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日,金使高忠建辞行,置酒垂拱殿。面受国书。用敌国礼。赵构又派客省官宣谕“皇帝起居大金皇帝:远劳人使,持送厚币。闻皇帝登宝位,不胜欣庆。续当专遣人钦持贺礼”
洪迈、张抡被任命为正副贺大金登宝位国信使。
22日,王宏受吴璘之命,收复会州。
同日,金军攻破陈州淮宁府。戴规率部巷战,夺门而出,却终究为敌所害。陈亨祖全家50馀人皆被金军杀死。
完颜亮南侵失败,宋军全线反击!除吴璘、王彦两人在陕西收复巨大失地外。淮襄诸军在中原之地共收复海、泗、唐、邓、陈、蔡、汝、许、寿、亳10州,现在6州已被金军重新占领,南宋方面在中原等于只收复了海、泗、唐、邓4州而已。
23日,金军以深知利害险扼之处的泾原部落蕃官杏果为将。围攻原州。守将段义彦遣使赴镇戎军,向秦弼求援。秦弼在自己也被围攻、无兵可遣的情况下,仍派出赵铨、荀俊等援军。
川陕宣谕使虞允文在利州东路兴元府的西县与从利州路漕司首府利州北上的总领四川财赋的王之望会面。此次虞允文出使,已与京西制置使吴拱、荆南都统制李道在襄阳会过面。之后又与四川宣抚使吴璘在河池会面,与众人商议经略中原之策。令董庠守淮东、郭振守淮西、赵撙次信阳、李道进新野、吴拱与王彦合军于商州、吴璘与姚仲大军出关辅。因长安之粮以取河南,因河南之粮而会诸军以取开封。则兵力全而饷道便。两河之地可传檄而定…
27日,西夏二千馀骑兵至菜园川抢掠、又有二百馀骑兵在马家巉抢掠。
30日,因秦弼不断请求援兵,吴璘于是命卢仕闵将秦凤路并山外的忠义军及镇戎军四将的军马全部归于秦弼指挥。
本月,明州守臣韩仲通上奏朝廷:高丽国纲首徐德荣来到明州,说高丽王想与南宋交好、欲遣贺使。本来宋高宗已下诏给韩仲通从其请,但殿中侍御史吴芾上奏“高丽与金接壤,为其所役。绍兴16年,高丽王就曾派使者金稚圭入贡,已至明州。当时朝廷惧其为间,亟遣之回。方今宋金两国交兵,高丽之情实在可疑,恐有意外之虞。万一不至,即取笑外国”乃止之。
4月,移剌窝斡攻泰州不克,转攻上京路的济州,第一步打算是劫金军的粮草。当时完颜谋衍、完颜福寿的13000大军,以徒单志宁为左翼、纥石烈志宁为右翼,已杀到木虎崖。此时起义军中有人来向金军投降,出了一个好点子“此处离起义军80里。如我们去追,则是起义军以逸待劳。现在我们可偷袭对方辎重,等对方回兵来救。那就是我们以逸待劳了”完颜谋衍大喜,当即命令集中轻骑、扔掉辎重,连夜出发。约追了30里,便在长泺附近劫到了起义军的辎重。正在攻打济州的移剌窝斡不得已,赶紧回军来救。
2日,长泺,完颜谋衍以伏兵大败移剌窝斡。追击十馀里,斩获甚众。
5日,完颜褒剥夺完颜亮的帝号,降其为海陵郡王。
8日,吴璘命姚仲率卢仕闵、姚志等部,快速前往救援德顺军,并相机收复泾、渭等州。姚仲担心兵少,请求从兴元府、洋州调兵。吴璘答应。最终姚仲率河池、秦州共9千军队前往德顺军。馀兵留屯甘谷、摧沙、镇戎军诸地。
当时原州受围日久,金兵以大砲14门、鹅车、洞子强力攻城,矢石乱发,军民死伤甚众。势将不支。守将段彦、巩铨向镇戎知军秦弼求援“原州与镇戎脣齿相依。原州失守,镇戎必孤”吴璘得报后,命秦弼尽率所部四将前往救援。可段彦又来报告敌兵已增至7万。面对这种情况,卢仕闵觉得泾、渭等州距德顺、镇戎还远,而原州势急,请姚仲分援原州。于是姚仲命李在率治平寨所屯五百军兵前往原州救援。卢仕闵则在距原州50里的东山及渭川道三岔口榆林堡扎营,随时应援。
现在让我们跳出这几年来多国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站在大历史的天空下俯瞰,作为后来者的我们都可以确定一件事:这几年中发生的最大事情既不是去年的契丹人大起义、完颜褒自立为帝、完颜亮前线被杀;也不是一个多月后的赵构禅位为太上皇;也不是一年后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去世,由其妹耶律普速完监国;也不是八年后任得敬在西夏分国。最大事件与宋、辽、金、夏这几国都无关。而是发生在遥远的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原汉人的梦魇之地。那里遥远到只有最强悍的将军、最精锐的士卒才敢于梦想去奔袭。那里苦寒,传说只有最坚忍的狼和最凶残的人才能生存。秦、汉、隋、唐,不管中原王朝怎样进化变幻,那里都有与之相应的强悍种族出现。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及蒙古。
据学术界目前占主导的意见,最早的蒙古人源自东胡,唐朝时移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之东,形成室韦蒙兀。蒙古即蒙兀的汉文音译。
两宋之交期间,这片草原上一片混乱。今贝加尔湖以南、长城以北、阿尔泰山之东、兴安岭以西的广阔地域内。没哪个种族能统一大漠南北。不管他操蒙古语还是突厥语、不管他是游牧打猎还是采集渔猎的…
蒙古族只是其中的一支而已,长久以来活得很是艰难。这不仅是因环境的恶劣,更是由于长期以来绵延的仇恨!
最长久的一个死冤家,就是塔塔儿人!塔塔儿人在任何方面都是蒙古人的劲敌。住的不远不近。这两个种族各自居住地都挨着一条河,蒙古族是斡难河、塔塔儿族是克鲁伦河。两河都发源于肯特山麓:斡难河在北、克鲁伦河在南,几乎平行着流向东方。只是出了山区后,两条河就大不一样了。斡难河一直保持了山区河流的特点。它左岸一直是泰加森林。克鲁伦河正相反,它变成了一条草原河流,在一望无际的平坦草原上缓缓流淌。在注入阔连湖(今呼伦湖)时,河面仅宽20—40米,最深处不过2米。塔塔儿人就居住在阔连湖的河口,再向东到兴安岭的这一片广大区域内,与斡难河流域的蒙古人遥相呼应。两者离得近了,势必会互相吞且定吞并成功。离得远了,又没法交集,自然没了那些论不清楚的恩怨…
关于地理,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塔塔儿人离金国近,蒙古人离金国远。这造成了两个种族截然相反的命运…
塔塔儿人很聪明,一直很小心地讨好金国,长久以来很殷勤,相应得到了很多好处。蒙古人很直很倔,发现蒙古包里缺粮缺钱后,只会骑马举刀去抢劫,且抢劫对象只看有没有钱,从不看对方有多少人马与刀枪…那么还有比金国更理想的吗?
于是历史轮回规律出现:南方的人总被北方的抢,而这个北是相对的,堪称没有最北只有更北。相对于金国,蒙古就是更北的北!
蒙古马来去如风,抢完就跑,女真人拿他们实在没法,哪怕金国由心比天高的金兀术四太子殿下亲自带着8万精兵去讨伐,最后结果也只是与蒙古诸部议和,把西平河以北27团寨的军事堡垒所辖之地尽割与蒙古,且每年都要给蒙古送过去牛羊米豆绵绢之类的礼物…
蒙古人的战力可见一斑,而那时的蒙古还处于散沙状态,金国却已达到了顶点!
长此以往,金国把蒙古恨到了骨头里,而塔塔儿人则非常聪明地利用了一次蒙古族首领非常罕见的善意心肠,既为自己报仇,也让它的主人金国雪恨!
这里就要先说下塔塔儿与蒙古的恩怨往事。据可查史料记载。两族最初时还算友好,好到塔塔儿人能去蒙古部落出诊看病。那时蒙古部落首领是合不勒汗,病人是他的小舅子,请的医生是塔塔儿部落的巫师。很显然这是一次高档次的出诊,如成功的话,非常有助于提升两个部落的外交和友谊…可问题是合不勒汗的小舅子死了!
医者无绝对,这是常识,可病人死了家属一定愤怒也更是古往今来各地都一致的。蒙古部落对这个巫师大失所望,愤怒中集体认定是该巫师出工不出力,有意把病人治死…
合不勒汗的部下追上去。在半路上干掉了塔塔儿巫师!两个部落因此成仇,仇恨一旦成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造成毁灭一切的大雪崩,这过程在中原一般要经几代人的努力才会实现,而在漠北草原上,两代人的遭遇就足够了…
合不勒汗死后,继任的蒙古首领是其堂弟俺巴孩汗。这个蒙古人的心灵是厚道的,他知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