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河边搭了个巨大的军帐,暂时充当了刑部大堂。年初的一项调动,李道宗改任了宗正寺卿,刑部尚书之位由张亮接任。郧国公张亮,此人也是日后凌烟阁中人之一,原为李密部下,曾在李绩麾下为将,随李绩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绩推荐加入秦王府,为李世民谋划了很多事情。李世民即位后,封他为右卫将军,长平郡公,年初进封鄅国公,接棒李道宗做了刑部尚书。

    此举算是李世民削减宗藩势力的一项举措,李道宗离开刑部之后,六部之中再无皇族中人了。

    大理寺卿张蕴古,此人在历史上也是个有名有姓之辈,他的主要事迹,便是遭到权万纪诬告,被李世民误杀了。现在历史出现了变化,权万纪作为李佑的长史,跟着李佑提前去就藩了,他也就保住了命。

    御史大夫魏征,再加上主审官长孙无忌,四人坐在案头后面,齐刷刷的愁眉不展。

    刺客他们已经见过了一遍,问也没问出什么新鲜的。六个活口,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必死了,也没什么求饶之举,对李牧破口大骂,绝口不承认是刺杀皇帝,只道是刺杀李牧,一人做事一人当,只求不要牵扯宗族。

    供词与李牧那份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头做文章也不好做。而且李世民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他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长孙无忌的职责,是贯彻李世民的意志。

    最后一个犯人被带下去,长孙无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向左侧的魏征,道:“魏公有何话说么?”刚刚审问的时候,魏征一句话也没说,所以长孙无忌先问他的意见。

    魏征绷着一张脸,道:“有何话说?没有话说!昏君想要什么结果,就给他什么结果,杀吧!杀吧!逼得狼烟四起,天下大乱,他就安逸了!”

    长孙无忌皱眉道:“魏公此言荒谬,刺客属实,陛下受伤也属实!按律法治罪,有何错处?陛下仁慈,或许会赦免一些人,但你也不能说陛下就错了吧?若陛下不严惩,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刺杀皇帝不成抵赖即可,魏公是这个意思么?”

    魏征哑口无言,愤愤道:“你明知我不是此意,何必咬文嚼字!我只是,只是为那些无辜的人……唉!”

    长孙无忌又看向张亮,道:“刑部有何意见?”

    张亮是李世民一手提拔,自然是唯李世民的意志为准绳,闻言便道:“法不容情,大唐律中写得清楚,行刺皇帝如同谋反,夷三族,我以为陛下处置,并无错处。”

    “你……”魏征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叹了口气。

    长孙无忌又看向张蕴古,道:“大理寺有什么意见么?”

    “按大唐律,是没有什么错处,可是法理不外人情,我刚刚计算了一下,若真按照夷三族的标准执行,约莫牵扯六万余人,这……历朝历代,也未有啊!”

    魏征听了,立刻接话道:“六万余性命,陛下怎忍心?不行,我要去见陛下!若不能劝陛下回心转意,我就一头撞死在他面前!”

    长孙无忌叹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你越是这样,便越会激怒陛下……”

    话音未落,一个校尉匆忙跑进来,长孙无忌皱眉道:“慌慌张张做什么?”

    “国舅容禀,出事了!程将军命我来报,逐鹿侯利刃加颈,正在陛下面前死谏,求陛下回心转意,声称若陛下不肯,他便死在陛下面前,省得目睹生灵涂炭!”


………………………………

第532章 巧舌如簧

    “快去看看!”

    长孙无忌当即起身向外奔出,魏征等人紧随其后。各军帐中歇息的官员等,也都得了消息,齐齐往外走,也是奇怪,整日守在军帐外的士卒,竟没一个出来阻拦的。在情急之下,也没人注意到。

    一群人跑到东山坡,只见李牧手里拿着尚方宝剑站在小院儿的篱笆墙外头,看这样子跟报讯的人说得好像也不是一回事儿,他这哪像是要死谏,倒像是要冲进去把皇帝结果了一样。

    长孙无忌慌忙拦在李牧面前,喝道“你要干什么!李牧,你疯了?!”

    李牧伸手拉开长孙无忌,挽起袖子,缓缓举起宝剑,搁在了手腕处,深吸了口气,道“陛下,臣刚刚想过了,抹脖子不太好,臣想留个全尸,还是割腕吧。”

    众人听到这话,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这啥呀,死谏还有商量往哪儿下刀的?儿戏吗?

    李牧把剑放在手腕上,比划来比划去,就是不下手,众人在旁边看着都跟着着急,恨不得冲上来帮他一把,一剑下去给他划开得了。

    这时,高公公走了出来,看着李牧在那儿比划,也是差点忍不住笑场,勉强忍住,板着脸道“陛下口谕李牧,你还要胡闹到几时?做你该做的事去,朕原谅你一回,若再胡闹,朕定不饶你。”

    “陛下!臣没有胡闹啊!”李牧忽然把剑一扔,高声喊道“陛下犯了糊涂,臣作为陛下的臣子,怎么能够不出言提醒,哪怕是忠言逆耳,也算尽了为臣者的本分,臣不能像那些尸位素餐之辈,看着陛下即将铸成大错,却顾虑自家的身家性命,不敢发声!这样的人太多了,不少臣一个。臣愿逆流而行,哪怕触怒陛下,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若臣的死,能唤醒陛下,挽回即将铸成之大错,臣愿意!”

    振聋发聩!

    完全字面意义上的振聋发聩,因为李牧扯着脖子喊的,离得近的长孙无忌,耳朵都差点失聪了。

    不少人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李牧的话谁听不明白,这摆明了就是羞臊人,尤其是魏征,他听到李牧的话,下意识地就觉着耳熟,想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了,这不是自己想说的话么?李牧这小子,他竟然抢在了前头!

    若他真是这样的忠烈之人,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不是啊,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他不是,但他偏偏要说这样的话。魏征胃里一阵翻腾,只觉得像是吃了苍蝇一样,说不出的难受。

    高公公听过之后,没有说什么,转身回了院子,不多时又出来,道“陛下口谕李牧,你曾在殿上说过,臣子做不到致君于尧舜,能不能做尧舜,要看帝王的天赋。朕仍记忆犹新,现在你是在做什么?难道你要把自己的话收回去么?”

    对啊!众人听到这话,顿生同感。你李牧不是说过,做臣子的做不到致君于尧舜么?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你是什么都说得出来!现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看你怎么说?

    李牧也像是措手不及似的,愣了一会儿,忽然他深吸了口气,道“陛下,臣绝不是想致君于尧舜。因为陛下也不是尧舜,尧舜也不是尧舜,没有人能做到尧舜,臣只是想提醒陛下,不要犯下追悔莫及的错误,因为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绕口令似的一段话,让众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在心里绕了一圈之后,才明白一点,这小子是不是疯了,他竟然说皇帝当不了尧舜,他是在讽刺皇帝是昏君吗?

    是个人也忍不了!

    李世民这回不用高公公传话了,自己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在刺杀事件发生了一天之后,群臣终于见到了李世民本人。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世民的伤处。果然再手腕上看到了裹着的白布,但平心而论,确实是个小伤。在场有不少都是当年秦王府的人,他们都见过李世民负伤。若是搁在七八年前,李世民率军征战的时候,这点小伤抓一把土抹两把也就完事儿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这话谁敢说啊?七八年前那个人是秦王,现在这个人是皇帝,能一样么?

    百官跪了一地,无不痛哭,骂声此起彼伏。

    李世民充耳不闻,盯住李牧,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你说朕做不了尧舜?那为何尧舜也做不了尧舜?”

    李牧正色道“陛下,可能是臣读书少,但据臣所知,关于尧舜的事迹,虽口口相传,但却不见于正史。史记之中的记载,也多为传说故事,没有任何佐证。臣以为,尧舜之所以能作为传说,传承千年,是因为尧舜寄托了百姓对明君的向往。百姓想要这样的皇帝,他们把所有美好的想象,都归在尧舜的身上。但尧舜真的是传说中那样的人吗?臣以为,不一定。人都有私欲,有私欲就会犯错,但尧舜不会,因为尧舜是百姓想象出来的。”

    “尧舜所在的年代,地域不过千里。而如今大唐,东西何止万里?现在若治理千里之地,只需要一个贤臣而已。在场诸公都能做到,而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