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却突然对时局洞若观火起来,甚至敢谏止君王,过问国策,摆出了首辅的架子,还硬是要当名副其实的督师,前后改变如此之大,其背后若无高人指点,杨某不相信他刘宇亮一胆小如鼠之辈敢有如此魄力。”
杨嗣昌说着又道:“如此高人,杨某得知道他是谁,岂能被这刘宇亮用做私人,将来当应为国所用!”
“所以,阁老才不事先通报督师而突然来到军营,就是要避免事先通报刘宇亮后,那人提前离开?”卢象升问了一句。
“正是此话,我的人已经观察了许久,刘宇亮回到军营后就没出来,而灯却一直亮着,足以看出此高人正在刘宇亮营中。”
杨嗣昌说着的时候,总兵杨国柱走了进来,向杨嗣昌和卢象升行了一礼,然后对卢象升说道:“督臣,督师大人来了!”
“杨阁老虽理兵部事,但也不应不事先通报本督师一声就擅自来营吧,若你有什么闪失,老夫可担待不起!”
刘宇亮人还未进来,声音便先传了进来,现在他有尚方宝剑,握着指挥数万勤王兵马的实权,自然说话也有了底气,毕竟现在的他真要在军中杀几个大官也是说得过去的。
杨嗣昌这次来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和刘宇亮起争执,自然也就直接先走了出来,主动放低了姿态,行礼作揖道:“见过督师大人,请督师容禀,下官来此地只是欲与卢督臣叙叙旧,没有通报是想到督师日理万机恐早已休息,故不敢打扰,有失礼之处,还请督师恕罪!”
“你和卢象升在文渊阁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谁相信你还愿意来和卢象升叙旧,哼!”
刘宇亮心里腹诽了一句,但是,他见杨嗣昌放低姿态主动赔罪,他也不好真的和杨嗣昌较真,毕竟谁都知道,杨嗣昌才是皇帝目前最宠信的大臣,所以,刘宇亮也不好真的追究,只丢下一句:“下不为例,否则,你不自劾,老夫也要弹劾你!”
“是!谢督师宽宥!”
杨嗣昌回了一句就看了刘宇亮背后的陆远一眼。
陆远也不明白杨嗣昌为何看自己一眼,但他也跟了来后作为一名都司也不好在这些阁臣总督们面前多言。
刘宇亮带着陆远等回去后,杨嗣昌才笑了起来,对卢象升说道:“竟然是他!”
“阁老说的是都司陆远?下官早就怀疑是他,正准备要告诉你,不过只是不知阁老欲要将他如何,才未告知。”
卢象升说了一句。
“卢公真以为我杨某是嫉贤妒能之人?会在知道此事后谗害他陆远?”
杨嗣昌笑着问了一句。
卢象升没有回答。
杨嗣昌自答道:“杨某久在中枢,岂能不知我大明现在是危若累卵,若真有良材可用,救大明于危局,杨某怎会弃社稷不顾而阻拦其前途!”
卢象升听杨嗣昌这么说,心里颇为感动:“这陆远一战斩首建奴两千余级,二战斩首建奴五百余级,善用兵,却又非其他武官只图自保,心中有家国之念,下官虽与其算不上熟识,但知道,此人将来必我大明一国士!”
“卢公不能不熟识,不然难道就真让他与刘宇亮结为一党?”
杨嗣昌说着又道:“如今杨某算是看出来,这陆远不但懂用兵,其勇冠绝三军,还颇有智谋,如当年戚少保,知道暗结文臣,不过刘宇亮不是张居正,杨某担心这刘宇亮会将其带上歪路,卢公素来品行端正,满腔忠义,当趁着此次追击建奴之机对其施加影响,将其拉到自己一边,此次追击建奴之事,虽说是刘宇亮为督师,但钱粮实则由高公公负责,而领兵作战由你负责,他刘宇亮应当也有自知之明,不会太过干涉你,你当趁此机会好好接触接触这陆远,杨某实在不知,他怎么就先和刘宇亮熟识上。”
说着,杨嗣昌就苦笑起来。
卢象升点了点头:“阁老放心,下官明白!”
“虽说这次追击建奴,收复失地乃朝廷应做之事,然建奴势大,还望卢公不要贸然出击,当为国尽量保存精锐,尤其是这陆远,此人明显会带兵,有当年戚少保之才,若留之,将来或许可改变我大明如今之危局。”
杨嗣昌这么一说,卢象升也点了点头。166阅读网
………………………………
第140章 多了一变数
亲~本站域名:〃166〃的简写谐音,很好记哦!好看的强烈推荐: 陆远跟着刘宇亮回到了督师营帐。
但让陆远不明白的是,此时的刘宇亮回来后却是一脸喜色。
陆远只见督师刘宇亮半躺在椅子上,叹了一声气后就笑了起来:“老夫与他杨嗣昌同朝为政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这杨嗣昌对老夫这么客气,向老夫赔礼!”
陆远听刘宇亮这么一说,只微微一笑。
他自然不知道这些内阁阁臣间的微妙关系,只有刘宇亮自己清楚能让杨嗣昌这种恃才傲物的人低声下气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要知道,在这以前,刘宇亮一直觉得受皇帝恩宠的杨嗣昌一直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即便自己成为了内阁首辅。
但今晚杨嗣昌主动赔礼道歉让刘宇亮瞬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督师大人您乃当朝首辅,杨阁老自然应该对你客气。”
陆远回了一句看似没有用的话,其实也在暗劝刘宇亮只要像个首辅的样子,要做些首辅该做的事,这样也就不会有人不把你当首辅看。
“你说的对,老夫往日被他杨嗣昌压了威风,还不是因为他杨嗣昌更能谋事,如今能让杨嗣昌对自己客气些,老夫也明白,这都是因为你给老夫带来的,陆远啊,你放心,老夫只要在内阁一日,就保你一日,不过,你说要是这次追击建奴真能大胜建奴,他杨嗣昌会不会不止对老夫客气?或许还会更恭敬些?”
刘宇亮说着就问了一句。
“自然,若督师能大胜建奴,其名望自然要盖过杨阁老。”
陆远回了一句。
刘宇亮听后不禁笑了起来,旋即就叹了口气:“老夫还真想大胜建奴一次,也不是说真为了功业,作为汉人,谁愿意看见胡虏乱我中原?!”
……
盛京。
因寒冬已至,皇太极先回了盛京。
此时。
皇太极正坐在盛京城的大殿里,看着跪在地上的代善。
一名内侍正宣读着皇太极的旨意。
“代善自被革爵后不思悔改,屡屡犯禁,着削其五个牛录补入正黄旗!”
内侍宣读完旨意后,皇太极才开口对着地上的代善说道:“二哥,朕希望你能诚心悔过,如今只是削掉你的牛录,如若你再妄言政事,让大臣们检举出来,朕可就不是削掉你牛录那么简单了。”
代善没有回答,他心里很想大骂皇太极是在故意整自己好削弱自己正红旗的力量,加强两黄旗的实力,但他又不敢骂,毕竟现在的皇太极不仅仅有两黄旗还有汉八旗和蒙八旗的支持。
但代善也没有喊皇太极一声主子,也没有谢恩,他作为努尔哈赤的次子,自然依旧不甘愿臣服于皇太极。
皇太极见此自然心里不快,他知道八旗中很多旗主还不甘愿听从自己,如今代善就是一个例子,但他也没直接对代善再加重责罚,毕竟他也担心会直接激怒其他八旗旗主,因而他只挥了挥手道:“带代善下去!”
代善被带下去后,皇太极的脸才露出一丝狞笑,对范文程说道:“范先生,看出来这代善的不满了吧,朕要做真正的皇帝,还有很多事要做啊。”
“回主子爷,奴才看出来了,但主子爷是天纵英才,雄才大略,是得天命之人,会解决这些事的。”
范文程笑着回了一句。
皇太极没有多说什么,只目光深邃的看向西南方:“正红旗现在基本上被削弱得差不多,等岳托得功还朝后,朕就恢复他的亲王爵,这也算是安抚一下他父亲代善和他本人,但正白旗的多尔衮估计会因入关作战而崛起,甚至正白旗还会趁此次机会获得大量包衣,实力大增,以后还得想办法削弱其正白旗的力量。”
“主子英明,于内施加恩威,于外运筹千里,将来必为一代雄主!”
范文程奉承了一句。
这时候。
李永芳跑了进来,一脸紧张地跪在了皇太极面前:“主子爷,细作回报说,明廷王朴部没有被调回宣大!”
皇太极微微一愣,显然有些惊愕:“这是怎么回事?”
同时。
皇太极也看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