立宪派周大烈等组成的国民共进会、谷钟秀、张耀曾、吴景濂等的统一共和党、以及梁启超归国成立的共和党。
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情况,迫使宋教仁必须要采取‘毁党造党’的方式重新建立一个能够在国会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而赢取国会,成了宋教仁最关注和关切的目的。
经过长时间的运作沟通,宋教仁作为同盟会掌握党务实权的人物,与各个小党派广泛接触,成功地将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组合入同盟会中,并且在3月9日时,在湖北正式获得重要党派统一共和党与同盟会携手并进的协议。
由是,宋教仁遂在民国元年4月11日与各党代表会议于北京湖广会馆,获致协议。再于4月13日召集同盟会全体职员大会,推举宋教仁、张继等16人为筹备员,并由总务部发出通告,宣布同盟会改组为一般形态的政党。
彼时由于民国成立,民心思定,许多同盟会会员纷纷认为革命成功、是享受革命成功果实的时候了,因此对将本来以造反为目的的同盟会改组为能够参选的正式政党非常支持。在此大势影响下,哪怕孙文私底下非常反对,明面上也必须表示一定的支持。因此他与黄兴就宋教仁达成的协议,在武昌联名联名致电各支部征求同意:
“各支部鉴:据北京来电云:‘连日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协商合并,另行组织,彼此提出条件于下:(一)定名:国民党;(二)宗旨: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三)党纲五条: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保持国际和平;(四)用理事制,于其中推一人为理事长。昨日开全体职员评议员联合会,合并条件已通过’云云。文等以上列条件与本会宗旨毫不相悖。又得此多数政党同心协力,将吾党素所怀抱者见诸实行,此非独同人之幸,亦民国前途之福也,文等深为赞成。且同盟会成立之始,其命名本含有革命同盟会之义在,共和初建,改为政党,同人提议更名称者益众,即此时而易之,可谓一举而两得矣。特此通电贵支部,务求同意,以便正式发表。文等屡承袁大总统遣使持函来邀,已定七日起程北上,赐复即交北京同盟会为盼。孙文、黄兴。”
4月11日,孙文到北京的第二天,同盟会宣布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合并,成立国民党。彼时孙文亲自出席,并发表了组织新党的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