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医-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祖高皇帝当初为了削弱臣权,废除了宰相,却万万没想到自己雄才伟略的儿子,把内阁放到了更高于宰相的位置上。

    陈循陈阁老的地位如此之高,是徐小乐想见就能见的么?

    徐小乐虽然成功地见到了一位翰林院的侍讲,但是要见大明朝廷顶尖的人物,真是没有信心。于是他决定去一趟诏狱,先把刘茂典的消息告诉伯父,然后再讨教该如何见到一位阁老。

    因为之前给诏狱狱卒和他们的家属看病,徐小乐现在再进去探监,简直如入无人之地。就连门钱都省了,谁都知道这少年御医治病手段高超,而且很会用药非但药效好,更难得的是廉价。

    相比那些老御医动辄就是人参之类的昂贵药方,徐小乐的药方实在太亲民了。这也是徐小乐在慧民药局大使任上锻炼出来的,在配伍上悉心斟酌,保证药效,同时还摒弃了各种名贵药材,否则就算开出来病家也吃不起。

    徐珵见了徐小乐,原本放光的双眼突然就黯淡下去,愁道:“没成啊。”

    徐小乐十分意外:“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怎么知道的?”

    徐珵有气无力道:“你都写在脸上了。”

    徐小乐下意识地抹了一把脸。

    未完待续。
………………………………

353、读书

    徐珵的建议很简单。既然第一条路走不通,那么就走第二条路,去见陈循。至于求见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直接在名帖上写清楚是徐珵的侄子就行。他生怕徐小乐不懂官场人情世故,闹出误会,特意交代:若是陈相不见他,就说明事情成了。

    徐小乐对此大为不解,但是看徐珵一脸优越感,心中发堵,话到嘴边就咽了回去,打死也不肯问清楚。

    徐珵目送徐小乐离开,并不打算把一切都告知这个心性纯良的族侄。他觉得那就跟把饭嚼烂了喂孩子一样,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咀嚼回味。

    而且徐珵现在还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没有拿到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他左思右想,终于想明白了:一定是于谦在嫉恨他!

    一念及此,新仇旧恨就涌上了心头。

    徐珵怎么都忘不了,当日于谦是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他的鼻子说“该斩”!那唾沫星子喷在脸上的羞辱,以及双目中如有实质的杀气,令徐珵蜷伏在地,瑟瑟发抖。

    徐珵回想起当日的情形,更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尊严扫地,忍不住就将满腔羞愤转化为仇恨。

    ——于谦,迟早有一天我要雪此羞辱!

    徐珵心中暗道,扯断了手中的稻草。

    诚如大家公认的那样,徐珵算是个天才。这可不是十里八乡的评价,而是整个帝国万万人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对他的评价。

    这些精英在各自的家乡也是一方神童、天才,甚至传奇,然而扎堆之后,却还是不得不承认徐珵比他们更天才。

    这样的天才往往会伴生骄傲和固执。对他们来说,世上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认定的真相。

    ……

    在徐珵酝酿对于谦的仇恨时,徐小乐已经带着赌气的情绪将名帖投入了陈循府上。他投了名帖就走,因为照徐珵说的,如果陈循肯帮忙,那么就不会见他;若是陈循不肯帮忙,见了面又如何,还不是浪费时间?

    徐小乐投完了名帖,再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皮皮在院子里上跳下窜,玩得不亦乐乎。高若楠刚刚打扫了房间了院子,锅里蒸了饭,额头上布满了一层细汗。这位知府千金身上看不出丝毫骄纵和娇气,这些日子以来的变化就跟脱胎换骨一样。

    徐小乐没见到罗云,就道:“小云呢?”

    高若楠道:“你刚出去他就被穆大叔派来的人叫去了。”

    徐小乐一拍额头:“是了,穆大叔找了人比试相扑,他和老冯都要下场,前两天还叫了我。”

    高若楠就道:“那你去看么?”

    徐小乐摇头道:“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的,看着就腻。我还是在家里读书吧。”

    在对相扑这个游戏的观感上,高若楠跟徐小乐十分一致。想来在大明,他们这种看法才是主流,所以宋朝时候流行各地相扑,如今已经成了十分小众的娱乐。

    她又听小乐说要在家看书,心中暗道:初识小乐,只觉得他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但是相识久了,还是能看出他不凡的地方。

    徐小乐在京师这些天,银钱没赚多少,许多想去开眼界的地方就去不成了,只能回家读书。现在他读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把书印在脑子里,也学会了字字句句去抠古人的微言大义,从章句中寻找前人在写书时的情绪起伏。

    如此才真心觉得读书就是在跟古人聊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徐小乐是一大早去的诏狱,然后去陈循府上送名帖,一直在书房里坐下,方才觉得整个人放松下来。他随手取了一本书,似乎读了没多久,高若楠就叫他吃午饭了。

    徐小乐专心读书,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对高若楠的招呼不闻不问。

    高若楠颇有些沮丧,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饭菜,非但没人出来夸赞两句,还要看着它冷掉?可惜自幼家教严格,饭菜决不能端进书房,还是得叫徐小乐出来吃才行。

    她走到书房门口,咬唇暗道:他又不是我爹,又不是我夫君,我干嘛小心翼翼伺候他?

    一念及此,高若楠索性大大方方推开门进去,正想高声叫徐小乐去吃饭,却见徐小乐读书读得津津有味,心中一软:读书乃是天下最上品的事了,我还是给他在锅里热着吧。

    于是高若楠气势一泻,又悄悄退了出去。

    徐小乐又看了两三章,方才放下书,长吁一口气,起身揉了揉肚子,道:“若楠妹妹,是不是该吃饭啦。”

    高若楠这才进来,没好气道:“我都叫你好几回啦。见你认真读书,只好等着,等得我胃都痛了。”

    徐小乐哈哈笑道:“我就是这样,一读起来就忘了时辰,以后你先吃,不用等我。”

    高若楠却不觉得是缺点,还很为徐小乐高兴呢。她就走上前笑道:“我在家里也是读过书的,不过总觉得有些枯燥。其实我还是很钦羡你这样一读就能读进去的人。你读的什么书?”

    徐小乐连忙就探手遮掩封皮上的书名。他身手虽快,却快不过高若楠的视线。

    高若楠皱眉道:“《浪史奇观》?这是什么书?讲什么的?”

    徐小乐将书放入书龛,道:“是讲钱塘江大潮的冷门书。若算起来,该是讲水利的吧。不过却也不是工书,又有些像《永州八记》那样的游记。你读过《永州八记》吧?”

    高若楠浑然没有想到徐小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轻易就被他带偏了思路,道:“家父就极爱柳河东之文,《永州八记》更是时常拿出来诵读,说是能够下饭。我至今都还能背《小石潭记》呢。”

    徐小乐笑道:“你真厉害,还是个才女,背来听听。”

    高若楠和徐小乐边往外走边得意背诵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徐小乐脸上带笑,心中却已经狂笑不止:《浪史奇观》是讲钱塘大潮的书,哈哈哈,我真是太有才了!

    高若楠背着背着,就回忆起当年自己梳着两条小辫子,坐在父亲腿上,父亲读一句,她就奶声奶气地跟着背一句。虽然一个字都不认识,竟也将这篇小短文背得一字不差,叫父亲大大遗憾了一番:若是男儿,必将蟾宫折桂,家里再出一个进士。

    泪珠就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

    *

    《浪史奇观》真的是讲钱塘江大潮的书,不信你们去问度娘~

    *(未完待续。)
………………………………

354、聚餐

    无论朝堂上如何争斗,被软禁南宫的太上皇如何哀怨,诏狱里的徐珵和高志远如何度日如年……无关的人日子还是过得十分开心。

    穆青友拉了几个爱看相扑的同好,组织了一场大赛,决出三甲。罗云占了榜首,冯克难第二,两人拿了彩头之后立刻就富裕起来了,在京师名店请徐小乐一起吃饭。

    徐小乐对相扑没有兴趣,但是对吃饭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吃多了高若楠做的饭菜,十分需要换换口味,洗刷一下味觉。

    因为是圆席,众人也没有分位次,只是穆青友年纪大些就坐了主座。徐小乐只认识穆青友、罗云和冯克难,其他人一概不认识,大约都是锦衣卫。不过他不认识这些人,这些人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