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不算,话说封建国家等级森严,什么人享受什么排场,这是儒家理论里比天都大的规矩,名曰“礼仪”可张贵妃就不当回事。某次出行,她定要用皇后的銮驾伞盖。于是她施展全套女性魅力,没完没了的磨皇帝。皇帝受不了了,对她一笑:你去找皇后借吧,她给你,你就用。结果真就去了,而曹皇后也很有趣:你要,我就给。于是张贵妃喜滋滋回来报告:皇后借我了。却不料皇帝突然沉下了脸:国家典章有秩,你僭越失礼,当什么都是儿戏吗!

    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综上,这女人贪图小利、爱慕虚荣,哪点能和当年的刘娥相比呢?且每次张美人想要出格时,都被皇帝当场震慑,从没给过她好脸!

    说明一切都在皇帝掌握之中,危险根本不存在!可包拯这些人不管,就是想折腾!6月21日,弹劾奏章递了上去,主要弹劾两点:1张尧佐不懂业务,靠裙带关系上位,严重阻碍了三司部门正常工作。2最近黄河改道了,开封城还地震,这也是张尧佐闹的…

    唉!连黄河大改道这种级别的灾难都是张尧佐引起的?那他还能是个凡人吗?

    皇帝看都懒得看,就扔一边了。初战失利,包拯他们强忍怒火,回家休息慢慢想,定会有办法的!

    本来嘛,张尧佐也是正牌进士出身,虽混得不大出彩,可也没劣迹,凭什么不能当三司使?说他不懂业务?这么多年那么多了不起的名臣能人,都当过三司使,哪位做出过什么业绩来了?国家该冗兵、冗吏、冗费的还是不停地冗。说句难听点的话:都是同一种型号的废物!

    关键时刻还是老同志出马。御史台的老牌弹劾名人何郯因母亲年老,申请外放当官,就近照应。8月5日临走前,和皇帝聊天:张尧佐升官太快,下面人事摆不平了。您要真喜欢他,就把他当您半个多月前去世的亲舅舅李用和那样对待好了。

    只加官,不给权,一世富贵享受着,不显山不露水,难道不好吗?

    赵祯有点心动,真的挺好。同一时间,包拯升官了,从御史台转到知谏院,当上了院长大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他开始不停地在皇帝耳边唠叨——罢掉张尧佐、罢掉张尧佐…包大人成了宋朝版的唐僧!

    9月18日,西夏军侵辽边境,又被耶律敌鲁古击退。没藏讹庞与没藏太后不得不考虑向耶律宗真再次低头服小。10月17日,没藏太后遣使以李谅祚的名义入辽,请求称臣罢兵。

    在以包拯为首无数言官“不罢张尧佐就死”的这种压力下,皇帝让步了。(未完待续。。)
………………………………

彦博罢相篇

    闰11月6日,张尧佐终于下台,不当三司使了。胜利!巨大的胜利?包大人在宋史中唯一的一件大事完成了!那么应狂欢、应自豪了?且慢!包拯们已被气得满头青筋、血贯瞳仁,都想杀人了!

    因张尧佐丢掉了一三司使,却换回了4个超级隆重的头衔,每一个都是宋朝官员们苦熬半生都盼不到的殊荣:罢三司使的当天,张尧佐任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次日,再任群牧制置使。再次日,赐张尧佐的2个儿子进士出身。

    这在宋朝开国100年间从没过!灾难真的来了!大宋官场震动,每一个官员都发出了共同呼声,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比黄河大改道更大的灾难!皇帝,你怎能这样呢?

    从这一刻起,庆历年间因新政君子、小人之争而势同水火的御史台、知谏院再一次联手了!他们发誓要斩断张尧佐、张贵妃,再加上张氏集团里其它同伙们的爪牙,给大宋官场来个大扫除!

    具体行动是先各自为战。10日,知谏院老大包拯上本,名字就叫《弹张尧佐》,里面充满了骂人的话。如张某“无功受禄,不知羞耻”“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连带着皇帝也被泼污水,您30多年清德今天败坏,怎样面对天下臣民?

    御史台方面力度更大,11日,御史台老大王举正上殿当面对皇帝说:我要弹劾张尧佐!您如不同意,我直接辞职!

    御史台、知谏院步步紧逼,皇帝很沉得住气。这样的事不新鲜了,想当年废掉郭皇后时,孔圣的后人与当代楷模范仲淹一起挑事,不也集体报销了吗?所以赵祯坐得很稳,他把意见都压了下来,不反对也不同意。让时间去消磨一切…

    他想错了。他估计真没料到,为什么给个亲戚一些荣誉性、没半点实权的头衔,就能让整个官场集体抓狂!这事的确值得深思下,难道就真只是出于义愤,要维护朝廷升官秩序吗?不见得吧?但那是后话…

    紧接着,15日的正朔朝会上,台谏官员们集体爆发了。他们在下朝时把百官都拦住,今天齐心协力,定要让皇帝听我们的!

    王举正、包拯各自率着自己精英团队,共7个人。重新回到大殿,把要回宫的皇上给拦住了。久经战斗,总被狠k的赵祯立即就明白了要发生什么事,他实在是有点烦,再不想拐弯抹角了,直接开门见山替他们找到话题——又要拿张尧佐说事?节度使只是个粗官,有什么好争的?

    话一出口,风云变色。北宋仁宗朝最强有力、简单粗暴型的言官从此诞生!隆重介绍唐介!这人本是上殿7言官里排名最末的,这时从后面挤了出来。一句话就让皇帝摔倒:本朝太祖、太宗都当过节度使,恐怕不是粗官吧!

    赵祯惊怒交集,一不留神,被抓住把柄了!正想着怎样挽回。事态己进一步恶化,这些人扔下他,扑向了殿廊下站着的宰执大臣们,主攻目标就是大宋首相文彦博!你不守祖宗规矩。只知巴结贵妃、结交外戚,无耻到这地步,为什么还不辞职。有什么脸站在朝堂之上?

    眼看着天下最庄严的议事大厅要变成上演全武行的菜市场,赵祯当机立断,宣布退朝。这是皇帝的特权,也是最后招数。言官们没法了,总不能学寇准,把皇帝硬按到座位里,让他老实听讲吧?

    当天就这样散了,赵祯慢慢走回皇宫深处,一路上从激动到懊丧,从气恼变好笑:多大点事,众位爱卿,你们就不能操心点别的正经东西?

    他决定先让步。16日,张尧佐被剥夺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这2个使,保留剩下的2个使,且保证:从此之后,后妃之家,不得进入两府执政。同时警告台谏部门,命他们此后如再想上殿说事,先到中书省去找宰相要通行证!这样两边各打50大板,可以息事宁人了吧?皇帝真心希望,别再折腾了好吗?天下有那么多正经事:黄河还在泛滥、国家还在亏空、南方还在造反,这才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啊!

    但皇帝这是一厢情愿。无论张贵妃还是言官们,都还是我行我素。张mm这边视荣誉为生命,枕头风不停地吹:我要4使、我要4使,我就要4使嘛…那边言官们磨刀霍霍,张尧佐只是个小开头,真正目标还在后头!

    于是事情激化,某天,皇帝悄悄恢复了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包大人立即就火了!他冲上金殿,这次豁出去了,他要求把张尧佐赶出京城,到外地当官去,省得总不死心,早晚出大事。皇帝很耐心,跟他好商量,结果被强迫洗脸!包拯喷了他一脸唾沫…那天他再次回到后宫,张mm满脸笑容地迎上来,还想说什么。赵祯终于失去耐性,指着脸说:你只管要4使,要4使,不知包拯是言官吗?

    张尧佐事件至此结束!皇帝做出保证:以后如再给张尧佐升官,定先争求台谏官的意见。这话出自皇帝之口,己可说惊世骇俗了,一国之君,不能独断专行了耶!可包拯们并不满足,斩断张氏集团行动只是取得最初一步的胜利,更大战斗在后面!他们瞄准了首相文彦博!在他们看来,这人是张氏集团里做恶最多、危害最大、必须打掉的大毒瘤!

    皇祐3年(1051)2月3日,耶律宗真派萧友括出使西夏,索要党项叛户。5月4日,萧友括自西夏而还,带回没藏太后的上表及马驼牛羊等上贡之物。20日,西夏使者入辽,求归还夏辽第二战中被辽军攻陷的唐隆镇,另请求在两国边境停筑城邑,宗真答应。6月7日,宗真命将各战中俘获的李元昊之妻及西夏军民安置在东京道的苏州、将征夏所获之物遣使赠予大宋。

    5月23日,河渠司成立,受三司管辖,争取解决大宋如今最头痛的河患问题。

    9月7日,夏竦去世。死后犹享殊荣,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献。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的曾祖赵眺在唐朝的谥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