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已至此,唯有一法!大宋的野战部队!傅潜在哪里?他的8万余野战部队在哪儿?

    可别说杨延昭,就连宋真宗都不知道答案!傅潜凭空消失了,河北路的战况急剧恶化。且此时天气己滴水成冰,杨延昭能冰封遂城,辽军就不能冰冻黄河吗?一旦黄河天险被突破。大宋的国都开封城就会直接暴露在异族刀枪之下!

    万分危急,枢密院管事王继英找到了皇帝,提出了挽救帝国安危的最后一招――陛下,没别的办法了,请您御驾亲征!

    紧跟着一叫柳开的官员也同样上书建议新皇帝效仿他3位前辈柴荣、赵匡胤、赵光义,他们每一个人都曾亲临前线,抗击敌国入侵!

    或许这就是宋初皇帝们的命运吧…赵恒别无选择,11月16日,他下旨次月亲征前线!

    30日。命宰相李沆为东京留守。12月2日,任命资格最老的前朝宿将张永德负责京师的安全。5日,皇帝率20万禁军从京城出发,第一次御驾亲征!

    15日。大军来到大名府。这时终于有了傅潜消息了,把赵恒气得脸色铁青,全军将士一片哗然。没法相信,赵光义时代第一次北伐的先锋官。与契丹人野战获胜的名将居然变得这样懦弱无耻!

    他率8万精锐大军,一直安安稳稳驻扎在定州城里,没一丝一毫损失。眼睁睁看着城外自己的同胞被契丹人肆意杀戮。可无论谁来请战,都劈头一顿大骂,骂完了直接赶走。就像他身为军人,出战是件多么可耻丢脸的事情一样!

    现在监军秦翰、定州主将范廷召来了。可没用,傅潜还是打死不出战。气得范廷召在帅帐里破口大骂“傅潜你胆小的简直就是个娘们”可傅潜依旧表示:我什么都没听见,大家散了吧…范廷召和秦翰无话可说,只能抬腿走路。终于副帅张昭允也坐不住了。他是副帅,这事搞到最后不是傅潜一个人顶着就算了的,他也要有责任的(后来果然),于是他来问傅潜这到底是为什么。傅潜这才笑着道“敌人太猖狂了。这时出去较量,我们锐气会被挫伤的…”晕倒!如这支宋军还有锐气的话,也早就被他自己给挫伤了吧?

    最终,傅潜在全军将士的请战声中让步了。他允许范廷召带着8千骑兵、2千步兵出战,且许诺随后接应。就这样,宋军终于开始了反击…

    咸平3年(1000)1月4日,范廷召率军来到辽军盘踞的中心――瀛州城西南的裴村。但他深知自己这1万人根本没法与辽军决战。为此,他向高阳关守将康保裔求援,2人约定次日清晨合兵,一齐向辽军挑战…

    历史记载在这里出现了分歧。一种说法:4日深夜,范廷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突然静悄悄撤走了(康保裔列传)。另一种说法:4日晚,范廷召部被辽军紧紧缠住,所以没能在第二天约定时间出现(实录)。但最终结果都是5日清晨,康保裔和他实力不全的军队突然发现孤立无援,陷入辽军重重包围…

    生死一线,部下们劝康保裔换装逃生。康厉声回答“临难毋苟免,此我效死之日”往来冲杀数十回合,最后宋军箭都射尽了,康保裔和他部下全都淹没在辽军丛中…没人支援他们。

    这一切让驻跸大名府的皇帝万分愤怒。他命高琼代替傅潜为前线总指挥,令傅潜立即到御营朝见。早在去年12月27日,许多官员都上疏言傅潜当斩!但7日,判决结果却出乎大家意料:主帅傅潜、副帅张昭允被赦免死罪,削去官职,抄家流放,一个流放房州,一个流放通州。

    宋军重新集结,准备发动总攻。却发现敌人己不见了。辽军突然撤退。带着抢来的大批物资走在返回幽州的路上…

    没时间去推敲辽军撤军的原因,赵恒派王荣率5千精锐骑兵火速追击。但王荣和傅潜一样的畏怯,只是尾随在渡河的辽军之后,不敢追击…但别忘了,还有范廷召!

    范廷召突然启动,率部杀向了十几倍于已的敌军。终于在莫州追上了辽兵。此时范廷召所部满打满算不过万人,但他的战绩居然是阵斩辽军万余,夺回被掳掠的百姓和鞍马兵器不计其数…

    12日,范廷召遣使报捷。赵恒御作《喜捷诗》并赏赐有功将士。但康保裔副将李重贵叹道“大将陷殁而吾辈计功,何面目也”

    辽军撤军原因成了一谜团。答案要在4年多后才会揭晓,但这一次的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16日,赵恒从大名府起驾回朝,当日到达德清军,皇帝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自己御驾亲征之时,蜀川再一次叛乱了。且这次危险系数骤然长级,因不再是王小波、李顺等的饥民暴动了,而是驻成都的大宋正规军突然兵变。

    别提张咏,这位最有能力的地方官己调任杭州了。这时的益州知州叫牛冕。用张咏临行时一句话来说明这个人“冕非抚众才”相比之下,这时的军队主管是位**。大名鼎鼎的符彦卿的儿子符昭寿。

    成都锦官城,成了符大公子展示独特美感的大型t台。他迷上了蜀锦…一个将军,居然什么军务都不管。一天到晚寻访手艺高超的织锦工人,把他们集中起来,给他变着花样的纺织。至于原材料,他发扬了宋朝军人在成都的光荣传统。从不掏钱…

    符公子手下有2位都虞候:董福、王均分掌军队。董福带兵非常严谨,至少表面上,他的兵纪律严明。行为规范。而王均不同,他属于没官架子,和部下打成一片的类型,于是难免的让人觉得军纪涣散…

    注重美感的符公子决定给他们分出层次。给董福兵团加福利,尤其是盔甲穿戴,更加漂亮神气起来。至于王均那些痞子兵…

    在赵恒亲征大军到达大名府的同一天,999年12月15日,成都城也举行了次军演。老百姓人山人海的看热闹。2个兵团一个神气活现,一个灰头土脸…不怕大家穷,就怕贫富大…当天的军演在王均部下们的一片怒骂声中结束。可符昭寿、牛冕等却一点都没在意,他们在盘算着怎么过1000年的新春佳节…

    就在千年新春的这一天,王均部下一叫赵延顺的小兵聚伙造反,突然杀了符昭寿,然后冲进兵器库里全副武装,杀向此时正在衙门里扎堆喝酒的各位高官…牛冕、张适,瞬间就逃没影了…只有一叫刘绍荣的在组织镇压。叛乱小兵以赵延顺为首,要推举刘做他们的首领,被刘严词拒绝…这时在场的还有监军王铎。历史证明此人才是让这次兵变成形的最关键人物。他冲着王均大吼一声“你的兵造反了!由你去摆平”

    王均没办法,只好去收拾烂摊子。结果双方一接触,赵延顺马上提议由王将军来做我们带头人,我们拥护您!王均兵变就这样发生了…

    3日,汉州失陷,牛冕等逃往东川…接下来王均攻打绵州不克,就亲自带人杀向了蜀川的咽喉要害剑门关…

    以上就是赵恒在回朝途中,在德清军得到的消息。火速任命雷有终为平乱主帅,李惠、石普、李守伦为部将,率8千禁军入蜀平乱。又派上官正、李继昌、高继勋、王阮随后跟进配合。

    用心良苦。首先雷有终是文官。让文官领兵作主帅,这是宋史上第一次。这创意一举两得,先是避免进了蜀川就可能关上大门当皇帝的危机。二来还能借国内平叛机会看看文官打仗的成绩…

    而王均此时正与剑门关守将李士衡在对峙。18日,大宋援军还未到达,蜀州知州杨怀忠想趁王均不在,先立头功。他准备偷袭成都,把叛军老巢端掉。但他大概忘了成都驻军才是蜀中最精锐的,居然还敢上门打架?王均部下们直接列队出城,在城外的江渎庙,双方结结实实打了一整天。胜负分晓,杨大人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

    22日,赵恒返回开封。27日,王均回到成都。

    2月,张思钧收复汉州,并与雷有终合兵,正式开始了平叛。

    15日,枢密使王显因包庇傅潜被罢。由周莹、王继英2人接任。

    19日,成都城四门大开,里面全是百姓。李继昌说这城进不得,明显就是个空城计。可雷有终、上官正、石普等人却不屑一顾。于是大军进城,进城后老毛病发作。军队一哄而散,四面出击,目标是成都每一家豪华店铺外加美丽的川妹子…突然间城门关闭,王均的叛军出现。李惠当场被杀,雷有终等都是从城头上顺绳子往下遛,才勉强保住了性命,撤回到汉州。王均把从成都逃出去的老百姓抓回来,在当街就把他们的全家全族都大卸八块,为的就是把人都吓住。然后把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