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把信展开,凝眉看了起来。
信,并非是写给郑观音的,而是写给李世民的。信的内容即是,就算李世民得到了江山,又有何用,他已经料到,李世民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事儿,其中一个,便是缺钱。他可以告诉李世民一个秘密,要求便是换取郑观音的安全。
李牧继续往下看,信上有一个简单的地图局部。其中一座很乍眼的图示,便是‘会宁’二字。
“会宁?”
莫非是七个前隋宝藏之一?
李牧把信收起来,假意递给郑观音,道:“母亲,我没看出什么来,想必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唯有他能看的懂把。”
“你拿着吧,我留着也没用。只是没什么可送你的,想着他特意写在信中,必是重要的事情,既然你说不重要,那就是不重要吧,信你拿着,扔了也行。”
“长辈所赐,不敢辞也。”李牧顺势把信放到了怀中,郑观音又跟他说了会儿话,李牧才告辞离开。
郑观音一直送到门口,目送李牧消失在路的尽头,才转身又回去。李建成死后,她一直都在过担惊受怕的生活,以后有了李牧这个嗣子,她也可以不那么累了。
……
李世民的旨意,在下达之后,很快传遍了长安城。天下人对此事的看法,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李世民是在作秀,也有人觉得李世民是真心悔改,还有人觉得,像李世民这样的人,并不需要去解释,悔改什么,想做一个帝王,做过的事情,就得像是板子上钉的钉子一样,改了,便失了气度。
而想得深一些的人,则开始研究,李世民会这样做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但这些事儿,若能说得清,便不叫圣心难测了。所以在新鲜了几天过后,消息便专为平淡了,长安城街头巷尾的舆论热点,便又被新鲜的事儿给填满了。
首先是民部改成户部,然后便是新诞生的宗教事务局,以及在之后诞生的门派事务局,和宗教事务局的章程一样,虽是任何人都能申请,但是如果不去申请加入,超过了时限,便被认定为邪教,异端,朝廷一定会出手。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登记申请,朝廷还特意,在开封、洛阳等五个大城都设置可以申请的地点,每个季度汇总一次,方便全国各地的门派提出申请了。
于是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画面,那便是一个个江湖人士,绿林好汉,都频繁出入城池,想要给自己的门派是在上班打卡一样了。
……
凤求凰。
李世民加冕的日子临近,李牧的事儿也变得多了起来。在洛阳耽搁许久的独孤九,终于回到了长安。俩人再见面,也没有什么尴尬的地方,李牧把肉干丢给他一块儿,独孤九便学着李牧的样子,把肉干撕开,嘴里叼着,一边抿滋味,一边瞅李牧在干什么。
眼睛扫过去,便是好些个熟悉的名字,其中有几位是剑术高手,独孤九早年练剑的时候,独孤修德曾邀请天下好手跟独孤九对打,以此提升他的剑技。其中有些人,不乏是久不外出的高手,时间别说是知道这个人了,听说过的都没多少。而现在李牧手里竟然会有一个册子,上面登记了他们的名字,这让独孤九怎能不心中疑惑?
这也是他最近没在长安的缘故,他若早在,也能猜到李牧的想法了。
“大哥,这是干什么的?”
“给你瞅瞅啊、”李牧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道:“这位,江湖人称‘残影剑’,意思是他的剑快得看不清,都是残影。”李牧看向独孤九,道:“世上真有这样的剑法?”
“有、”独孤九拔出剑来,刷刷几下,李牧仔细盯着,还真就是只能看到一点儿残影。
“厉害!”
独孤九摇了摇头,道:“这不算什么快,真正的快,是让外人看不到,比如说这样、”独孤九又挥出去一剑,李牧还没看清什么,剑尖儿已经到了喉咙口了。
“别闹。”李牧抬手推了下,独孤九把剑收了回去。李牧把一块儿肉干都塞进了嘴里,含混不清地递给独孤九一份抄录好的名单,道:“这几个人呢,都是我看重的人,他们都有一身的好武艺,重点是还没有门派,而且犯了点儿小罪。你去找他们,跟他们说,过往的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只要加入锦衣卫,就不用再过漂泊的日子,每年都有不菲的进项,若有兴趣呢,等咱们回洛阳的时候,让他们一起跟着走。”
重复段落,等会儿刷新。独孤九明白李牧的意思了,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别闹。”李牧抬手推了下,独孤九把剑收了回去。李牧把一块儿肉干都塞进了嘴里,含混不清地递给独孤九一份抄录好的名单,道:“这几个人呢,都是我看重的人,他们都有一身的好武艺,重点是还没有门派,而且犯了点儿小罪。你去找他们,跟他们说,过往的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只要加入锦衣卫,就不用再过漂泊的日子,每年都有不菲的进项,若有兴趣呢,等咱们回洛阳的时候,让他们一起跟着走。”
………………………………
第730章 招标
独孤九没有言语,沉默了片刻,道:“大哥,我觉得此事有些不妥。”
李牧看向他,问:“有何不妥?”
“他们都是罪犯,而且有些人,身上有人命。”独孤九停顿了一下,道:“大哥为这些人提供庇护,若被人所知,恐怕要引起争议。”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独孤九点头。
李牧笑了笑,道:“我之前也这么想,但是我现在不这么想了。”独孤九不解,李牧见状,解释道:“若有人要杀我,你会怎么做?”
独孤九没有半分的迟疑,道:“自然是杀了他。”
“那你便杀人了。”
独孤九点头,旋即,他明白了李牧的意思。这些人的身上,或者背负着人命,但他们也可能是为了自己心中重要的人而杀了人,这样说起来,谁对谁又错呢?
“对和错,本就是立场不同,结果不同的一件事。不必太过于计较,我现在需要用人,这就像是在做买卖,他们为我效力,我给他们想要的报酬,仅此而已。”
独孤九点了点头,李牧拍拍他的肩膀,道:“去办吧,我还要出去一趟。”
独孤九把名单仔细收好,问道:“大哥,你要去哪儿?”
“天上人间,办完了事儿,过来找我。”
……
临近李世民加冕,长安城比往日热闹得多。近几日,越发的多了,这些人衣着华丽,口音与长安略有区别,稍微打听一下便可知道,他们都是从洛阳来的。
长安与洛阳,都是古都。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点儿比较的意思在。长安人看不起洛阳人,而洛阳人仿佛也不是很在意长安人瞧不瞧得起。这种情愫,大体上还要追溯到前朝。隋炀帝曾想迁都洛阳,准备工作做了许多年。不少看准机会的勋贵,也在洛阳先做准备,把自家的少年子弟送了过去。这也是为何李建成和李世民要到洛阳去游说的缘故,但后来隋炀帝惨死,隋朝分崩离析,迁都的事情便搁置了。而已经适应了洛阳生活的少年们,已经不愿意再回到长安,成为了隋末的那一代‘新洛阳人’。
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当年那批‘新洛阳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洛阳城的主人。隋末大乱时候,长安饱受摧残,元气大伤,反而是洛阳,一直没有受到什么战火。直至今日,洛阳的繁华,已经不下于长安。在洛阳人的眼中,长安就像一个迟暮的贵族,而洛阳,才是未来新兴的势力。
尤其是听闻皇帝陛下有迁都的想法后,更是趾高气昂,更不把长安人放在眼中了。这几日天上人间便可见一些端倪,放眼望去,好菜随便点的,美酒随便上的,多是洛阳人。而长安本地的人,没有那么财大气粗,却也看不上他们,都是一副看土包子的眼神轻蔑地瞧着。
“快快快,侯爷马上就到了,清场!”
一个伙计匆忙跑进来,紧接着,各桌伺候的服务员便开始了劝说,长安本地的客人,听闻‘侯爷要来清场’的话,都很配合的起身走人了,也不需要付饭钱。而外地来的,则会多抱怨几句,但在服务员的劝说下,也都配合地走了。唯独洛阳人,听闻什么侯爷要来,要清场,一个个的义愤填膺:“什么侯爷如此的霸道?他说清场就清场?免了饭钱?看看大爷我这身打扮,像是差饭钱的样么?!
一个两个吵嚷起来,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