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樱降子惺裁从眯模渴遣皇窃苣狈铣茏诨实郏

    旁边,鼎、镬、刀、锯火花四射,提醒张太监:这些东西是很可怕的唷!

    可惜失败了,张士良仰天大哭“太皇太后不可诬,天地神祗何可欺也”宁可去死,也不承认高太皇太后有谋废宋哲宗的事!

    蔡京傻眼了,他再想表现,再想通过立功走上升官发财的光明大道,也不能真的打死张士良?这是手边唯一人证了,打死无对证,全盘计划都会落空!

    事到如今,像真的没办法了?之前哪怕是弄虚作假、屈打成招,都有个罪证。现在没人指证高太皇太后,没控告,怎么定罪呢?

    别人没办法,不等于章惇就绝望,他心里只有结果没过程。他想做,就定要去做!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历史必将用惨痛的事实来证明这一点…

    章惇把蔡卞叫来,两人私下商量了很久,写了篇文字。只能叫它是文字,因它绝对不是奏章,它的语气、用辞、命令格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最标准的宋朝官方最高指令——圣旨!

    章惇不想在这事上再犹豫了,他决心一锤定音,哪怕宋哲宗本人还要迟疑都无效!章惇已写好了给高太皇太后定罪的诏书!宋哲宗?你只要明天上朝颁布就成!

    历史转折点就此到了宋哲宗手里。拿着这份诏书,他非常明白意味着什么!如真颁布出去,破坏神宗朝政局、打压新党、开历史倒车的旧党立即会万劫不复!只要宋朝还存在一天,哪怕后面出现了纯度达到99。99%的旧党思维皇帝,都没法给旧党翻案!除非他想背上不敬祖宗、忤逆不孝的罪名!不过那样,皇帝也就当到头了!

    宋哲宗本来可以终结这一切!他郁闷的早期生活、变得死气沉沉、经脉错乱的宋朝,都会因这道圣旨而获得释放和新生,哪怕到了南宋,都不敢有反对意见!

    千载一时的机遇!21周岁多的宋哲宗在烛光前犹豫不决,突然间阻力到了…

    宋神宗的皇后、宋哲宗名义上的嫡母向太后一路哭喊,脚上连鞋子都没,从太后寝宫冲进哲宗卧室!历史记载:这女人当晚已睡下了,可突然间知道这事,立即不顾一切跑来声泪俱下的哭诉“我天天随侍在太皇太后身边,她做了什么我都知道,那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明亮,如何现在有追废她的命令”说着痛不欲生,就差立即死了!

    宋哲宗看着这“嫡母”很长时间不说话。他实在不想理会这女人!就是她,在高太皇太后指使下打压自己亲妈朱太妃,堂堂皇帝的亲生母亲,在儿子亲政后居然只是个嫔妃!这时她来哭,嘿嘿,哭死算了…以宋哲宗恩仇必报的性格,实在想趁机扔给她两个铜板,让她哭得更卖力些…

    可惜的是:在这紧要关头,一宋哲宗无法拒绝的人出面了!尘世间亿万生灵,只有这个人才能勉强他!

    宋哲宗的亲妈朱太妃闻讯也跑了过来,她也哭了“且上必行此,亦何有于我”皇上你定要这么做,是不想让我活了?

    宋哲宗一听就软了。他是个孝顺儿子,亲妈的眼泪打动了他,他没再往深里考虑,就把章惇送进来的诏书放在了烛火上面。当着两个“妈”的面烧了…后宫顿时一片欢腾、人人喜笑颜开。歌功颂德之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宋哲宗真是位难得的孝顺、理智、仁义、智慧的好官家啊!

    这一夜就这样过去。第179章惇、蔡卞按计划请求宋哲宗颁布诏书。哲宗摇头。再请求,宋哲宗突然大怒,把身边的纸本扔在地上,怒吼了声“你们是不想朕再进英宗皇帝的神庙了吧”宋英宗是高太皇太后的丈夫、宋哲宗的爷爷。理论上如真的否决高太皇太后。还真是以孙灭祖,没脸去见爷爷!

    百圣孝为先!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章惇也没法了,只好郁闷地退了下去!至此,元祐旧党基本都打压成功了,只是在废掉高太皇太后这最关键环节上出了差错,导致功亏一篑!

    正规史书一致认定:以上的事。无论同文馆之狱对旧党大臣们的调查定罪,还是后面对高太皇太后的指责,都是章惇新党的刻意诬陷!所以旧党人是无罪的、高太皇太后更是清白的、章惇等人是卑劣的!

    是!我承认:这些都是诬陷,因没一个是有足够证据的铁案!

    不过:高太皇太后是不是真像向太后所说:如正午的太阳那样光明正大?开玩笑!哲宗太年青了。他本质还是个大男孩,没深切理解到政治有多邪恶、多龌龊。因他太善良,所以没看出来破绽!

    请问:章惇秘密写成的诏书有多机密?出于章惇之手、入赵煦之眼,为什么向太后那么快就知道了?

    唯一解释:宋哲宗身边一直有内奸,几乎随时可和高太皇太后残余势力勾通联系。甚至于敢在皇帝面前耍花招!

    这是第179章惇、立赵佶为宋徽宗、而自己垂帘听政!旧党也得以重新复活!这一点不仅害得宋朝倒霉、整个汉民族集体倒霉,就连宋哲宗本人也身受其害!

    宋哲宗在临死前眼睁睁看着向太后当面弄鬼,可就是无可奈何!

    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老天爷把机会放在你手心里,你偏要放弃,那么转眼就会受到报应,被敌人所毁灭!

    这都是后话,随着追废高太皇太后事件受阻,一时间搅动天地的同文馆之狱结束了,宋朝进入短暂的安静期,这段日子很短,1年后就到头了…

    这一年是宋哲宗一生中最珍贵的快乐日子,烦恼、仇恨、憎恶等负面情绪基本没了,因外敌压服、内奸除去、新政渐复,所有他喜欢的都已达到,所有他仇视的都已去除…1年多后,他就驾崩了…

    3月16日,蔡京上奏:前日臣所辨验之物——段义所献确为一千多年来辗转相传的秦始皇传国玉玺!这是天授传国受命宝啊…

    元符元年(1098)6月1日,西夏再遣使求援于大辽,仍不果。

    10月,西夏经1年半的认真准备,发动了第179章结了30万大军,由小梁后、李乾顺亲征!粗略计算下:这种规模的战役,几年里西夏已至少发动了3次以上。就算游牧民族打仗成本小,考虑到西夏小国的底子,也快被搞崩溃了。那为什么这么不依不饶的定要打呢?

    一方面是平夏城位置实在太特殊。另一方面牵扯到西夏国内政权分配:梁氏想继续压倒嵬名氏、独霸西夏,必须要拿得出闪亮的成绩单,他们得像元祐时期那样,随时暴打宋朝,叫嚣东亚无敌才能过关。现在宋朝变硬了,怎么的也得重新压下去…为了这个,小梁后才一而再地亲自出马…只不过:这已是她此生最后一次的出征了…
………………………………

平夏前奏篇

    越过边境线后,西夏兵团没四散出击,也没确定主攻点,而是远远吊在宋朝西北各路的中间地段,像是对每一点都保持了打击性。对于这一点,宋朝枢密院很重视,给章楶下令——密切注意敌情,确保境内每一处安全!

    反观章楶,他从第180章楶从容地调拨兵力,先确定平夏城主将,再各路征兵,组成攻击阵容。注意:不是救火队,而是攻击性的伏兵!

    这时就要说下章楶的平夏城计划了,它表面上看和之前永乐城计划的确很像,可在根本点上截然不同!永乐城是建成一大举进攻西夏本土的桥头堡,为之后一系列远征计划服务。所以在初期,配备的兵力虽不少,但都集中在城里,在外围没专属性质的军事梯队。这就造成永乐城被围攻时,只能临时下令各驻地人马向永乐城驰援。这样从先天上就没法保证,因是无准备之仗。

    但平夏城计划不同,它实际上是一个坑,在双方必争之地上建城,逼着西夏人来围攻。宋军在城里设下重兵防守,外围潜伏强大的伏击兵力,等到西夏人围城久攻不下后,外围伏兵四起、城里中心开花,内外夹击,把西夏人埋在城下!

    这计划很诱人,如成功,肯定是宋夏百年战事里宋军最辉煌的战绩!可万一失败,会内外崩溃不可收拾,到时谁也没法善后!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只砍敌人不伤自己,最关键一环是要找到一能在城里死死守住、且能及时爆发的将军。这活不是谁都能干的,这既是那位将军的个人独特才能,更是主帅战术体系的标签。

    战争是门艺术,是带有创造性的作品。定要承认它的唯一性。古往今来每场重大战役都铭刻着主帅独一无二的印迹。从这角度来说,战争从来都不是由集体来完成的,都是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