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点……”袁世凯补充了一句:“当今民国创立,海内正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各省再保持大量兵力就与理不通了。江苏应当起到模范效果。”

    刘继业面露难色,仔细考虑半响后艰难地说道:“国家大局,江苏将全力响应配合。根据具体情形而定……预计从今年年底开始,我江苏……正式裁军,将现有的五万五千人裁减至最终二万八千人,节省财政开支。”

    袁世凯听后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要没有军队,还不是任自己摆布?

    “江苏既然裁军积极,中央也必有所表示……将给予江苏两个镇加一个混成协的编制,为国家军队一部分,军饷也可从淮北盐税中取出部分来。”既然刘继业裁军力度颇大,将近半数,袁世凯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最终,两人还是达成了合作协议。

    那边刘继业才与同盟会的黄兴、宋教仁、孙文和赵声先后见了面,应承下一起牵制袁世凯的协议,这边却又和袁世凯达成了共同对付同盟会的意思,并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后获得了总揽‘江苏、浙江军政权力’的长江巡阅使职务。所谓政治,大体就是如此没有节操。
………………………………

第355章 会员(下)

    第三百五十七章会员(下)

    议定了正事,袁世凯并未因长时间的激烈谈判而变得身心俱疲,反而在放松下来后健谈起来。在以茶代酒,彼此示意过后,袁世凯便拉着已经从小弟变成‘盟友’的刘继业来到了书院外面的丰泽园内,漫步在景色之中。

    “对面,那里就是光绪帝被软禁所在。”

    刘继业顺着袁世凯的手指望去,只见一座颇为幽静的楼宇就在不远处。

    “是瀛台?”

    “瀛台。”袁世凯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笑道:“当初他弟弟载沣想砍下我这脑袋来,可事到如今,看是谁笑到了最后啊!?”

    刘继业附和地笑了笑,转而问道:“马上梁任甫就要归国了,当初他的老师康南海可是恶意诽谤大总统,在国外舆论界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不知大总统对此师徒二人如何……”

    袁世凯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笑道:“也不过是糊弄凡夫俗子罢了,不需在意、不需当真。国家大事企能容得寻常百姓说话?现今清帝已经退位了,他康有为已成无用之人,不管他就是!至于梁任甫……”袁世凯似笑非笑地看着刘继业。

    “文鹿与任甫不是相熟么,会不知我与任甫关系?”

    刘继业笑而不答。

    实话实说,袁世凯待人处事的老道非刘继业可比。设身处地去想,若刘继业耗费脑力与对面的人讨价还价数个小时,甚至一度激烈起来,那么哪怕最终谈成了结果虽不至于冷淡刻薄,也不会笑意连连。

    若袁世凯真的用心结交,确实能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难怪北洋众人皆愿为其效命,甚至不惜背叛朝廷。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尽管袁世凯笼络人心的手段在清末政治舞台上可谓无出其左右,炉火纯青到了大师的级别,但是他的器度也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时间倒退百年,袁世凯绝对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开国皇帝;那时,面对此等旧时代的精英、顶尖人才,又同时掌握着全国强军,或许刘继业已俯首而拜了。

    靠私人恩情去笼络属下、靠权术去操弄大局、不相信甚至畏惧民众的力量、骨子里的袁世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旧式人物,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还是千百年来祖宗之法。

    这样的手段在近代化之前可谓足矣。

    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的冲击下,袁世凯旧时代的那一套手段将会逐步为历史潮流所淘汰。

    全新的组织结构、全新的科技发展、全新的社会变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不断冲击袁世凯和他凭借旧式手段所搭建的团体。

    旧时代,身为帝王,凭借小恩小惠和私人感情,确实能够笼络和稳固手下大将的忠心,让他们愿意为己效命。然而现在已经不是帝王时代了。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尤其是民国成立逐步开始瓦解旧社会的固有秩序时,手下将领的忠心已不是私人情感所能够笼络住的。

    像冯国璋、段祺瑞等袁世凯心腹会想,已经是民国了、凭什么我不能当一回总统?帝制时代皇权威信已经被打破,在新的权威尚未被构建之前,个人的野心将会极度膨胀并左右大多数政治人物的行为。

    再凭借旧时代的手段,袁世凯将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团体。单凭私人恩惠将难以遏制手下将领膨胀的野心。同样,旧时代的手段在面对已经愈发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愈发活跃的民众参政意愿也将变得越来越无效。旧时代的手段在发展国家方面,也将越来越落后和不适。

    盖因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唯一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就只有顺应潮流的新时代的解决办法。

    只有像刘继业那样,用严密的组织,以严格的纪律从制度上控制手中的团体才能树立起组织的新的权威,确保命令的有效性。只有不去畏惧民众的力量,而是顺应此力量、利用此力量、发动此力量、引导此力量,才能够真正获得全国的支持。只有如此,才能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不仅不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反而能改变它,引领它!

    在花园中漫步之余,两人聊起了实业,兴办工厂和铁路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袁世凯颇为感叹道:“国事何为重,一曰财、二曰财、三还是财啊!”

    “没有钱财,就无法兴办实业、无法兴修铁路、无法维持政府运转、无法提供军饷粮秣……我这不是临时大总统,实在是缺钱大总统啊!”

    “属下听闻大总统已与四国财团合谋兴借外债……”刘继业看向袁世凯,并不回避对方的眼神:“恕我直言,正所谓货比三家;如今独吊四国财团一家树上,难免为人所制。资本是无国界的,就如水往地出走一样,资本也必将流向回报最高处。现今欧洲已发展成熟且火药味愈发浓烈、美国也开始饱和,现在国际上资金流能够获得高回报的地方就南美与我中国了。”

    “于我中国而言,治外法权和遍地租界以及列强军队驻扎各地是丧权辱国,然对于吸引外资而言,这些却足以使其放心我中国政府不会反悔、降低其投资风险。”

    刘继业所说的这些,完全吸引了袁世凯的目光,新颖的经济言论大出其意外。

    “所以,世界各财团投资中国的**是存在的。绝不单是四国财团……”

    说到这里,袁世凯忽然打断,严肃地问道:“文鹿所说我也知道,也曾有比利时之财团愿意贷款二百万给我……然而政府开销极大,非数千万级不能解决燃眉之急!四国财团现今已经先期垫付了六百万两款项,可谓颇有诚意了。现在除了四国财团,我观找不到更有实力的财团了。而且,四国财团有其政府支持,跟寻常财团又不一样。”

    “当今世界上流动之金额何止万万!四国财团合起来,其财力纵观世界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刘继业大话说完,不等袁世凯反驳便道:“三联集团一直与美国梅隆财团有所合作,前一阵子刚刚拿下了一笔一百五十万美元的贷款,利率只有四厘、九八折,仅略高于美国国债。连我一家商业公司都能够拿到如此优惠之贷款,泱泱中华又有何不可?”

    袁世凯沉默不语,显然在沉思。

    “现在四国银行财团所以死咬着高价位不放,是因为他们认为大总统有求于他,正是因为他们算准了大总统‘只能’找他们,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抬高价格。”

    “与其受制于四国财团,大总统不如放开束缚,向世界财团宣布中国需要借款数千万之总量,条件为何,有意愿者可来协商。且让这些财团们互相争抢,互相压低价格,而我国却能坐享其成。”

    “一个比国财团之百万确实杯水车薪,然而数十个比国财团呢?需要让四国财团知道,贷款事项我中国才是强势者、而不是反过来!”

    “让我考虑考虑……”袁世凯在一处亭子下坐下,看着南海的湖水小心盘算着。如果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争取到贷款,他袁世凯何乐而不为?关键是这么做,撇开四国财团可行否?

    刘继业就算说的再天花乱坠,他袁世凯也要小心计量。

    “此事与我们只有万分好处没有一分坏处;四国财团既然愿意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