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万民军尚未闹出什么乱子来、建制也都在,但是士兵们的士气也明显受到影响,有种出工不出力的感觉。
好不容易,通过许下各种承诺、向士兵们画下无数画饼才勉强压下他们不满的情绪,赵声深知民军是不可能再重现阳夏战役时英勇敢死的状态了。
再加上阳夏战役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部队,军械也损失惨重,此刻他实在没有信心能够在武昌挡住对岸的清军部队。深知这种情况的赵声自然希望尽可能地避免战局再启,也因此对选举什么临时大总统这种会刺激袁世凯的行为颇为不满意。
然而赵声毕竟身处湖北前线,自身政治理想又阻止其采取过激行为,无法左右广州的行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一步步再次滑向战争……
事已至此,赵声也只能尽力组织起武昌的防守。
经过两天的炮轰后,汉阳和汉口的北洋军以七千多人为先遣队,正式开始渡江作战!时隔半个多月,长江炮火再现!
重开的战局从一开始就对民军不利;北洋军凭借绝对优势的炮兵火力很快将民军的前沿阵地轰炸了个遍,长江舰队更是如移动的火力平台,为先遣队提供火力支援。
南北两军再次交手,只是一天的战斗就让北洋军的先遣队在武昌江边上站稳了脚跟,而一封封求援、告急、尤其是求饷的电报不断地发回广州。
而收到这些电报的黄兴,却只能满脸苦笑地与孙文对视一眼。
想要满足赵声的军饷要求,最少也需要二百万银元,可现在广州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别说二百万了,就连二百元也拿不出来!
前一阵子广东本地的部分军队要求发拖欠的军饷,闹到了民政部总长胡汉民那里,胡汉民于是找到孙文希望能够下发广东六千多部队合计十万银元的欠饷,孙文大笔一挥就下拨了十万元。
结果胡汉民拿着孙文签署的‘临时大总统函’找到财政部去,结果发现堂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国库内,只有区区银元十块!
连广东的部队都拿不到欠饷,更别提其余省份的了!
财政危机已经到了令临时政府频临倒闭的边缘,一个月面对过千万的开支,入账却只有区区八十多万。这笔可怜的钱还未进国库就已被各部门抢光了,枯竭的财政惹得出任财政总长的汪兆铭简直是急白了头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文再有雄心大略,面对现实也只能仰天长叹、壮怀激烈了。
“克强,东京那边犬养桑和头山桑可有消息了?”将赵声求饷的电报放到一旁,孙文焦躁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抱着一丝希望地望着黄兴。
黄兴却只能令孙文失望,摇头沉声道:“约定好的款项到现在都没有下文。”
孙文自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就一直为筹款而忙碌。他首先将目光标准了汉阳钢铁厂,但是因为汉口已落入袁世凯的手中,民军已事实上丢失了这座钢铁厂,这笔买卖自然流产了。
然后孙文便想到了拿满蒙权益来抵押,希望能够借此筹得一千万。
其实孙文的条件极为优厚,几乎到了答应日本人割让满洲的程度了;满洲全部铁路的驻兵权、全部的开矿权和森林权、扩大关东州租界、在新民设置新租界,警察权也能够让给日本人,就差明码说出割让满洲这句话了。而如此丰厚的条件,要求只是一千万元,连满洲价值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由此也可见孙文迫急到了极致。
然而不管孙文开出的条件有多丰厚,日本那边不过如何心动,他们却也必须要估量这种交易达成后有无可能实现;日本能否让实质掌握满洲的袁世凯承认孙文所签订的协议,而众列强有无可能坐视日本人拿下整个满洲?
对此事最为相关的日本陆军部经过长期讨论后,最终给出的结果是不能。哪怕袁世凯真的得了失心疯会去承认这条协议,日本的金主英国和美国首先就会绝不答应,而依然占据北满利益的俄国更会极力反对,日本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在当前局势下,日本实无吞并满洲的实力和可能。
因此若是答应的孙文,那一千万日元最终也只能是打水漂。
日本自日俄战争之后由于极高的战争成本和未能争得赔款的原因,这几年财政状况也非常恶劣,每年都要为战争时发出的大批国债和借款而负担起极为沉重的利息。
这种情况下,哪怕犬养毅和头山满等政友会中孙文的好友再有心支援中国革命,在日本的政界影响力再高,也无法让同样在财政上苦苦挣扎的日本政府就凭一个空头支票而拿出一千万来浪费。
在前面几个方法都失败后,孙文实在已到绝望的边缘,极端无奈之下只能满足了日方提出的‘联合组建中央银行’的提议,并就此提出自己的条件;十日之内拨款一千万日元。
孙文未尝不知日本人是打着控制中国金融命脉的想法,但是在弹尽粮绝之时,就算是明知是慢性毒药也只能先一饮而尽了。
然而在发了电报回应提出此建议的日本大藏省总务长官,坂谷芳郎后,还委托了好友宫崎滔天亲自回日本去游说的孙文左等右等,眼见五天都过去了,就是等不来日本人的回应。
情急的孙文在得知武昌战事又起后,恨不得每天都在电报房守着,期盼日本那边的友人能给他惊喜,‘拯救’中国革命于水火之中。
“不单是日本那边没有消息……”黄兴叹了口气,一股无力的感觉充斥全身。
“我外交部自成立后,已于6月5日、6月7日连续两次照会诸列强,要求世界各国承认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唯一政府,然而列强公使至今却均无一字答复……”
孙文此刻脸色阴沉地仿佛能够挤出水来,忽然用尽力气狠狠砸在桌面上,怒吼道:“为何连列强也要支持他袁世凯!!?共和有错吗!?民主有错吗!?革命有错吗!!!!?”
无比不甘的怒吼响彻广州的临时总统府!
………………………………
第341章 三千年帝制之终结
第三百四十三章三千年帝制之终结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三天后,日本方面传来的答复,最终还是撤回了组建中央银行的提案。
而这也意味着孙文最后试图从外界获得资金的努力失败。
局势已朝着对民党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袁世凯就比孙文如何轻松;实际上袁世凯也面临着与孙文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没钱了。
若军费充足,他的北洋军早就乘势拿下武昌了。但是袁世凯实在是没钱,与四国财团就借款的谈判也是怎么也最终谈不拢;对方的要求实在太过、实在太不利于中国了。
实质上两方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只不过相比就要断饷断粮的孙文,袁世凯凭借老底子还能再撑一会儿。更何况比起近乎四分五裂的同盟会,老袁还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大致上控制住麾下的北洋军。
而就是这两点上面的差距,决定了两方在谈判桌上的优劣地位。
6月15日,再也支撑不下去的孙文终于向北方提议停火,重启南北和谈,并且正式承诺只要袁世凯令清廷退位,他孙文就愿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与袁世凯。
此举正合袁世凯之意,在两方战斗的心思都不强烈的情况下,占据了三分之一武昌的北洋军便再次与当面的北洋军订立了停火协议。上海的南北和谈再次重启,南方代表还是伍廷芳,只是北方代表已不再是唐绍仪。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行为无疑也给袁世凯一个清楚的信号,那就是革命党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在政体上做妥协;自己要想和平顺利解决南北纠纷、想要能真正收拾残局,还真的只有逼迫清廷退位这一条路子了。
而在上海重新启动的南北和谈上,孙文作为广州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也正式表明了立场;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己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
到了这个时候,延存三百年的大清国的存亡,对袁世凯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他在仔细衡量了利益得失后,与一干心腹仔细协商,开始加速布局。
6月19日,就在停战协议再次签订的第三天,京城内以段祺瑞和冯国璋为首的共四十三名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名通电,希望清帝能够退位、改行共和政体,以安天下苍生。紧接着,以外交部部长陆徵祥为首,实际上却是袁世凯谋士梁士诒主稿,清朝全体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