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势恶劣,人心险恶…赵祯不禁在心里暗叹。怎么办?这伙人快危及到江山社稷,还能由着他们折腾吗?立即法办他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可赵祯没有。他仍沉住了气,仍记得自己当初是为什么才选这些人当官的。

    这边,赵祯在烦恼。那边,耶律宗真也在郁闷。辽国有很多党项族人,和宋朝境内的党项族熟户一样,己养了好几代,可算是辽国人了。居民就是财富,耶律宗真四处找钱,自然把这些看得很重。李元昊却开始偷偷摸摸把这些人招回去,公然挖耶律宗真的墙角!23日。南院大王耶律高十奏称党项部叛归西夏。25日,罗汉奴、斡鲁母又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以五部公然反叛。于是5月1日,耶律宗真就派罗汉奴率军队去镇压。没想到李元昊公然派兵过界,声援叛党。杀败罗汉奴,杀死萧普达、张佛奴,之后带着辽属的党项人举族回迁,上演了西夏版的胜利大逃亡…

    这样的事是大契丹立国137年间从没过的!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兵干掉李元昊!不杀不足以立威、不杀,周边所有小国都会起来造反!

    而知谏院的孙甫、余靖、欧阳修三位大佬给皇帝上书,出了个主意。首先强调:他们一致拥护范仲淹。他所有决定都是对的!水洛城定得修!但事己至此,边将失和也是要不得的。各打50大板吧!两边都疼,或许就都不疼了?

    他们连具体办法都替皇帝想了出来。可派人先对狄青说,刘沪修城是有命令的,你抓人太莽撞了。可现在放了他,就会降低你的威信,这也是朝廷不希望看到的。就由你出面去放他吧,以后他再犯军令,可军法从事。另一方面对刘沪讲。你不听大将军令,这就是罪。念你修城有功、边防劳苦,所以让狄青放了你,你去把水洛城修完吧。算是将功赎罪。至于尹洙?半点都没再提他。这是变相的照顾,您就置身事外吧,谁让您上面有人,脾气又大呢?虽说给狄青的话。句句都是说给他听的!

    6日,仁宗皇帝再派陈惟信去重新催修水洛城。

    7日,耶律宗真调集国内军队。准备征讨李元昊。

    25日,李元昊为免两线作战,以夏国主身份主动向大宋称臣。

    时间进入阴历6月,夏天开始了。6月1日,皇帝给两府大臣,更是给这些“君子们”提出了5个问题:1该用何人镇守西北?2民力困弊,财赋未强 ?3军马尚多,何得精当?4将臣不和,如何制置?5躁进之徒,宜塞奔竞?

    看着这5个提问,我们想象自己是宋仁宗,该是什么心情?新政己实施半年多了,几乎半点作用都没有!请问你们这些君子,都是干什么吃的?

    君子们不敢怠慢,立即着手回答,至于回答了什么嘛?篇幅太长了,我们只节选一条,来看看君子们能力到底怎样:

    第2条民力困弊,财赋未强。答“臣等议之,国家革五代诸侯之暴,夺其威权,以度支财用,自赡天下之兵。岁月既深,赋敛日重,边事一耸,调率百端,民力愈穷。农功愈削,水旱无备,税赋不登,减放之数,动逾百万”这已是83个字了,说了什么呢?总结,把问题来龙去脉说清楚。也就是说,皇帝向他们提问题,他们再细化一下,让皇帝再看一遍。

    接下来终于到解决办法了“今访选举良吏,务本安民,修水旱之防,收天地之利。而更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于劝课,百姓勤于稼穑,数年之间,大利可见。又山海之货,本无穷竭,但国家轻变其法,深取于人,商贾不通,财用自困,今须朝廷集议,从长改革,使天下之财,通济无滞。又减省兵,量入以出,则富强之期,庶有望矣”138个字,看到什么具体办法了吗?看到“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这样言之有物的具体法令了吗?都是空话、套话、没半点用处的废话!

    其它4条基本和这一样,让仁宗皇帝进一步看清楚了新政“君子们”的成色!

    4日,阻卜部长向驻跸永安山的耶律宗真献上李元昊来求援的使者,并请求以兵助战。宗真答应,并派耶律高家奴出使大宋,告知辽将伐夏之事。

    水洛城在6月建成,然后迅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它本就没什么实际用处!而范仲淹在这段时间里,还要继续为新政工作。那句历史中关于庆历新政极其有名的对话就是在这时产生的:

    他挥起大笔,刷刷点点,在各路转运使名单上挥来挥去,抹掉一个个名字。旁边的富弼看不下去了“您可知您大笔一挥,抹去一个名字,就有一家人在哭啊”那是断送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前程。能爬到省长一级的高官,是容易的吗?

    范仲淹头都没抬“一家人哭好,还是一路人哭好”这就是范仲淹和富弼不同之处。范仲淹从人生最低谷处爬起来,只要有口饭吃,就觉得很美好。所以他不怕丢官,也以这标准去要求别人。富弼不同,他是标准的士大夫,做人要有尊严和身份,任何时候不能伤了别人体面…

    这两句对话在历史中流传很广,用来美化范仲淹高大形象。可惜是见小不见大了。

    15日,开封城里天雷轰顶,开宝寺灵宝塔被天火焚毁。这比一年前的干旱还吓人。所有人一致把目光射向了皇宫:皇帝,你定又犯事了,老实交代!当然,这只是国民们在心底里的呐喊,新政的君子们却说出了口。

    知谏院余靖上殿,大热天的挥汗如雨,可他穿戴齐全,一本正经的跟皇帝说事。中心思想只有8个字“勤俭修德,感动人心”但要命的是他整整聊了两个多时辰!仁宗静静听着,一言未发。直到余靖走了,他才说出一句话“被一汗臭汉熏杀!唾沫都喷到我脸上了”

    下旬,最精彩的桥段到了,一个人回京了:夏竦!

    夏竦在1038年当上了三司使,负责大宋全国的钱粮,于是好日子开始了,夏竦的精品生活进入了人们视线。要说有知识的人就是有品味,夏竦无论在哪方面都比晏殊、欧阳修享受,至于其他蠢物们,更是不值一提:衣,食,住,行。(未完待续。。)
………………………………

夏竦回京篇

    衣是官服,这没的选择。住是官宅,大同小异。说他的行与食。夏竦天赋异禀,每天清晨醒来时全身冷如寒冰,得由美丽姑娘偎抱良久,才会渐渐复苏。后来证实这与他吃的东西有关。他每天都要喝两碗石钟乳粥,这东西是有毒的。其毒性就像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所吃的“五石散”差不多,身上忽冷忽热,得用各种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生活能力…至于好处嘛,据说是快乐似神仙,跟吸鸦片、海洛因差不多…

    行是夏竦最有特色的方面。他出门要把两辆豪华马车联起来,中间用价值数千两白银的锦帐遮蔽,组成辆超奢侈加长型房车。夏竦就躺在里边招摇过市,就算在行路其间,也跟在家里的温香软玉,罗绮丛中一样…

    可惜好日子不太长,两年不到,就因宋夏战争爆发而被派往前线。我那美丽享受的京都生活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你的怀抱呢?这愿望从此贯穿了夏大人的心灵,成了他追求的最大目标。但很遗憾,总有这样那样原因阻碍他实现…其中就有御史台和知谏院罕见的一次联手。

    本来新政开始时,范仲淹是完全可把御史台划归到自己势力名下的,因御史台长官王拱辰和知谏院长官欧阳修关系实在非同一般。首先两人是同年。那一年欧阳修顺利拿下了省元,放眼一看,当届的考生水平没人能与他相比。很高兴,他给自己做了身新衣服,就等殿试成功,穿新衣当状元。不过高兴得太早了,也不知王拱辰是哪蹿了出来,二话没说穿上他的新衣服就走了。欧阳修有点懵,但算了,区区一件衣服嘛。随着这件新衣被抢走的。还有他的状元。殿试中,欧阳修只名列第14。除了同年,两人还是连襟。他们的岳父是那位出油参政薛奎,薛家五朵金花,欧阳修娶的是四小姐、王拱辰是姐夫,娶了三小姐。不过这只是开始,薛三小姐去世很早,王拱辰又把五小姐迎进了门。当时京城盛传“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做小姨夫”

    这是多理想的工作生活关系,眼看着御史台、知谏院这两大谏官系统并成一家。弹劾力量达到空前程度,大宋官员最恐惧的噩梦就要开始了?完全正确!夏大人就首当其冲,成了唯一受害者!

    那是1043年,吕夷简中风下野,大宋上层建筑在半年内共调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