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适龄女孩的名单资料上报,由她率领的以各大宰执人员组成的核审团挨个挑选!
忙了大半年,终于一位女孩杀出重围,站在了命运之巅。这位女孩真是太出se,首先长得好,花容月貌。其次她品德好,贞洁贤淑。再次她出身好,是已故军方第一人、战功卓著的枢密使狄青的孙女!这好那好,可惜高太皇太后看不上。她以一女人的直觉第一瞬间发现了问题,这女孩无论如何不能当皇后,当了肯定天下大乱!
因实在是太彪悍了,这位狄小姐居然有3个妈妈。分别是狄青长子狄谘的夫人、狄青次子狄咏的夫人、狄咏的妾…
有点乱?说白了也简单,她是庶出的,最后那位妾才是她的亲妈。这种社会地位让她出生就很郁闷,被虐待后,老爸狄咏一时心软,就把她送给大伯狄谘去抚养。
这种情节一般来说对老年妇女很有杀伤力,如女孩再长得柔弱婉约些,简直就是她们的宠腻掌中宝。可惜这对高太皇太后无效。高老太婆第一时间嗅到了危险气息——妈妈多,等于外戚多,等于对皇家权力的侵犯,后患无穷啊!作为对皇家权力正在进行时的侵犯者本人来说,这实在太让她敏感了。于是她下令:这次选的作废,重新再选!
这次她调整了选人标准,给出了明确条件——出身要低、家庭要小、人要低调。只有这样的孩子才好管理,才不会造反…
3个月后,人选出来了。完全符合她的要求,女孩姓孟,爷爷是已故的马军都虞候孟元,外公是非常罕见的被新、旧两党共同鄙视的王广渊。
王广渊没文凭,官却当得不小,原因很简单,他是高太皇太后丈夫宋英宗的贴心人,鉴于宋英宗本人完全被高太皇太后彻底贴心了,于是贴心数值被无限延伸,薪火相传,孟家女孩让高太皇太后很放心…
元祐7年5月16ri,哲宗大婚。这场婚礼简直处处透着诡异,在旧党这些号称最正宗的儒学家的主持下,简直不伦不类。
首先是规格超高,高太皇太后把整套宰执班子都派出去充当婚礼主持。首相吕大防任奉迎使、司徒韩忠彦任副使、太尉苏颂任发册使、王岩叟任副使、次相苏辙为告期使、皇叔赵宗景为副使。此外像梁焘、刘安世这些人也都集体参与,各管一摊…
规格真的很高了,可婚礼举行当天,堂堂皇帝大婚,居然没鼓乐班子!吕大防等人集体讨论,引经据典,说这一天举行大婚,就是不能有音乐闹场。至于为什么?一箱子一箱子的古书会砸过来,念整整一年的可能都有…对此高太皇太后服了,这票大臣们什么事都敢跟她叫板,实在惹不起他们。她想了想,没音乐显然是太寒酸了。怎么办呢?她想了个好办法,《长编》记载钦圣(高老太婆的尊称)说“更休与他宰执们理会,但自安排著”她在宣德门里边隐藏了一皇家乐坊小队,等迎亲的轿子进皇城了,就开始吹奏…
………………………………
孟氏皇后篇
这是什么事啊?真是明媒正娶的女孩吗?貌似在古代只有二嫁三嫁时的女人,才会偃旗息鼓地进夫家?
更奇怪的是结婚这一天。5月16ri,道教认为这一天是天地合ri,人间的夫妻要分房睡,不然会折损寿数。这样有害,为什么皇帝大婚的ri子非得选在这一天呢?
不知道?开玩笑!这是大宋朝的京城,什么人没有?会出这种错?不说别人,赵煦的亲妈朱太妃沉默了一辈子,唯独这件事不干了,她找到高太皇太后说:为孩子着想,这一天实在不合适…
她不说还好,说了高太皇太后立即扳起了脸:我堂堂大宋以儒教立国,道教的东西不见于正规典籍,不足为信,就定在这一天了…不知这句话让她叔祖宋真宗听了会作何感想?老子当年万里迢迢、满世界的拜神仙,道教里都认了十七八辈子的亲了,居然敢说不足为信?
联想到孟皇后和宋哲宗未来的婚姻状况及宋哲宗的身体状况,高太皇太后这一决定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不管怎样说,她又一次如愿以偿了。费尽心思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出这么一位称心如意的好孙媳妇,真是大功一件,必须选个ri子去太庙举行大礼,告慰祖先…
那一天盛况空前,当代文坛泰斗、不世出大文豪苏轼作卤簿使,引导圣驾出宫到太庙。行进途中万众瞩目,神圣庄严、高贵特权无比的皇帝仪仗队突然间乱了。一辆赭红伞盖犊车、一辆青盖犊车为首,十多辆车子斜刺里出现,强行插入队伍里!
谁这么大胆?新媳妇闪亮登场…
这是孟皇后一生无数传奇桥段的开端!作为两宋319年里命运最波折起伏跌宕、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再低再高,幸免于难,迁徙万里。力挽狂澜,福寿始老的女xing,她的人生真是太丰富多彩了!
用高太皇太后原话来说就是“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ri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果然不愧是‘女中尧舜’,伟大的高太皇太后简直有鬼神莫测之机,能清楚看到30多年后的帝国命运!
不过请问:你是在给亲孙子挑媳妇,明知她福薄,还挑她干什么?是玩这苦命的小女孩、还是玩你自己的亲孙子啊?不过这也符合最初海选的总目的,就是要选个小户人家的孩子。啥也不懂才好,才能随便指使、有效教育!这时新皇后开场就摆了个大乌龙,成心给皇帝拆台,高太皇太后你看着办…
高太皇太后不管,我在大半年后就要去死了!对孙子的这份婚姻,我的立场和国政一样。管它后面如何,我活着时按我喜欢的去做就好了!我死后,即使洪水滔天,与我何干?
孟皇后就是这样进入的后宫。一没根基、偶然发达的中层干部家庭出身的女孩,突然间住进天字第一号的大宅门里,光是这大前提就注定了她最初的命运——她不适应!
没人能适应,或许有人会说:在她之前。宋朝有位出身更低的女人,那人爬上了令人目眩的高度,曾统治宋朝十多年,留下了‘北宋武则天’至高无上的评价。对!刘娥能行。为什么孟氏不行?
请注意:刘娥开始也是失败的,被赵元侃(宋真宗赵恒当时还是亲王,叫赵元侃)亲王府里的nai娘暗算。告到宋太宗那里,把她赶出了王府。她在赵恒亲信的家里一住近十年,每天看书识字,重塑身心,才变身的‘北宋武则天’以刘娥之才,都得经过那样的苦难。孟氏凭什么顺利成功?没多久,她就演砸了…
最初时的生活她还适应,宋哲宗和她走得很近,赵煦有良好的教养、清秀的面貌,哪点都能让她觉得安宁妥贴。很快的,她觉得幸福来临了…
她怀孕了,给哲宗生了个小公主。这是宋哲宗第一个孩子,他很喜爱。ri子一天天过去,孟皇后觉得自己适应了,这和她之前生活没多大区别?
可惜,这是她唯一改变命运的时机,却被她错过…她不懂,夫妻间从最初的新鲜到淡漠,再到厌倦是很快的,尤其男人身份越高,这过程就会越快。她得展示魅力,才能把丈夫紧紧栓在身边…因后宫女xing无数,到处都隐藏着她的敌人!
敌人出现了,是一姓刘的婕妤,她把哲宗牢牢迷住了,以至于孟皇后1个多月都见不到丈夫一面。这让她实在太难受了,要命的是难受之余,她想不出半点办法来应对…
这就奇怪了,一个女人怎可以没法对付自己同类——另一个女人呢?何况她是皇后,拥有后宫至高无上的权力。更何况她的对手实在太没成se了,哪一点都比她差得天差地远!
1孟皇后出身中层家庭,刘婕妤出身则根本找不着,甚至有传说她是之前皇宫全城征集nai娘中的中选者;2孟皇后没高深文化,刘婕妤却大字不识;3孟皇后没大宅门女xing应有的层次深度,刘婕妤却成天嘻笑跳脱,往好里说是明艳动人,难听些就是村姑本se;4孟皇后比哲宗大3岁,刘婕妤生年官方记载在1079年,小哲宗3岁,但以此推断,1089年寻nai娘时她才11岁,根本构不成勾结皇帝的条件。如她的出身是准的,那么她比哲宗大的应不止3岁…
种种对比,怎么看刘婕妤都死定了?可要命的是孟皇后就是不知怎么出招。她没在这种程度的宅门里生活过,她的亲人也达不到这层面。别说怎样主动攻击,连被动应战都狼狈不堪…
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非常有代表xing:
1某天孟皇后率后宫嫔妃去景灵宫朝拜祭祀,礼毕后皇后就坐,各嫔妃按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