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鼻熬质频目捶āH羲档苯裰泄秤兴俗钗钤荆鞘抵撩榈厥撬跫桃怠K鱿衷诒ㄖ缴系钠德时鹊苯竦拇笞芡吃揽挂唷H羰亲邢竿臣埔幌拢蛩谓倘省⑺镂摹⒒菩巳撕霞破鹄矗庞辛跫桃狄桓鋈说钠毓舛取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刘继业马不停蹄的奔波。

    他在当天上午才参观完了经过扩建并更名为江南兵工厂的前江南制造局,下午就立刻赶到旁边,现如今已改编成了江苏警备团的前江苏革命军第四混成协驻地,实地考察了解麾下这支驻扎淞沪的部队的情况。

    由于裁军的原因,第四混成协被剥离了现役军队的序列,在更换了大部分重装备后,这支三千多人的轻武器部队便更名为‘江苏警备团’,名义上负责淞沪至苏州这一带的治安和警备职责。

    由于脱离了职业部队,因此警备团的制服也与其他部队有所区别。相比江苏陆军浅蓝色的西式军服和大檐帽,警备团的军服则是深灰色,大檐帽的宽度也超过了目前陆军的款式,而更接近英式大檐帽。

    此外,相比陆军普遍仿普鲁士的高领军服,警备团的领子却是如西装那般摊下来,露出内部衬衫和领带。

    “总理……”已成警备团团长的张小顺将团内的军官们一一给刘继业介绍,完了又毕恭毕敬地详细汇报了警备团的情况。

    “目前,警备团有军官四百十八人、士兵三千六百二十五人,分为三个营,第一营与团部分别驻扎在淞沪、第二营在常熟、第三营在苏州。各部负责火车干线、各大府治、以及乡村治安。在革命以来、地方混乱当中,我警备团在苏南地区总共与各类武装大小交火二百余次、维持了地方秩序,击溃了绝大部分土匪和流氓,总共歼敌四百八十人、自身伤亡三十五人。”

    在张小顺此前不时发来的电报中,刘继业早已清楚这支留守在后方、并且是直接由都督府掌控而并未有军政部或参谋部插手的直属部队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津浦铁路战役时也发起了清扫乡里的大行动。

    辛亥革命以来,各省在**浪潮下,原有的秩序纷纷崩坏,很容易就会令人产生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来。许多秩序未能恢复的乡里,顿时就陷入了无政府、秩序混乱的局面。

    哪怕是快速安定、并未经历大规模战火如江苏,也只能保证县城的稳定,而出了县城就变得非常不安全了。不少村落、集镇要么落到起兵道德本地大户手中、要么就被流窜的土匪所攻占。而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武装,成了警备团的对手。

    经过三个多月的清扫,警备团凭借雷霆手段,成功地将江苏的乡间平定。凡是不承认江苏军政府统治的、或者聚械反抗的,都被镇压下去。如此,使得江苏省政府的影响力能够从府到县,如今再成功进入乡村。当然,这种平定更多是武力上的,即江苏南部再也找不到能够与政府武力反抗的力量。然而政令的在乡村的有效施行,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总体而言,苏南之土匪很少,多是一些趁乱骚动的暴徒,连像样的军械也没有多少……”在刘继业面前,张小顺如实汇报:“唯一给我们弟兄造成伤亡的,主要还是几个地方大族修建的屋宇。有些地方宗族观念非常强,对我们政府军也很不友善,像常州的焦溪村,千名村民便在该地长老的鼓动下与我军对抗,最终还是得从各地调入数百人重军围剿,数十人头落地,才平定了该村。”

    焦溪村的战斗经过刘继业非常清楚,并且作为地方大族的影响力和反抗心态的典范,在国社党内部组织起学习讨论班来。焦溪村不到八百户人、在几个忠于清廷不愿服从革命军的老旧秀才族长的煽动下,居然聚集起了过千名青壮来与警备团对抗,一度逼着十多名下乡的警备排撤出村落。最后面对各地抽调两个连的兵力,武力入村,将几个带头反抗的秀才族长以及抵抗最激烈的村民发配马鞍山开矿、并且付出了六条人命的代价才算平定下来。

    好在苏南民风普遍开放,这类据偶顽抗的村落较少、有没有给其时间壮大,警备团清扫过程还算是顺利。

    然而江苏省不仅仅包括苏南……

    “焦溪村你做的很好。”刘继业微笑着拍着张小顺的肩膀,不吝于在其属下面前展示自己对其的信任:“苏南能够顺利稳定,你的功劳很大!”

    张小顺则重重地点了点头。

    “然而,苏南只是江苏的一部分,还有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有许多村落至今不在我省政府的掌控之中。”

    刘继业话音刚落,张小顺就反应过来,一个立正就高声道:“随时听候总理安排!警备团随时可以北上!”在其身后,十余名警备团高级军官也都立正敬礼,场面颇为壮观。

    “很好!”对于自己的直属部队、而且全部是由国社党精英组成、比陆军更为忠心的警备团,刘继业是非常满意的。这支部队的任务本来就不是野战部队,而是完全政治化、属于国社党、属于他刘继业个人的武装。

    而清除乡村内的武装力量,本质上建立起省政府在武力上的绝对垄断,这一任务并非野战部队所能胜任、也不应由他们执行。最适合此政治化任务的,只有警备团而已。

    “第一营和第二营抽调大部北上,准备进行清扫行动。第三营则留在苏南,然后以野战部队退役的部队为士官主体,再招募士兵,再组成三个营的警备团来。预计明年年中时,就组建一个警备旅出来!”

    得知自己的部队将得到扩编,张小顺和他身后的那些军官都喜形于色。

    “不过北上之前,自排长及以上军官必须入江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政治培训,更深入理解国家主义和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警备团的北上将为未来的土地改革扫清第一波武力障碍,建立起武力后盾。

    而警备团这支有着特殊使命的部队、这支在后世的眼光看来与党军无异的部队,也将牢牢地控制在刘继业手中。
………………………………

第367章 民国元年

    第三百六十九章民国元年

    上海静安寺路。

    模仿红楼梦中大观园所建造的,由上海地产大亨、犹太人哈同花费巨资、耗时七年多所兴建的,占地一百七十余亩地的爱俪园就坐落在此。这座以哈同夫妻两人姓名所命名的中式园林,在上海被人称作‘哈同花园’的布局完全遵照了佛教传统和中国风水,内分‘大好河山’、‘渭川百亩’、‘水心草庐’三大景区,单单维持花园所需的佣人就有二百多人。

    名为昆仑源的喷泉不停朝半空中撒射出水柱,底下清水慢慢顺道流淌。傍晚的夕阳照射在微微泛起波浪的清水上,反映着阵阵橙光。

    此间主人,现年六十岁的巴格达出生的犹太人,silas・aaron・hardoon,汉名哈同正持着一杯威士忌从挹翠亭内望向流水,对自家刚刚兴建而成、美不胜收的园林非常满意。

    “尊敬的总督大人,您对这间园子可感到满意吗?”哈同的酒杯与在他一旁,比其高出大半个脑袋的刘继业手中玻璃杯轻轻碰撞。

    哈同虽然说的英文颇为流利,但是却带有较为明显的阿拉伯腔调,甚至还有些印度口音的痕迹。此人虽然是英国国籍,但本身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理下的巴格达一个落魄的犹太世家。尽管他发迹后一直努力地朝英国上流社会靠近、改穿洋装、学会喝上威士忌、努力学习英文,也凭借财富获得了上海犹太社交圈的认同,但是那些字正腔圆的牛津绅士们依然从未将其视作自己人。

    相比英国人的装腔作势,哈同或许是受其笃信中法混血的太太罗迦陵影响,哈同也开始接触佛教、风水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学习中文、开始与中国的上流社会交往。再加上哈同的主业房地产又与中国商界的繁荣息息相关,使得哈同本人成了上海外国商人当中对中国的方方面面最感兴趣的人。

    这样的一位地产大亨,在他私人园林里面接待刘继业这位江苏都督,也就不足为奇了。

    “非常出色。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园林!”

    哈同得意之色一抹而过,轻轻抿了口加冰的威士忌后,很热诚地拍着刘继业的肩膀道:“我来上海也有三十多年了,也见过不少官人,也见过不少革命者。不过说实话,像总督你这样将中西文化的优点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我是第一次见到。”

    “哈同先生过奖了。”刘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