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张怀恩原为供备库副使,被“降”为内殿承制。几乎跟没处罚一样!
这一页就算揭过去了。真正厉害的是第二招!第一招让人敢怒不敢言,第二招可让人精神抖搂,兴趣盎然地忘记愤怒,重新和宰执大臣们打成一片。那就是传说中的无敌招数――转移视线!
这一招不是谁都能用的,唯其威力强大,所以难度也极高。使用者得准确判断出周围空间里弥漫的空气是什么味道的、大众意愿里有着怎样的可乘之机。才能寻隙觅缝,达到自己个人目的…这还不算,历史上能成功使用这招的人,还必须在那个时段里超级幸运。因能转移公众视线的事情实在不多。都属于可遇不可求那类性质。能找到,不仅得有心,还得有那个命!
文彦博就是那个既有心,又有命的人。这时正好有两件能比黄河大改道这样的灾难更大、更能转移大家视线的大事:1皇帝健康出了问题,谁也没法保证他万岁万岁万万岁,可现在帝国还没有接班人!2文彦博找到了比他更让此时的文官集团厌恶的人!这个人,己整整让大宋朝所有文人厌恶了近4年之久――当时的西府第一把手、枢密使狄青!
仁宗皇帝此时已47岁,曾生过3位皇子,却全都幼年夭折。太棒了!文彦博成功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各位同仁。我等齐心合力,做件真正的大事情吧!如有谁犹豫,请大家鄙视他,因他忘了当年那件轰动开封城的闹剧!
那是1050年4月。同时期的唯一大事,就是全体动员,狠k贵妃伯父张尧佐。正在言官集团准备在包拯等人带领下大打出手时,皇宫门前突然来了两个人:一个普通男青年、一个和尚。听口音还是江西那边的…
当天这两个人直接就往皇宫里走,那架式就像皇宫是他们的家,想来就来。想进就进。可以想象当天的卫士们得有多扫兴“干什么的”卫士喝问。
青年仰头不理,神态倨傲。和尚庄严神圣地说了句“不得无礼,这乃当年圣上龙种,太子也”
晴天霹雳!太子下凡!卫士们的表情就像生吞了200多只苍蝇。两疯子,给我滚!不由分说把这两人赶走。
而这一僧一青年被赶离皇宫后,直奔开封的最闹市街头,站在人群最多的地方,开始了演讲。由于内容实在火爆,立即人潮汹涌,把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据和尚讲,这青年的妈王氏在20多年前是皇宫里的宫女。全人类都知道,女孩的命运是不确定的,就看她嫁了什么人,或被什么人喜欢了。这位传奇宫女就是这样。她被当今皇帝宋仁宗给“喜欢”了。之后就出于这样或那样不便公开的原因,她被赶出了宫门,流落到民间。但请注意:她当时己有了仁宗的骨肉!也就是现在站在你们面前这位青年!他就是大宋全体臣民盼望了n年的皇太子!
和尚演说结束,周围群众目瞪口呆。真的…假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轰动效应!皇太子大街回忆生平这出戏,己瞬间传遍全开封城!自然也传进了当时开封府尹钱明逸的耳朵里。这还了得?马上把人给我抓回来!妖言惑众,冒认太子!
可人抓回来后,本一直一言不发,神态冷傲的“皇太子”殿下突然凝视着他,高傲地说了一句“明逸安得不起”钱大人一听就傻了。明逸…他真的很有皇太子风范!不由自主的,钱大人就真站起来了!站起来后,他就慢慢转变了心态。史书没继续交代他发现了什么,只给出了最后的判决:把这位“皇太子”殿下发配汝州!注意,这是个很不重的惩罚,等于没彻底否认这人的皇太子身份!不然就是大逆罪,必斩无疑!
可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现在京城里关于仁宗皇帝私生子的传说已有了很多新版本。终于皇帝本人也知道了,那时的仁宗还很清醒,他想了又想,20多年前和某个宫女?有点太久了,想不清哎!于是难题交给了一传奇性大人物处理:知谏院包拯包大人出马!
全中国人都知道,包拯办案力度空前绝后的强大!几天时间,事情就水落石出了(这应该也就是“狸猫换太子”案的另一出典,因此案涉及到了包拯包大人)这男青年姓冷,叫冷青,开封本地人。他妈妈的确曾在宫里服役,出宫后嫁给一医生叫冷绪。先生一女儿,第二胎才有了冷青。冷青和家里人不和,跑到江西庐山附近胡说八道,破坏生母清白,和皇帝搅在了一起。至于那个和尚,他是第一个不明真相,胡乱激动的围观群众…
案子大白,冷青斩首示众,大宋臣民们的心情却很复杂。说实在的,他们也许希望这事是真的,一健康成年的皇太子凭空出现,是帝国最大惊喜,谁管他是不是明媒正娶生出来的!例子就是现任仁宗皇帝赵祯的身世不就蛮曲折的吗?且纵观两宋历史,平空出现的皇太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证明:只要名份说得过去,一切皆有可能!
回到原题,假太子上街事件后,立真太子的事就被提上了日程。这是文官集团们所能做的有限几件事之一,几乎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使出了各自绝招来说服皇帝,成就这件“帝国最重大事件”的成功!过程很精彩,有几位中华历史上的大名人露出了真实本相…
第一个人叫范镇,他不算很有名,相信千年后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可他在仁宗朝里算个人物,起因在20年前的那次科考。当时老人帮主政,那一届科考出现了丑闻,他们大批亲信子弟都考中了,结果大清洗,范镇则纯属池鱼之殃。到手的殿试前三名被剥夺,落到第79位。他本可当场反对,但选择了沉默。这种气度涵养让他瞬间成名,每个人都牢牢记住了他…(未完待续。。)
………………………………
转移视线篇
范镇以第79名的劣等成绩进入官场,升迁速度却非常惊人。十几年后,到仁宗生病这一年,他已是知谏院的言官了,也就是宋朝顶级官员。
5月初,仁宗病情刚刚见好、六塔河大灾刚刚过去,范镇没跟任何人商量,就直接写奏章提议立皇太子,确定国家接班人!他犯戒了,不仅得罪了皇帝,连中书省政事堂里的宰相们都对他怒不可遏!
皇上病还没全好,你就不能稍等等?病人本身就敏感,跟敏感的人说最可疑的事,你脑袋进水了吧?将心比心,仁宗统治天下30多年,恩德之厚古今第一,一旦病了,臣子们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给预备后事,忙着找接班人,换谁谁不急?
宰相们则更愤怒。这种大事,你居然绕过我们,直接找最高领导说事,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吗?更重要的是:谁告诉你,这事我们是不想干的?职场里最讨人喜欢的是预先帮助领导完成任务,最烦人的就是搅了领导的好买卖。范镇你懂不懂?
其实,文彦博他们己在做这件事了。很可惜,仁宗皇帝的病太突然,所有步骤都被打乱。现在病刚有点起色,突然间范镇就杀了出来…不管结果怎样,下一届皇帝的第一个提名人,就此变成了范镇!
身为大宋首相一把手,居然让底下人打了埋伏,这个脸丢的太大了。文彦博怎么忍都没忍住,让蔡挺把范镇叫了来:搞什么?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先请求?
范镇答:做这样的事,我不计后果。如先来请求,你们说不同意的话,这件事就不做了吗?
文彦博满肚子的话都被堵了回去。这就是官场潜规则的致命伤!它是潜在的,这世界虽很大程度上,潜规则更管用,可毕竟生活在阳光里。世界的主宰永远都是拿得上台面的那一套!得守法、得公道、得有正义!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看你敢不敢挑白了说,让整件事大白于天下!
范镇就是这样!我不怕得罪你,你能拿我怎样?降职?给我小鞋穿?呵呵!当年我可是连状元都不在乎的哦!事实上文彦博也的确没什么办法。可身为首相,他能让范镇所有的努力都缩水!
从此刻开始,范镇前后共上书19道,整整坚持了大半年。可惜文件就在皇上和宰执间来回传递。一会交上去了、一会发下来了,范镇永远找不到确切的讨论人。不过这样也没能让他放弃。实话实说:一个人的坚持如能到了范镇这一步,不管他为的什么事,都足以耸动天下!
这世界上最有力的是阳光,什么潜规则都是在阴影里才有威力的东西!范镇让这件事暴光了。舆论开始形成,有至少4个重量级人物站到了他身边。只是每一个都太特别了,各有各的招数,而每个人所得到的结果,也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