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悦抚着胸口,这小心肝吓的,噗通噗通的。也不说话,就那么直愣愣的瞅着苏默,眼神哀怨的哟。
苏默感觉后脊梁上汗毛都竖立起来了,使劲把他的脑袋掰过一边,怒道:“我说你这是什么眼神?警告你啊,别乱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哥我只喜欢女人,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不感兴趣。”
快停!张悦脸儿都绿了。我你大爷的,你啥意思啊。老子也是直的好吧,老子也只对女人感兴趣。你丫要不要这么恶心?
“我滴个哥欸,不,您是爷!是祖宗!我说祖宗欸,咱能靠点谱吗?你该不是真想那么干吧?要那样的话,你还不如直接给兄弟一刀,好过熬着遭罪。”张悦快哭了。
苏默诧异道:“我说,不就是开个会馆吗,至于的吗,还要死要活的。”
张悦气急败坏的道:“你你还来真的啊?不行!这事儿说破大天去也不行!我说哥哥,你怎么想的啊?咱现在已经是处在风口浪尖上了,你这还要再开个会馆,那岂不是给人竖起个靶子,凑上去找死吗?”
苏默是真的诧异了,“不是,我说,开会馆究竟咋就不行了?我刚才可看见了,这一路过来,少说有两家了吧?不是哥跟你吹,别的咱不敢说,要说这经营会馆,哥妥妥的甩他们八条街去,绝对稳赚不赔!”
张悦捂着胸口,快要晕过去了。*道:“别别说了成不?甩八条街,我怕到时候咱们要被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了。哥啊,你到底知不知道会馆是咋回事啊?”
苏默这下子有些朦胧的悟了,难道说这会馆还有别的说头?当下赶紧夹了尾巴,虚心的求教起来。
张悦叹口气,耐心的给他讲解起来。原来,会馆这一说,在大明也算是个较为新鲜的事物。
所谓会馆,大多是同一个都市中,同乡或者同业者们组成的团体。历史上,会馆也确实是起源自明朝,至辫子朝时发展到了顶峰。
第一家会馆始建于大明永乐年间,称为“北京芜湖会馆”。乃是来自芜湖地区的同乡们组成的。而这所会馆的组建,其表面上虽然是宣扬为了同乡间的互帮互助,然则实际上,却是当时一些对朱棣靖难不满的士人们聚会的场所。
明成祖朱棣以叔代侄,奉天靖难,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最后一役中,建文帝在宫中放起一把大火烧毁了一切,甚至连他自己的尸骨都烧的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这也造成了一桩千古迷案,那便是有名的建文生死之谜。
而在这期间,当时很是有一批誓死追随建文帝的大臣士子,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诛十族的名士方孝孺。
方孝孺一案,当时着实震慑住了那些追随建文的人。朱棣的杀伐狠戾,让他们终于认知到双方的差距。硬抗显然是不行的,唯有别出机杼,由明转暗才可保存身家,另谋他图。
由是,芜湖会馆应运而生。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会馆既然打着同乡的名号,自然就不会单单只接受士子。一些个不明所以的吃瓜众,在知道了京中有这么个组织后,纷纷请求加入。毕竟,以古时的交通、通讯状况,一个异乡人能在异乡找到同乡的组织,那绝对是最妥当的依靠。
就这么的,人越聚越多,到了最后,整个芜湖会馆完全变了味儿。从一个原本暗中抗拒朱棣的反抗组织,渐渐的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同乡会了。
当然,这其中,明成祖手中的锦衣卫功莫大焉。其中的隐秘,就不在这儿多做赘言了。
芜湖会馆最后虽然变了味儿,但是其最初秉承宗旨,最终还是被皇家侦知了。
要知道,那会儿毕竟建文的生死成迷,民间各种版本的说法不一而终。朱棣最终也不敢太过酷戾,只能暗中使人留意。
之后,随着帝王的更迭,成祖一系已经稳稳的把持了皇位,不可动摇。所以,对会馆的谋逆可能,渐渐的便也骤降到最低点。
然而时移事易,会馆的发展并未止步,反而逐渐丰富起来。从初时的同乡相助,发展到后来的同业聚集。后来,甚至有些文人们也开始聚集,组成某些团体,亦称为“会馆”。而这种会馆,便是党派的雏形。
这其中,又多以清流为众。那么何为清流?听上去似乎很高大上的样子,实则多是些不得志的文人罢了。正因为他们的不得志,所以才有了不甘的发泄,品评时政,弹劾政事,一时间风头无俩。
可凡事都是对立的。他们爽快了,被针对的就必然不爽。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皇家。再其次,则是既得利益者了。
皇家不必说,左右不过就是那些个破事儿。而既得利益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随着历届科举,渐渐的沉淀下许多人也进入其中,从而使得这些原本单纯对立面的人,成为了两下利益的代言人。
于是乎,会馆终于发展成一个谁都无法驾驭的怪兽。文人士大夫们,对其是又喜又恨,偏却不敢得罪。因为此时的会馆,已经具备了舆论引导的实力,再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撼动的了。
但是正因为这种局面,也使得权贵阶层对会馆的出现极为慎重。轻易不会放任类似组织的出现。谁也不知道,忽然冒出的新会馆,其政治诉求是哪一方的代表,又终将让哪一方得利。
所以,只要是出现这种苗头,权贵们第一时间便是全力打压。能灭则灭,绝不留情。甚至原本无怨无仇,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会忽然某一刻跳出来踹上一脚,这都不算奇怪。
这种局面下,苏默冷不丁喊着自己要开个会馆,你说如何不让张悦要昏过去?作死都不是这么个作法的!
这一通的解释,只把苏默听的是目瞪口呆,半响无语。
………………………………
第677章:会馆和会所
苏默是真的听傻了眼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只是一个会馆而已,背后竟能和藩王造反扯上关系。
而他之所以考虑要搞个会馆,根本原因也是为了当日在蒙古王庭时的那个承诺:羊吃人。
可要是想达到羊吃人的程度,就必须是羊毛纺织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实现。否则若只靠着十几二十个的小团体,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再往大了点说,苏默想要推动的其实就是工业化的进程。唯有达到后来民国时期那种规模的工业化,才是实现他所谓羊吃人的基础。
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羊毛形成一条利益链条,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的工序,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并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
而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就是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利益索求者参与进来。然后还有要配套的生产环境,这个环境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市场氛围,有一个会馆显然会对这种氛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其二,就是生产必备的工具了。也就是羊毛纺织机。羊毛纺织机和普通的织布机并不是一回事儿,在很多细节上都有着天差地别。
苏默后世时只是个教美术的老师,并不是什么物理化学的理科生,他又哪里懂得那些?只是通过网络才知道了些相关的大体知识罢了,真要想具象出来,却必须要通过更多的匠人不断的试验,才可能做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苏默唯一能做的就是提点。给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和原理,苏默相信,以古人们的智慧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能聚集起足够的匠人,还必须是有点水平的那种。
可是他一个白身,招揽几个这样那样的匠人当然没事,可要是大批量的招募匠人,先不说能不能招到,单就这动静怕就要引人注目了。一旦被人盯上,他还要不要干别的了?
显然,如果能开办一个工业会馆,以上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而且,除了上述这两个难题之外,他想弄这么一个会馆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那就是聚势!
来到大明这么长的时间了,又经历了几番为难,苏默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根基的浅薄。无论是他想做个悠闲的富家翁,还是掌控一隅自保也罢,都需要有丰厚的人脉才可。
否则就凭他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即便是能聚拢起财富也守不住。身周环伺的那些贪婪的目光,绝对会将他撕成碎片,连片骨头渣都不带剩下的。
可眼下,张悦这么一番话之后,他知道,这个谋划算是胎死腹中了。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那现在存在的这些会馆又是怎么回事?既然如此艰难,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