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也是新政的一部分。从前统计人口,常常不准,出入甚大。不是瞒报的黑户,就是虚报的假户。臣想出来一个办法,可以极大地减少这种可能的发生。”

    李世民回到龙椅坐下,道:“讲来听听。”

    “是。”李牧认真道:“这个办法,说来也简单,就是为每一个百姓,设置一个专属他的编号。”

    “专属的编号?”事关民部,唐俭忍不住出声,道:“李牧,这如何可能?别的不说,百姓许多都不识字,就算编了号,他们也不认得啊!”

    “如何不可能呢?”李牧又看高公公,道:“请高公公拿纸笔一用。”

    高公公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微微点点头,高公公转身去拿了纸笔,又让两个小太监抬来一个桌案。

    李牧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从零到九,九个阿拉伯数字,展示给众人看,道:“陛下,诸公,这些个字符大家应当都很熟悉,去年大唐日报曾有一期特刊,专门讲述了我发明的‘四则运算’法,这是基本的字符,分别代表了零到九的概念。百姓是很多人不识字,但是这些字符要比字简单得多,很容易就能教会他们。”

    说罢,李牧又写了几个数字,道:“如今大唐全境分为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八百余县。我们可以这样编号,前两位是‘道’,比方说01代表关内道,中间两位是州,比方说关内道有二十七州,把原州编号为13,那么一个原州的人,就是0113,以此类推,两位代表郡,两位代表县,最后归结到乡里。如此编号下来,绝对不会出现重复,统计也方便许多。看一个人缴税没缴税,是平民还是乡绅,授田还是没授田,有多少田地,只需要看他的编号就可以了。”

    众人听罢,全都变了脸色。若真像李牧所说,让朝廷把这个编号法实行了。就等于是朝廷掌握了每个人的所有信息,黑户,逃户,更是一点也不可能了!

    再看向李牧的眼神,都像是见了鬼一样,这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这等绝户计,他怎么一眨眼就一个,也太可怕了!

    “而商税,在未来则是重中之重。”李牧正色道:“陛下,内务府如今承担了很多职能,不可否认,职权集中在内务府,臣办事会非常便利。但也会逐渐丧失制约,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在臣当内务府总管大臣的时候,陛下自不必担心什么,臣会料理好一切,但若有一天,臣不相干了,回老家种地去了,陛下需要再换一个内务府总管大臣的时候,可就找不到像臣这么靠谱的人了,所以臣向陛下建议,早早设置好制度,逐渐分化内务府的权柄,让六部各职司,都能监管到内务府,这样才能保证平衡而不失衡。就拿这商税来说,今年内务府的订单额度,正月刚过就已经突破了百万贯,按三十税一来算,就有三万四千贯左右的税,一年下来数十万的税,这还仅仅是内务府,所以陛下,不可不察!”

    众人听到这里,虽然依旧很讨厌李牧那副欠揍的嘴脸,但也不得不佩服,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哪有人想让人来分化自己的权柄的?但李牧就这样做了。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得不佩服李牧的聪明,他若不这样做,内务府早晚会成为别人攻击他的把柄,而他这样做了,等于是把危机化于无形了。


………………………………

第570章 邀功请赏

    “逐鹿侯,请留步。”

    “魏公,也请留步。”

    朝议成了李牧的一言堂,其他人只有听着的份,反驳也反驳不得,进行得也就快了。李牧说完之后,基本也没啥人说话,一场朝议‘高开低走’,以李牧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退朝的时候,不出意外地,李牧被李世民给留下了,出乎意料的是,魏征竟也被留下了,众朝臣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今天朝议的事情,各回各衙去了。

    太极殿。

    李世民赐了座,李牧和魏征都坐了。魏征面无表情,他已经准备好接受嘲讽了。心里虽不服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代新人换旧人,如今他已经不是李牧的对手了,他想做一点事情,也是有心而无力了。当年舌战群儒的魏征,今日也变成了‘群儒’中的一个,面对李牧的智计百出,他几无招架之力。

    “李牧!”

    李世民忽然拍了下桌子,吓得李牧一蹦,赶紧站了起来:“陛下,怎么了?咋还生气了呢?”

    “你这个混账东西!”李世民怒喝道:“你把朕也算计在其中了么?为什么跟朕连个招呼也不打?可有把朕放在眼内?”

    “呃……”李牧嘿嘿笑了起来,道:“陛下,臣……臣实在是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啊,臣刚才不是说过了,这是情急之下的……”

    “还当朕是三岁幼童?程咬金若不是与你商量好的,朕以后走路都倒着走!”

    “那可太麻烦了,臣岂敢让陛下倒着走——”李牧瞧了魏征一眼,竟恬不知耻地承认了,笑嘻嘻道:“陛下您看,这不就是演个戏么,总得给失败者一个心悦诚服的台阶下,要不挂不住面子嘛。”

    魏征面无表情,道:“逐鹿侯不用言语相讥了,技不如人,甘拜下风,但你若嘲讽老夫,也未免太不要脸了。”

    “瞧瞧,又骂人。”李牧凑到魏征跟前,笑眯眯道:“老魏,我可是刚赔给你半年的俸禄,外加提拔你的女儿做官了呢,你可知道寻常人要想在内务府为官,他甘愿出多少钱么?有人花十万贯,想买一个九品主事,六品局长的位置,少说也得五十万贯吧?老魏啊,你们家要发迹了,这可都是因为我呀,你不感激我倒也罢了,恩将仇报是怎么回事?你这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呢!”

    “这都是你的奸计,老夫不承你的情!”

    “哈!”李牧愤愤然道:“陛下,您听见了么,这还是人说的话么?我给他钱,我帮他女儿,我是坏人!那些山东士族,利用他,算计他,他倒把那些人当做好人,老魏啊,你的思想很有问题啊!”

    魏征自知说不过李牧,闭口不言了。李世民也道:“李牧啊,适可而止吧。朕看你现在已经目中无人了,该规矩规矩你了!朕把你和魏爱卿留下,就是不想让你们之间的政见不合,演变成为仇恨。你们同朝为臣,不要结了心结才好。”

    “陛下,臣正要说呢。”李牧忽然正经了起来,道:“陛下,臣想跟陛下请个假。”

    “什么?”李世民皱眉道:“新政的事情刚刚有了个结果,你就要请假?你请什么假?多少事情等着你去忙呢?”

    “陛下,臣有充足的理由。”

    李世民气笑了,道:“你倒是说说,什么理由?”

    “臣要备战科举!”

    李牧的样子太过于一本正经,以至于李世民都愣了一下。他看了眼李牧,又看了眼魏征,眉头紧皱,道:“李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状元对你而言,有那么重要么?状元,最高也就授一个六品官,三年五载,也未必能做到四品。你现在已经是从三品了,难道你嫌自己的官高了?你与魏爱卿的那个赌约,朕早就说过,是玩笑之言,不能作数的,你别胡闹了!”

    “陛下,臣是一个言出必践的人,虽然考双状元难度很大,但臣既然说了,就一定要试试。此为一,其二,臣绝非以玩笑的心态,来对待此次科举,臣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臣要向天下人证明,臣如今的权势,地位,是凭本事得来的,臣确实是状元之才。其三……”

    李世民不悦地打断,道:“你还有其三?有完没完了?”

    “陛下,最后一个。臣为陛下办了这么大的事情,请陛下给点好处。”

    李世民乐了,道:“行,你要什么——”忽然他停顿了一下,道:“不要再提什么封王的事情,朕登基以来,对待皇亲,一直是主张削爵,朕的几个兄弟,去年,前年,刚刚被朕贬了王爵,为此父皇还申斥了朕。若给你封了王,宗亲和朝野皆不能服。不过,朕可以给你一个许诺,等朕归天之日,会留下遗照,让太子封你王爵,如何啊?”

    李世民说得非常认真,不似玩笑。但魏征听在耳朵里,却像是炸雷一般,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李世民说的削爵的事情,魏征是知道的。因为这就是他的谏言,唐朝的制度,王爵是有封国的,所谓封国,就是画出一个地方,此地的民生社稷,皆归于此王爵管理。这也是为了巩固皇权的一种办法,自汉代传下来的。天子之国万里,而政令不能出万里,故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