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跳出来反对,说这是没事找事、分化官员队伍!历史上有很多例子都极力避免这种事,如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两军对垒尚且这样,和平年代怎可主动窝里反?

    乍看说得有道理,可宋哲宗居然同意了张商英的要求。至于为什么,正是和平二字…

    官渡之战,曹操打赢了都丢了半条命,再在自己队伍里搞清算,纯粹是嫌命长自杀,以为他不恨叛徒吗?再恨也得先保住自己事业!哲宗时代的宋朝不一样,和平时期净化官员队伍,本身就是必要的,直到现代国家,这都是必须定期执行的政府行为,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害处呢?说句难听的话,对宋朝文官就该下狠手,100多年来的优待,让他们比刘备入川前的四川官场都放肆**,必须得用诸葛亮治蜀的严厉手段,才能让他们清醒!

    张商英工作进展很快,在文山案海里迅速找到第172章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简称关于吕惠卿同志监外执行、不得随意走动、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明…

    这篇制文是苏轼主动,甚至争着抢着去写的,为的就是在吕惠卿倒台、被贬出京城时出口恶气。只是很奇怪,吕惠卿一生得罪的人很多,基本上仇敌满天下,可和苏轼间并没发生什么不共戴天的事?而苏轼写的这篇贬制,可说是太不留情面了,准确讲,就是在骂人!且在骂吕惠卿的同时,骂了改革派里所有的人…

    全文很长,以“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开始。凶人在位?指的是谁呢?宋神宗?还是王安石?之后转到吕惠卿本人,说他“以斗筲之才,谄事宰辅,同升庙堂”行为上“乐祸而贪功,好兵而喜杀”学问上“以聚敛为仁义,以法律为诗书”罪行上“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输之政,自同商贾”“反覆教戒,恶心不悛”
………………………………

清算旧党篇

    苏轼越写越高兴,渐渐刹不住闸了,忍不住把新党集团拖出来集体受骂“苛可蟗国以害民,率皆攘臂而称首”“始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最后一句总结——“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大家看:苏轼写这些就过分了吧?吕惠卿犯错,只管说吕惠卿好了!可为什么要借机打倒一片呢?毕竟有事说事,乱骂人是要负责任的!

    苏轼不管,他当时写完这篇绝世好文后仰天长笑,大感舒畅,走出门去还喜形于色。有人问苏学士:您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苏轼把刚写好的贬制背诵一遍,之后加上了自己感叹——“三十年作刽子手,今日方剐得一个有肉汉”一个字:爽!

    爽过后是付帐,苏轼在此时被定案,他借职务之便,公报私仇,还影射神宗先帝,犯了大逆罪!证据确凿!不用像乌台诗案那样押回京城受审,11日,直接从定州免职,到英州去反醒!

    苏轼,是继蔡确之后,党派之争中第173章惇!

    4月12日,宋哲宗下令改元绍圣。绍。继承的意思。圣,圣人的意思。宋哲宗心中的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宋神宗!就从这个改元开始,绍圣绍述的大幕正式拉开!

    绍圣元年(1094)4月21日。章惇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时范纯仁被罢。章惇成为绍圣、元符年间的大宋独相…

    在宋朝目前还活着的官员中。章惇是资格最老的一辈了。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死后,除更老的文彦博外。没谁能超过他。范纯仁也好、吕大防也好,哪怕年龄相近,在职务上都是章惇的后辈。这还不算什么,一般老前辈都慈祥。对后辈们很温馨…可章惇是特例!

    章惇一生始终活在黑白世界里。他认为对的,会永远忠诚,如对王安石和新法。他认为是错的,就始终敌对到底,如对司马光和旧党。在这两者间绝不会有第173章惇的风格!

    往事例例在目,9年里旧党倚仗着高太皇太后对新党人坏事做绝。都搞出人命了!这时章惇回京,也就只有一个目标——杀人!意识到这一点,连范纯仁这样的和事佬都不敢往里掺和。章惇来了,有多远闪多远。最好和这人永不见面!他们料得很准,之后的时间里,每一点都发生了、党争继续加剧!

    章惇动身前已知道了自己的任命,回朝就是首相。这不仅是因他的才、更是因他忠。宋哲宗最认可这样的人…

    另一点,满朝大臣都和范纯仁、范祖禹他们想到了一块,为保住身家性命,这些人自掉身价,做了件宋史上极其罕见,堪称史无前例的事!

    章惇抵达京城那一天,全体朝臣都到城门外去迎接。一个个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可惜章惇无动于衷。开什么玩笑?事到如今,想立功赎罪都不可能,只凭些奴颜婢膝就想过关?

    章惇上任,新党人快速返京,当年熙丰旧人如蔡卞、曾布、周秩、翟思、上官均、林希、黄履、来之邵、郭知章、刘拯等人都回来了,他们迅速占领了御史台、知谏院等关键部门,和张商英紧密配合,做事效率空前迅猛…

    闰4月,元祐年间与蔡确、章惇、刑恕合称“四凶”的黄履被提拔为御史台老大御史中丞。

    5月9日,宋哲宗下诏:以王安石《日录》为底本,由蔡卞等人重新编写《神宗实录》

    14日,继贬谪苏轼后,又一个新的清算目标出炉——殿中侍御史郭进章追究元祐时期割让西北4寨给西夏之事!

    大快人心!当年旧党在宋朝对西夏始终处于战略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主动放弃4座边寨的行为人神共愤!无数边关将士用血肉换回的城池,只为了和新党唱反调,就无偿送还给了敌人。不说实际上的物质损失,9年间两国的士气、攻防的易位,就让宋朝苦不堪言!

    西夏人重新变得无比嚣张,小梁后敢带着10万人闯进宋朝的环庆路来杀人放火…这是奇耻大辱!章惇指示上任后第173章团、帮着高太皇太后废除新法。眼里只有太皇太后。小皇帝每天只能看见他的后背和屁股…

    很解气,更痛快的是贬苏辙时的贬辞——“辙昔以贤良方正,对策于庭,专斥上躬,固有异志…垂帘之初,老奸擅国,置在言路。使诋先朝,乃以君父之仇,无复子之义”开头几句是说苏辙出身,他在考制科时和哥哥苏轼分工明确。苏轼捧、他贬,把仁宗时代说得一钱不值,当时就犯了众怒,顶级高官都是千锤百炼的,什么手段没见过。严格来说:谄媚是可耻,而反其道以忠贞嘴脸出现,拼死邀名的人更让人鄙视!立心不正!后面几句是重点,意思是宋神宗死后,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老不死的奸贼擅自篡夺国家政权,把苏辙安排在言官位置上,让他诋毁诬蔑神宗朝!老奸擅国,这是明白无误地痛骂高太皇太后,是新党第173章团感到了危机。在封建君主时代,如不能得到当权者百分百的支持,无论什么样的能人都不可能施展才华。最近例子就是宋神宗与王安石、高太皇太后与司马光…

    现在宋哲宗犹豫了。这是危机,天大的危机!但难道章惇你敢一个人走到小皇帝面前对他说:你奶奶太混蛋了,我们联合起来做了她?

    找踹吧?但新党就是有人这么做了,还非常成功。张商英从堆积如山的文件里走出来,召集大臣去见宋哲宗。他说“愿陛下无忘元祐时。章惇无忘汝州时。安焘无忘许昌时。李清臣、曾布无忘河阳时”这句话像一团烈火烧进了加油站里,轰一声,所有人的愤怒都被点燃!

    汝州、许昌、河阳分别是章惇等人最初的贬官流放地,而元祐年间正是宋哲宗的受难日、更是他的耻辱日。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毒瘤不铲除,终有一天会再爆发!

    没什么犹豫的了!把旧党往死里整!这条最高指示出炉,新党人迅速执行了,只是在操作时稍微变了点形。他们是——连死了的也不放过!

    7月,处理决定出台,先说活的: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刘安世第173章惇为首的新党搞复辟搞清算,让宋朝在元祐更化后雪上加霜,实在太不应该了!宋史里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来证明章惇们的确是太过分了!

    事情是这样的:章惇进京前是杭州的洞霄宫提举,从江南赶赴开封时路过湖州、越州,在这2州之间,有位名士等着他——陈瓘。陈名士是位德艺双馨的人。
………………………………

新党掌权篇

    他走正统路线,考中进士,当官后却主动放弃了待遇优厚的职田,到穷困地区工作。之后更上一层楼,觉得当官本身就是污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