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考察,宋史的记载应是为太祖皇帝刷金。何以见得?因这场大败,围寿州的周兵都不想跟这老刘头玩了,都想跟着柴荣一起回撤汴梁。这时赵匡胤正从**返回,经过寿州,赵匡胤一番演说,军心复振!为显出赵匡胤过人的号召力,这场大败自然是越惨越好,于是数百变成数万了。

    好了,军心已稳。李重进、张永德、向训、韩令坤你们继续围着寿州城吧,反正你们是绝对攻不下来的。过会再来看你们,现在让我们回到京城汴梁,出大事了……

    周显德3年(956)7月21日,柴荣的皇后符大小姐去世,留下年仅4岁的儿子柴宗训。这样年幼的儿子日后怎么办?操碎了慈母的心。符大小姐不放心将柴宗训交给**的任何一个女人来带,于是勉强拖着沉重的病体,将自己的二妹招进宫来,并让柴荣在自己病榻前将符二小姐立为贵妃。直到见二妹换上贵妃服装,入住**,大符皇后心愿已了,撒手西归……给符皇后办了隆重的葬礼之后,柴荣也病倒在床,幸好符二小姐遵照姐姐遗嘱,一边照顾年幼的柴宗训,一边体贴老病的柴荣……一个多月后,柴荣病体痊愈。

    为奖励赵匡胤滁州大捷、**大捷两场大功,显德3年(956)10月25日,柴荣将赵匡胤从殿前都虞侯(老五)提升到殿前都指挥使(老三),并加封同州定**节度使。这一年赵匡胤30岁。整个两宋319年,只有岳飞一人在32岁成为节度使(太祖皇帝做节度使并不在宋朝),这将成为他被冤杀的‘莫须有’罪名之一。由此也可看出此时30岁已做上节度使的赵匡胤的确已做到了陈抟老祖给他四句预言中的第二句‘历周始显’。那么3,4句‘两日重光,囊木应谶’又是何义呢?12月14日,原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老大)。11月,华山陈抟的大名也传到柴荣耳中,柴荣召见之,问以道家最擅长忽悠人的长生成仙之术。陈抟答“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柴荣郁闷。事实上他曾就自己寿命问题咨询过王朴,王朴告诉他有30年的皇帝寿命,于是柴荣立下了“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治太平”的宏愿,然而面对天下大乱,四面皆敌,要求一太平盛世,30年怎么够?当然是越长寿越好。却不料遭陈抟当头冷水。11月20日,柴荣将陈抟遣还。这时的柴荣不会想到:这个陈抟是个什么样的神仙?与自己手下那个姓赵的将军又是怎样的关系?如果说陈桥兵变30%责任在赵匡胤,40%在赵光义与赵普,那剩下的30%绝对应追究到陈抟身上。正是这个陈抟,造出了一块神秘的木牌(此事将在神秘木牌篇详尽分析),直接影响柴荣临死时的人事安排,也直接将后周送进了历史……
………………………………

符家三女篇

    (此篇用小说笔法。因史书上不可能记载男女之事,唯一确定的是符大小姐、符二小姐是柴荣的皇后,符三小姐是赵光义的皇后。诸多情节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个冬日清晨,18岁的赵光义(此时应叫赵匡义,在赵匡胤登基后避讳而改)带了十多个家将出外打猎,一路来到汴梁郊外,远处一座极尽奢华的豪宅,造的比柴荣费心扩建的汴梁城只好不差。这是哪一家高官显贵?赵光义本不打算前去骚扰的,可事有凑巧,他射中的一只鹰落进了那间豪宅。他的家将们可从不懂什么规矩,翻墙就进。只听得一声娇喝“什么人?敢进我们魏王府偷东西”那些家将也不知这魏王是什么人,便道“我们赵公子今日外出打猎,射到一鹰。不巧正落在你们府内。我们不是小偷,只是要把那头鹰找回去”家将们定睛一看,却是十多个丫环拥了上来。为首的丫环道“花言巧语,不是好人”纷纷撩起袖子,探出纤纤玉手,向家将们的手腕扣来,用的竟都是小擒拿手法,顿时乒乒乓乓打得不亦乐乎。

    赵光义在墙外等了约莫有一刻钟,不见人出来,又隐隐约约听到里面有打斗之声,于是也翻墙进去。为首的丫环眼尖,早已瞧见,不由失声叫道“哎呀!还有一个!看样子,一定是这伙人的头!小姐你快出手,把他擒住呀”一声黄莺出谷般的娇喝“你们快些住手!别冤枉了人家。待我来问”赵光义眼光顺着望去,只见一绝色佳丽站在树下,而那佳人此时也定定的望着赵光义,两人都呆呆的不说话。直到那个丫环又嚷道“小姐你发什么呆呀!要问快问,要抓也快抓呀”才让那个美少女回神过来,轻启樱唇“这里是魏王府。请问公子是什么人?为什么进园来”赵光义一揖到地“在下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之弟赵匡义。今日因领家将外出打猎,射到一鹰。不巧落入贵府。家将们冒昧进院寻找,却不知这乃魏王府。我曾听兄长说起,令尊魏王共有三女。长女便是已故的符皇后,次女现在是皇上的贵妃。小姐一定是魏王的掌上明珠吧”“正是小妹。请问赵公子:那鹰掉在什么方向?让我派人领你去找”赵光义指道“在那个方向。就麻烦小姐了。派几个人领着我的家将们去找就可以了”

    其他人都走了,只剩赵光义和符三小姐两人四目相对,眉宇传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直到下人们把鹰找回,两人还是浑然不觉。那为首的丫环又道“哎呀!小姐你怎么还发呆啊?该不是看上人家赵公子了吧”符三小姐顿时脸飞红霞,斥道“住口!休得胡说”

    回到家,赵光义将白天这段奇遇说给哥哥赵匡胤听,言语中掩不住对符三小姐的倾慕之意。听得赵匡胤哈哈大笑“明白了!三弟!不过父亲刚刚过世,说婚论嫁却是不好。先把这门亲事定下再说吧。明天二哥就托人替你上符家求亲去”想了想道“这魏王符彦卿地位崇高,还是请宰相范质前去说媒为好”

    第二天,赵匡胤备下厚礼来到范质府,说明来意。范质一口答应“那符夫人与贱内是表姐妹,符家小姐我也见过,与赵将军也很般配。说媒的事就由贱内出面,亲自去找她的表姐提亲”赵匡胤大喜“原来你们尚是姻亲,我竟一点不知。就请尊夫人代为一行。他日一定重谢大媒”

    范夫人来见表姐符夫人,说起做媒的事,符夫人也是一口答应,只是说要等今晚和丈夫符彦卿商量一下,问问他的意见。符彦卿下朝回家,听到夫人说起此事,不由顿足叫道“不好”夫人连忙问“怎么啦”“今日散朝后,万岁也提起女儿的事,说是要给韩通的儿子韩驼(史书上无此人姓名。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称此人为韩微,不知何据。史书上只记载此人的身体特征:驼背。姑且就称他为韩驼吧)做媒。万岁金口一开,是很难回的。如万岁一怒,下旨赐婚,谁都不敢反抗”夫人问“那你是要得罪赵家了”“难啊!赵匡胤征淮南接连立功,现正是万岁面前得宠的红人,更何况还有老范的面子。这才叫左右为难哪”老夫妻商量了一晚,也没个结果。

    谁知第二天,丫环来报:三小姐绝食了。原来早有丫环将这两天关于自己终身大事的种种消息报给她听。符三小姐本已对赵光义倾心,满以为一段良缘会就此结成。谁想到情海生波,万岁爷出面给一个驼子做媒,要把自己许配给他。这怎么办?思前想后,想到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自己不能出面,所以用绝食来逼能出面的人现身……

    符夫人听到女儿绝食,连忙来看“女儿,怎么啦”三小姐性格颇有些像当年呵斥乱兵的大姐一样,十分倔强,开口便道“女儿听说有人来给韩通的儿子提亲。女儿誓死不嫁此人”她不提赵光义,实际等于答应赵家的婚事了。但符夫人没反应过来,只是道“原来女儿是为这事不吃饭的啊。说实话,爹娘也正为此事为难。你要知道,给韩通儿子做媒的可是万岁啊!这让你爹怎么拒绝呢?另外,你表姨昨天来为赵家提亲。你爹是两边都不能得罪啊”三小姐早已想到了办法,于是道“女儿明白。可女儿一个人,怎么能配两家亲呢?女儿想效法古人择婿之法。搭起彩楼,由他们二人在彩楼之下,女儿的绣球抛到谁女儿就嫁给谁。这样,爹爹也不致得罪某一方了”符夫人大喜“果然还是女儿聪明。昨天爹娘想了一晚都没想出办法。我这就把这办法告诉你爹去”“母亲且慢。这事爹爹也不好向万岁开口。不如母亲进宫去见二姐。由二姐向万岁开口,这才稳妥”

    第二天,符夫人起了个大早,进宫来见贵妃女儿,将为难的事告诉了她。符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