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2-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两方参谋尽量控制,但这次碰撞的人实在太多,管不过来的地方情况就有些失控……

    两军士兵面对面射击着,也不知道是哪方哪个士兵先一步冲了上去,下一刻双方便有各自数十人加入进来,竟然开始了白刃战!

    两天的对抗性演练,又是数不清的劳作让两方士兵都积累了不少火气,此刻一群人打起来,这种肃杀的气氛就瞬间传播出去,千人部队顿时就有点失控,甚至连几个军官都蠢蠢欲动!

    这种情况下,由郭明书带队的参谋应急反应还是不错,先是让各队军官稳住自己的部队,然后亲自率领卫队策马冲向冲突发生地点,不断鸣枪并用马队冲散人群,总算是控制住了情况。

    参加斗殴的四十多名士兵被卫队带走,全部临时判定‘丧失战斗力’,一个两个都鼻青脸肿。不过好在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在开拔演练之前两军都收缴了刺刀和匕首,因此没有出人命。

    出了这场小插曲,演习场地一时就停了下来,最后判定进攻方没能完成包抄行动与守方打成了平手……

    不过虽然第三十四标没能完成进攻任务,但是最后计算出来的损失比例却很有利:第三十四标共有三百六十八人丧失战斗力,而第三十三标则损失了六百多人。相比昨天第三十三标被迫撤退而且损失惨重,很明显第三十四标的战果要好上许多。

    至此,经过三天后,第十七协内的第三十三标和第三十四标对抗性演练算是告一段落、各部队返回自己的营地,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阅兵式了。

    ###################################

    “文鹿,不错啊……”

    刘继业从一堆军用地图中抬起脑袋,就看到自己的上司徐绍桢走进帐篷,一边笑着挥手。

    “敬礼!”帐篷内的参谋们随刘继业敬礼,徐绍桢也回了个礼。

    除去军帽,徐绍桢摸着头发来到刘继业面前,笑道:“我可是开了眼界,没想到一个操练还能玩出如此多的新花样、看来你去彰德观操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啊!”

    “大人谬赞了。”

    徐绍桢是今天上午乘火车到的句容,抵达第十七协部准备参加阅兵式。

    在抵达后,徐绍桢先是简单看了看负责配同的第十七协正参谋官沈同午送上的演练简报,对攻防战的进行、夜袭考核大加赞赏!作为思想比较进步的官员,徐绍桢对这些新的手法很有兴趣,来了兴致后专门骑马去了第二天攻防战的地点观察,对第三十四标挖的锯齿型战壕非常感兴趣,当场便称这种战壕应该推广全镇。

    此刻回到军营内,对能够又有新想法的手下,徐绍桢心中的一点点不快已被赞赏所取代。徐绍桢在思想进步之余,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旧式文人,还保留了不少旧时代士大夫的观念,在人品上还是很不错的,也能有容人之量。

    两人之前的一点小隔阂似乎就此而烟消云散。

    对于这次演练,刘继业个人也是很满意,既满意于第三十四标出色的表现,也满意于参谋们用心设计和执行最终使对抗性演练达到了设想的目的。通过简报,刘继业也大致知道两军在各有优秀表现之余,也露出了许多弱点和缺陷。

    就算是表现最好的第三十四标,在一开始夜袭考核的时候,各队队官就没有事先在扎营时制定好突发情况下合适的方案,造成一开始枪响时出现小规模的混乱。

    在防守的时候,第三十四标算是表现很不错,但是轮到进攻时,还是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进攻的波次不够流利。在包抄时动作也很缓慢,也没有有效地迷惑守方使得第三十三标准确地判断出了主攻的方向并派兵拦截。

    当然,第三十三标的问题更多,这一点从最后两队的战果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刘继业从来都觉得有问题是好事,凡事总会出现各色差错;越早的发现问题就能尽早修整,让部队通过不断吸取教训中而进步。

    “可惜太湖秋操的事项都是京师陆军部定下来的,不是我们能够修改……而且陆军部尚书荫昌大人是阅兵大臣,不然的话我一定会让文鹿你把新式的操练方法用到秋操上面。”

    徐绍桢对此不无可惜之意。

    就在两个星期前,新任的摄政王做出了一件重大的人事调整。

    并非是众人猜想的袁世凯,反而是倒袁先锋,陆军部尚书铁良出任江宁将军!

    空出来的陆军部首长职务则由摄政王当初出使德国的旧交,满洲正白旗,陆军部右侍郎荫昌担任。自然的,原本前来太湖秋操担任阅兵大臣的人也从铁良换成了新任的荫昌。

    才担任摄政王没有多久,载沣便已经在高层的权力斗争中干掉了第一个威胁,起码在明面上将重要的军权掌握在自己的心腹手中,下一步、恐怕就是被其视作心腹大患的袁世凯了。

    刘继业知道这段时间端方必然压力很大,尤其是其政治盟友袁世凯处于朝夕不报的情况……不过这些事情自然不会与徐绍桢说。

    而且相比近在眉睫的光复会大起义,袁世凯的倒台和清廷政治上的地震反而不算最关切的事情了。

    时间差不多到了,刘继业看了看怀表,时钟指向十二点二十。

    阅兵式定在一点整。

    从第十七协临时司令部的帐篷里出来,刘继业、徐绍桢以及一群参谋们翻身上马,朝不远处阅兵式的场地策马而去。

    一块平整的草地上,三千八百名参加演练的官兵密密麻麻地站成六个阵列,每个以营为单位的大方阵内又有分成队的小方阵,每个方阵的左侧都站着队官、队副,以及管带、帮带。

    整整齐齐,如同用量尺事先量好了一般。

    第三十三标和第三十四标打散了编制,以队为基本阵列单位混合站位,像李虎子所在的第四队左侧是第三十三标第一营的第二队、右侧则是第三十四标的第三营第八队。

    只是相比其他部队阅兵时都穿上最整齐最漂亮的军装,今天的第三十三标和第三十四标的官兵们却灰头灰脸的,身上的军服不是破破烂烂就是满是脏污。

    区别却在于,经过了三天的高强度演练,官兵们的气势并没有被身体上的疲劳所打垮,反而人人的脊椎都是笔直的、挺胸收腹,愈发地有股强军的范儿。

    徐绍桢站在队列正前方的一个小土坡上,身后站着刘继业等一干第十七协军官,拿着铁皮桶向眼前的第十七协官兵大声说话。

    “……今次一见,诸君皆为我东南之雄师、国家之栋梁也!须知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如今朝廷出利借国债,不惜重饷编练诸君,诸君亦务必牢记国家之厚恩大德!望诸君能继续今次演练之精神,努力训练,报效国家,不负诸君身上之军装!”

    徐绍桢说话带有福建口音,对于大部分江苏人而言有些难懂。不过好在他说话简短,没有长篇大论,讲了十多分钟后便结束了。

    一阵鼓掌后,徐绍桢又召见了第三十三标和第三十四标的几个最高长官,与王光照和敖正邦他们好生夸奖了几句。其次,各营的长官和副职也都上前接受徐绍桢的夸奖,再返回阵列。

    待将所有的队官们也都夸奖一边后,徐绍桢便下了土坡来到阵列前,骑上洋马,在刘继业、沈同午、张孝准三人的陪同下完成了阅兵式。

    至此,第十七协办的对抗性演练算是落幕了,接下来就是从句容徒步返回江宁。

    。。。
………………………………

第217章 清烟(上)

    第二百十七章清烟(上)

    从句容回到江宁的路上又出了些小意外。

    为了考验军队的夜行军能力,第三十三标和第三十四标的出发时间定在了下午三点,阅兵式结束之后。

    本来经过三天多的高强度训练,大部分官兵都已经疲惫之至;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嚼着干粮喝稀饭,又不停地搬营、防守、进攻,还有挖战壕。此刻再背着负重走夜路,崴脚的事件时有发生。

    最终,疲惫不堪的第三十四标用了比来时慢了两个多小时的速度才在夜里一点钟进了江宁城的军营内,而早出发半个小时的第三十三标则直到三点才抵达。

    1908年9月8日。

    同样在野外幸苦了五天,住在第十七协司令部内的沈同午第二天一大早便爬了起来,精神抖擞地拉着张孝准在协内参谋的辅佐下开始整理演练报告。

    海量的文件,按类区分,还需要多方进行验证、最终在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