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贾易他做了件划时代的事。在这之前,习惯上人们总说王安石为首的是新党,司马光为首的是旧党。但这只是习惯上的,官方不认可、当事人也不认可。往前推几十年,庆历新政时也提出过结党问题,可争来争去都只是些名词解释——谁是君子,谁又是小人?就算吕陶为苏轼说话,提出了籍贯问题。也只是隐约透露了点官场潜规则——乡土社火。可没想到贾易借题发挥,突然间提出了党派划分!

    党派,是宋朝最忌讳的东西!谁沾上了边,就是自绝于人类社会。以范仲淹之贤、欧阳修之名、韩琦之威,也落得灰头土脸!所以大家有多远躲多远,哪怕吃了亏、惹了气,都拒绝再玩!

    贾易爽了。他在开封城里达到目空一切、灭佛杀神的境界,以一介言官做到这样,终于让终极**oss看不下去了,以党派为护身符,也只有皇权才能出面制裁!高太皇太后亲自下令严惩!这时宰相吕公著为贾易说了几句好话,不值得为区区一个贾易坏了优待士大夫的祖宗家法。

    于是8月2ri,贾易被从轻发落。只是贬职、赶出京城而已。但贾易被贬到怀州后依旧不依不挠,东坡先生真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惹到了这位老哥。被一封封来自怀州的弹劾公文搞得焦头烂额。反驳?贾易求之不得,下一封弹劾信的理由有了。沉默?更让人抓狂,堂堂当代文坛盟主,居然被人骂得低头不语,实在太憋屈了!时间久了,苏轼筋疲力尽。他也要求外放,到地方上躲清静。

    贾易的努力终于有了成绩,所谓的蜀党垮了。党魁离京出走。只是在成功之余,他也给自己和他的老师程颐争取到一名称——“洛党”下场比苏轼的蜀党要惨,蜀党还有苏辙在京城里,不久后升到了宰执位置,成为元祐名臣。洛党全体离京不说,还得罪了整个朝廷,直到北宋灭亡,再没翻身机会!

    杂鱼都下线了,剩下的才是jing英。这期间,王岩叟和他的同志们一直很安静。当然这只是假象,他们的属xing是与众不同的,从宋帝国诞生时起就一直牢牢占据着官场统治地位。他们被称为“朔党”朔泛指北方。具体是黄河以北。在这片广大土地上,从秦汉隋唐直到宋朝,都是士大夫阶层的老根据地。无数官僚士绅组成了无边无际的关系网,牢牢把持了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力。直到王安石变法,格局才被打破。大批南方籍官员北上,以王安石为中心,吕惠卿、章惇、曾布、蔡确、李定等为骨干,在15年期间统治了宋朝中心。老实说,这是北方士族前所未有的耻辱和危机,千多年的垄断被打破,托拉斯帝国的愤怒可想而知!

    在这一点上,就决定了他们和洛、蜀两党在本质上的区别!洛、蜀两党想的是恩怨斗气,朔党要的是重返巅峰!所以朔党是真正的实力派。其中刘安世老兄是老混蛋的得意门生、关门弟子,在司马光活着的时候就十分嚣张,人送外号“殿上虎”(介绍一下朝内的各党派:首相:元老文彦博;次相:吕公著;朔党: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洛党:程颐、朱光庭、贾易;蜀党:苏轼、苏辙、吕陶;无党派:吕大防、范纯仁、范祖禹)

    巅峰?前党魁司马光的确把新党击败了,可效果仅仅达到了削弱。他本人和王安石同年死亡,算是互相抵消。新法在民间、在官场,影响都还在,吕惠卿、蔡确、章惇、曾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要怎样才能把他们制于死地,彻底根除呢?这个命题是很难的,可绝对是必要的。王岩叟和他的同志们非常耐心的寻找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洛、蜀两党斗得水深火热时,机会终于来了…

    朝内党派纷争,边境烽烟重燃。无论是西夏人还是吐蕃人,对老混蛋的还地通好之举都不以为然。西夏小梁后、梁乙逋兄妹、吐蕃赞普阿里骨纷纷造反,挑战元祐年间的大宋!6月,阿里骨命大将鬼章袭据洮州。7月上旬,西夏入寇镇戎军,被刘昌祚击败。8月22ri,西夏又寇三川寨,再被击退。28ri,种谔之弟种谊收复洮州、生擒鬼章。9月10ri,西夏再寇镇戎军。11月12ri,鬼章被押上开封皇宫崇政殿服罪。元祐3年(1088)1月24ri,吐蕃赞普阿里骨奉表谢罪、重新称臣。3月28ri,西夏入寇德静寨,被击退。

    4月5ri,元老吕公著和文彦博一样,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尚书左仆she兼门下侍郎由吕大防实际担任、尚书右仆she兼中书侍郎由范纯仁实际担任。6ri,任命孙固为门下侍郎、刘挚为中书侍郎、王存为尚书左丞、胡宗愈为尚书右丞。8ri,高太皇太后问韩川、刘安世“近ri这番宰执人员之任命,外界议论如何”刘安世对曰“此数人皆朝廷所望。惟胡宗愈一人,公议以为未可也”因朔党干将‘殿上虎’刘安世的屡屡弹劾,元祐4年(1089)3月,胡宗愈被罢。同月,苏轼带着‘蜀党’的头衔自请出外,被任命为杭州知州。

    在洛、蜀两党斗得两败俱伤之时,朔党重返巅峰的机会终于来了!历史xing的机会由一官场异类创造。这位异类名叫吴处厚,出身是很正规的进士,出名方式却独一无二,和宋仁宗生不出儿子有关。皇帝生不出儿子,在古代决不是医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品道德问题。以此为准,像宋仁宗这样几十年生不出一健康儿子的,那么道德上力度就要加大!

    吴处厚有本事把力度加大到穿越时空,从北宋一下返回到秋战国。在那时的晋国,曾发生过一件事,这件事很有名,几千年间一直流传,在近代更衍化出京剧里著名的一出戏《赵氏孤儿》。很老旧的一件事,吴处厚给出了新解释。他认为程婴、公孙杵臼2人不仅仅是忠义的代表,更是爱护幼儿的典范,其巨大爱心足以穿越千年保佑赵宋皇子。于是宋朝应先给他们立庙、隆重祭祀,之后就可预备庆典,迎接仁宗的太子诞生了…
………………………………

元丰榜单篇

    仁宗皇帝很高兴,吴处厚就此有了前程。只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仁宗无论如何也没生出儿子来,吴处厚的前程也就连带着变得暗淡,近20年的时光里,他大概都用在和程婴、公孙杵臼讨论为什么没把爱婴行动没进行到底了,他的官运一塌糊涂,直到神宗都去世了,他还是个不入流的官场小芝麻…

    宋哲宗当上了皇帝,吴处厚的人生曙光终于再一次降临,站在角落里仰望权力之巅,他突然看到了位熟人,元祐元年的次相蔡确…想当年他还跟我学过赋啊,我们有师生之谊!吴处厚喜从天降,第一时间给蔡次相写信,深情追忆过去的时光,重温当年难忘的友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请给我一大官当当吧——

    等了很久,没蔡次相的回音。蔡确估计早就把他忘了,就算当年我跟你学赋,也不过是文士间的探讨,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启蒙授业恩师了?巨大落差让吴处厚崩溃了,蔡确的形象在吴处厚的心里变得恶毒,成了断送他升官发财美梦的最大罪魁,他恨蔡确!

    可峰回路转,蔡次相拒绝他、王首相接纳了他。王珪保荐他当上大理寺丞。吴处厚满足了,他不再恨谁了,只要能一直这样,哪怕不再升了,也很好。但命运再一次拐弯,这一次蔡确主动找他了。

    大理寺是宋朝最高法院,吴处厚在这位置上感觉非常优越。有多少曾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这里摧眉折腰,吴处厚甚至可幻想一下蔡确跪在他办公桌前受审的快感!可惜好梦不长,很快他就知道了这位子有多烫手…

    一个案子发下来了。王安礼、舒亶互相指责对方贪污。手捧卷宗,刚开始吴处厚没觉得心烦。首先这两人都是官员,王安礼是前首相王安石的弟弟。嗯,来头不小?可惜该弟弟和王安石不一样,投靠的是旧党!吴处厚向四周望了望,元丰八年?这年头还是新党的天下。那么简单了,舒亶是坚定的新党,不保他保谁?方向准确,正要操作,忽然传来了张神圣的纸条。首相王珪指示:王安礼是好朋友,要关照他…

    吴处厚心领神会,王珪是首相加恩相,他的话是最高指示。必须照办。可紧急关头又被挡住,又有指示到了,蔡次相说:舒亶是好朋友,你定要关照…

    关照谁?想来想去,吴处厚只有拒绝蔡确。他相信这是正确的决定,一来报答了恩相、二来小小报复了下。从哪方面来说,都让他愉快。事实证明他做对了,不久后王珪投桃报李。对他的忠诚给出了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