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9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的身份袒露,自然不适合坐在下首,他也不会让李牧让出主位,便跟李泰坐在了一处。

    李泰归长安不久,李承乾又不怎么在宫中,阴错阳差之下,两兄弟竟然没碰到面。方才看到李泰的时候,李承乾还当是哪家的子弟跟在李牧身边,直到听李泰说话,才认出是自己的弟弟。如今坐在了一桌,再仔细看看,仍觉得不可思议。数个月不见,自己的这个弟弟,竟然像是瘦没了一个人似的,李承乾伸手拉了拉李泰的胳膊,除了摸起来皮肤有些松弛之外,并无其他的异样,不禁啧啧称奇。

    “恩师说了,这松弛的皮啊,锻炼一下能紧致回去,没事儿的。倒是皇兄,越发的黝黑了。”

    “整日在外头风吹日晒,倒想不黑,也没办法啊!”

    兄弟俩已有快一年不见,又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境遇,显得多少有些生分了。不过骨肉亲情仍在,简单聊过几句之后,这生分便也就不见了。

    关于李泰的事情,李承乾的东宫都有邸报,改封魏王,允立文学馆的事情,李承乾都知晓。东宫的署官们曾拟了一道奏折,想让李承乾上奏给李世民,表达对李泰改封和文学馆等事的不满,但最终李承乾没有那么做。他的心思,并不在文道之上,而且,大唐是以武立国,在李承乾的心中,他也不想做一个守成的皇帝,他要学自己的爷爷和父亲,成为一个为大唐开疆拓土,载入史册的帝王。

    ……

    李牧是被抬进宫的,刚好李承乾也回东宫,李牧又酒醉不能理事,所以高公公就把他安置在了东宫,回到李世民处复命了。

    李承乾还没大婚,平素里也是一个人住,生活起居方面,倒是没有什么讲究,而且他才多大,对男女之事,虽然有人教过了,他也没什么想法,平日里都是一个人睡的。身边的宫女也不多,且都是长孙皇后亲自安排的人,倒也没出过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儿。

    李承乾对李牧,一直有一种介乎于师和兄的感情。但他又不像是李泰,从心里尊李牧为师。他佩服是佩服,学也是跟着学,但却不愿意一口一个恩师那么叫。归根结底,也是大唐太子,骨子里有傲气在。相对更多的,是一种类似兄长的感觉,他看着李牧就像是弟弟看哥哥,他愿意跟着李牧的脚步走,虽然他也明白,这种感觉不应出现在大唐储君的身上。

    在李靖灭突厥之前,突厥一直是大唐最大的心腹之患。李承乾也把突厥,视为自己的最大敌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而不怠。李承乾做得也是彻底,他把自己的寝宫改造成了突厥人的样式,宫殿之中,摆放着一个帐篷,他自己就住在帐篷里。周围的装饰,也不是什么古玩字画,而是兽皮弓箭,虽然这些强弓硬弩他一个也拉不开,但摆在那儿,他便觉得开心,畅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策马征战,搭弓射箭,百步穿杨的情景。

    李承乾让宫人把李牧抬过来,就安置在了他的帐篷里。而他,则在帐篷外面的榻上躺了下来,看着墙上的刀枪剑戟,听着李牧的呼噜,脑海中晃过很多画面。

    东宫有一位太子左庶子叫于志宁,乃是李世民派来帮助李承乾打理东宫的,被视为是东宫的班底之一。这位左庶子也很尽责,凡事都帮忙考量。但李承乾却不喜欢他,倒也不是他做了什么错事。作为东宫的署官,他的言行并没有任何问题。李承乾不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做事的出发点,永远是太子,而不是李承乾。他总挂在嘴边的是,太子应当如何。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前些日子,于志宁曾找到自己,说了一件事。他也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说皇帝有易储之意。并举了例子,如皇帝允许魏王设馆,招募学士、著书立说等等。李承乾听到这话,只是觉得可笑,并没当回事儿。但今日看到李泰不离李牧左右,心里头便有一点儿不是滋味儿了。

    自己的这个弟弟,当真对储君之位有想法么?若非如此,他怎会有大毅力减掉肥肉,又怎会跟在李牧身边,他是为了拉住李牧这个强援么?

    李承乾看着熟睡中的李牧,心里在想,若是有一天,李牧真的站在了李泰那边,事态将会是如何。

    无论怎么想,结果都是一样,自己将没有任何的机会。

    可是现在的情况,好像也还没到那么糟糕。他今天把内务府交给自己,内务府的重要性,便是长安城的妇孺,都能说出一二。若他真有支持李泰之意,绝对不会这样做。

    他的心思,到底是怎样的呢?正琢磨着,李牧忽然坐了起来。李承乾吓了一跳,但反应还算是快,轻声问道:“大哥,你想喝水了?”

    “醉里挑灯看剑!”

    “啊?”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李承乾呆愣住,看着李牧又倒了下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李牧耍完了酒疯,便又呼呼大睡了,只留下李承乾一人呆坐,喃喃的念叨着最后一句。

    ……

    “可怜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世民听了小太监传过来的话,嘴角勾起一丝弧度,挥了挥手,小太监退了下去。

    “高干,你说,李牧这是演给朕看呢,还是他真的醉了,心里便是这样想的?”

    高公公躬身道:“陛下是没看到侯爷醉的样子,已是不省人事了,故意为之,绝不可能。”

    “可是这诗句用词绝妙,豪气干云,他张口就来——”李世民微微蹙眉,道:“当真是有这等文采?”

    “陛下您忘了,侯爷一向如此,陛下可还记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么?也是张口就来,侯爷有这等文采,老奴是不怀疑的。”

    “你呀,现在可真是他那一党的了。”李世民笑骂道,高公公急忙跪下,道:“老奴都是听从陛下吩咐办事,绝不敢与人结党。”

    “玩笑之语,何必当真。”李世民示意他起来,叹了口气,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开口,道:“明天李牧醒来之后,不必让他来见朕了,传旨,加冕之事,全权交由内务府调度负责。”


………………………………

第735章 因势利导

    翌日。

    东宫,李牧刚刚醒来,李承乾也是迷迷糊糊,俩人在宫人的伺候下,正在用细盐刷牙。高公公便在这个时候来了,传达了李世民的意思。

    “交由内务府来负责?花费也是从内务府出?”

    高公公以为他心疼钱,急忙说道:“这是国之大事,礼部那边应当也会拨钱的。”

    “应当啊?”李牧漱了下口,吐出水,轻笑道:“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应当便是不准,不准就是不给,这种套路就没意思了。”他接过宫人递来的手巾,擦了下嘴,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好在现在这事儿不用我操心了,内务府现在归他管了,有事儿跟太子说吧。”

    李承乾正在漱口,听到这话差点没呛死,赶忙道:“大哥,我不行的,我都没去过内务府,加冕这么大的事情,我如何能够担当?”

    高公公也道:“侯爷,这可玩笑不得啊,太子他……”高公公也想说太子如何能行,但话到嘴边,忽然想起这是太子,话不能这样说,改口道:“太子毕竟年少,很多事情还没有经验,加冕这等大事,还得是侯爷亲自掌握才行,陛下也是信任侯爷,才会把如此重任交给您,侯爷——”

    “公公这话说得可就没道理了,太子年少,我就很老么?我今年也才十八岁好不好?我之前做的每一件事儿,也都是头一回啊,事儿这东西,只有用心不用心,没有经验不经验的,经验若是错的,再多的经验有何用?”

    “可是这……”

    “没什么可是,你不是说经验么?那我问问你啊,加冕天可汗这事儿,以前谁有经验,大家都是头一回!”

    “哎呦、”高公公急得跺脚,道:“侯爷,咱家是说不过你了,但这事儿,哎呦,这怎么话说的,您就别为难老奴了,好不好?”

    “反正我已经不管内务府的事儿了,也是跟陛下说好了的,陛下也是应了的。皇帝金口玉言,总不能说出的话收回去吧?我是不管了,陛下要是信不过太子,那就找礼部去。以前没内务府的时候,不也是什么事儿都没耽误么?”

    “哎呦、”高公公没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