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越是显得举重若轻,唐观心中就越气,这作诗要是真如你说得这么简单,弘文馆的学子岂不都是傻子了?忽然看到桌上的酒坛,天上的满月,道:“既然兄长这样说,小弟就得罪了,还请兄长不吝赐教。兄长请看,桌上有酒,天上有月,请兄长以酒和月为题,做一首诗吧!”

    李牧脸上浮现出更加欠揍的笑容,道:“贤弟太过客气了,怕兄长我下不来台,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题目。”

    唐观心中暗道,哪个给你出简单的题目了!有酒有月,说是一题,实则两题,怎么能算简单?

    李牧倒满一杯酒,装模作样地举了起来,似在酝酿,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拢过来之时,突然出声,道:“有了!听好!”

    唐观被他吓了一跳,强压火气,道:“小弟洗耳恭听!”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一首《把酒问月》吟诵完,李牧把举起的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月光的照映之下,飘逸洒脱,宛如天上仙人。

    唐观彻底说不出话来了,就算李牧是故意装逼,连续两首诗作,也证明了他有装逼的本钱。第一首诗就已经是佳作,这第二首竟然更胜第一首。尤其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四句,必将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让他不得不服气!

    唐观气得都快哭了,这等文采,怎么就赋予在了这等不尊重诗文的人身上了,有辱斯文,有辱斯文的很啊!

    唐俭喃喃回味着李牧诗中的意境,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看到唐观的神色,立刻出声道:“还不起来给你兄长赔罪?做弟弟的,竟然考校起兄长来了,在弘文馆读了几天的书,就眼高于顶了么,还不知错?”

    唐观赶忙起身,对李牧施礼,道:“小弟才学浅薄,不知兄长大才,在兄长面前班门弄斧,可笑至极,还望兄长不要挂怀,原谅小弟愚昧。”

    “欸、”李牧赶紧摆手,道:“我这样说,你肯定不信。但却是实话,作诗对我来说,真的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我娘知道,平日里我什么时候做过诗啊,我要么是抡铁锤,要么是锯木头,在我看来,诗文乃是小道,不能当吃,也不能当喝,盖不起屋舍遮不了雨,实在是没什么用处。有研究诗文的时间,不如放在这些实际的事情上面。我最近在研究一种犁,若能研究成功,可把耕地的速度提升两倍,还能大大地减少耕牛的负重。你若有兴趣,可以参与进来呀。”

    唐观瞠目结舌,他没有想到李牧平日里竟然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半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唐俭听到这话,却不由他不重视起来,因为他是民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耕种乃是国之根本,若真有一种犁能提升两倍的耕地速度,那么换言之,原本耕种一顷地,现在可以耕种两顷地了。这是多大的提升!要知道大唐现在并不缺地,隋末连年征战,死了无数的人,空出无数的地。地有的是,缺少的是耕种的人。人力有限,畜力也有限,天时也有限,实在是耕种不过来。若真有这种能提升两倍耕地速度,还能节省畜力的犁,那对国家休养生息政策来说,得是多大的喜事啊!

    唐俭也顾不得品评李牧的诗作了,赶紧问道:“此言当真么?你真的研究出了能提高两倍耕地速度的犁?”

    李牧就猜到唐俭会感兴趣,其实新式犁的图纸他早就在系统中买好了,只不过他还没想这么快拿出来:“还没研究出来,正在研究中,不过也差不多了,再有个把月,等我去买几头耕牛,去地里试验几番,应该就可以了。”

    “这可不是小事啊!”唐俭激动不已,一把抓住李牧的手,道:“你若真能研究出这种新式犁,那可是立下大功了,堪比开疆拓土,甚至犹有过之。陛下必定会重赏你,百姓也会记你的好。”

    “继父又过誉了,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眼下我大唐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粮食产量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但却没有富余。丰年还好,若赶上了灾年,对百姓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你也知道,我做着酿酒的生意,与粮食息息相关,丰年有粮酿酒,若是碰上了灾年呢?这买卖还做不做了,所以未雨绸缪吧,我若能把这新犁研究成功,提升了粮食产量,百姓家有余粮,碰上灾年也不怕,我的生意也受益,一举而数得,何乐不为呢?”

    唐俭露出佩服之色,对旁边唐观道:“看到没有,你这兄长心怀天下,当得起天赋其才,你要多多向他学习才是。”

    唐观唯唯应声,事实摆在眼前,也不容他不服气。李牧也没再打击他,酒宴过后,都安排了房间,各自歇息了。
………………………………

第109章 凌厉手段

    次日清早,吃过饭后,唐俭要带着孙氏和唐观回去了。临走之时,唐观求李牧把昨夜作的两首诗写下来赠给他,李牧知道自己的字难看,不想写,但推辞不过,还是给他写了。唐俭和唐观在旁边看着,李牧的毛笔字歪歪扭扭,还有错字(简体),知他确实没有撒谎,这种如稚童般的写字水平,绝对是识字不久的模样。

    李牧是跟唐俭等人一起出门的,他要去崇仁坊督工,正好顺路,就一起出发了。李重义带着四个人骑马跟着,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李牧的安全。剩下的六个护卫,则是守在家里,如果白巧巧要出门,他们负责护卫。

    其实在长安城里,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但李牧就喜欢这样的排场,这与他小时候的遭遇有关。李牧是个孤儿,小时候碰到其他小朋友都得躲着走,人家打他,他能打过也不敢还手,脑海中一直残留着被欺负的印象。这一世他决心不受这样的屈辱,所以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家人,出门都要多带几个随从,在人数上形成优势,至少不会吃亏。

    路口作别,李牧带着随从继续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崇仁坊,虽然刚刚才辰时,但是工匠们已经都到了。昨晚他们得到消息,李牧去赵国公府要薪酬了,赵国公还真给了,今日员外郎就要去赵国公府取钱,然后安排王、钱两位主事带着七十三名工匠奔赴定襄。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对李牧的敬畏更深了,生怕哪里得罪了他,被发配到边境筑城去。在中原生活久了的人,对边境有一种发自骨髓的恐惧感,似乎到了那儿就活不成一样。看到王、钱等人的遭遇,心有戚戚焉,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越发的卖力干活。

    李牧来到工地上,看到眼前热火朝天地景象,甚为满意。这就是他要的效果,杀鸡儆猴。正在主持考核的公孙康看到李牧来了,赶紧迎了过来。如果说几日之前,公孙康对于李牧的敬畏还浮于表面,此时他是真的惧怕眼前这位年轻人了。撩拨了赵国公的虎须都没事,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该是何等的尊荣?姓李,又来自边境,给陇西豪富盖楼……难不成他是陇西李氏十三望的一支?跟当今皇室是亲戚?这样的想法,在工部司不止他一人有,干活间歇的时候聊起来,能聊上一个时辰!

    李牧也听到几句闲言碎语,但他装作没听到,也没有去解释。这样的猜想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手下的人心存敬畏,干活才能不偷懒,也便于他日后调度管理。

    “禀告大人,按照您的标准,昨日一共考核了七十人,有技师三人,技工十五人,力工四十人,其余……不合格。”“不合格?”李牧挑了挑眉,道:“怎么个不合格法?是真没力气,还是偷懒啊?”

    “呃……”公孙康咧咧嘴,道:“这下官就不知道了。”

    “行,把他们给我叫过来,你继续去考核吧。”李牧吩咐了一声,公孙康把昨天不合格的十二人叫了过来,继续去考核其他人了。李牧看着面前站着的这十二个人,高矮胖瘦,什么样的都有。但是看他们脸上的气色,都不像是有病的人。

    李牧定下的力工标准,是扛起一百斤的沙袋。这个重量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算不上多高的要求,只要是有手有脚都能搬得动。眼前这十二个人搬不动,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们不想搬。

    李牧见过这路人,前世见过很多。这世上的人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