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辈子啊,身经百战。”李渊竟笑了,不答反问,道:“孩子,你这段时间也读了不少书了,你可曾在书里看到,一代豪杰,一代枭雄,是被馒头噎死的么?”

    李有容摇了摇头,心里暗想,就算是被馒头噎死,史书中又怎么会记载这种事情?

    “英雄即便末路,也不会死在宵小之手,更何况这回,也不是冲他去的。”

    李有容不解,脱口道:“不是冲着二叔,难不成是冲着李牧?”

    “可不就是么。”李渊关上窗,坐下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李牧这小子,太急切了些,竟想动那些门阀世家的根本,狗急跳墙了。”

    毕竟是终结乱世的一代雄主,对门阀世家的了解,李渊还要胜过李世民一筹:“不过,李牧这小子也不是好惹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可能不报复,看着吧,就在这几日,必有一场腥风血雨。”

    “皇爷爷觉得他能成么?”

    “成与不成,在天意,在时势,在气运,更在人为。我平生阅人无数,李牧是最特殊的那个,他若不成,谁也成不了。”

    李渊把茶盏放下,道:“你也歇着吧,不用管那些兵丁,他们不会怎么样的。”

    “嗯。”

    李有容应了一声,端着茶盏下了楼,心里却在想自己的最后一个问题。李渊看似回答了,但又好像没回答,李牧到底能不能成,她真的很想知道。

    ……

    侯君集接到旨意后,便把自己的府邸做了临时的监牢,带着家将亲兵,率领着左右屯卫,先是封锁了东南西北所有城门,然后戒严了所有街坊,接着,开始了挨家挨户的缉拿逮捕。

    三省六部,侯君集管不到,他也有办法,他把消息通知了,然后派兵‘保护’一路送去了山谷。王珪、魏征也在其中。至于官阶比他小,又是门阀、大族、世家背景的官吏,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是暂时请到府里喝茶了。

    不是没有顽抗的,但当屠刀举起的时候,聪明人还是都选择了放弃抵抗。侯君集打仗是出了名的一根筋,有勇无谋,简单来说就是,我老大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他的老大是李世民,李世民让他抓人,他会忠实地把这件事做好,谁要敢反抗,他正好砍几个脑袋,凑一凑军功。

    王珪和魏征在马车里,在一队兵丁的‘保护’下,乘着夜色向山谷去。王珪此时满脸的生无可恋,收到消息之后,他觉得自己活不成了,不但他活不成,太原王氏也是灭顶之灾。

    领头之人,竟然姓王。这是他豁出好大一张脸,才从带队的校尉口中套出来的话。他现在只盼着,这校尉是胡诌的,万一是真的,那可真是大祸临头了。

    不但有快马从身旁掠过,王珪放下帘子,对魏征道:“这是李牧的阴谋!”

    魏征冷笑一声,道:“事到如今,对这样的词儿还有用么?你说是就是?我说是就是?如今陛下负伤,刺客已经抓住,活口有六个!陛下会信你还是信李牧?现在只能求神拜佛,六个活口里头千万不要有各家的子弟,但凡有一个,就是灭顶之灾!”

    王珪颤声道:“陛下不会不考虑的,他若对门阀动手,天下必乱!”

    “陛下是开国的皇帝,四方征战,死在他手里的人,何止千万。你忘了五年前?惹急了他,他什么做不出来!他会在乎乱吗?兴许,乱起来才合他心意!”

    “不、不可能!”王珪像是一个溺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一颗稻草,拽着魏征的袖子,道:“陛下不可能不在乎,他若动手,山东各大族必反,他难道会把人全杀了?”

    “全杀到不可怕,可怕的是……”魏征看向王珪,一字一句道:“不知道会杀谁!”

    王珪脸色惨白,道:“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

    魏征冷声道:“我来问你,行刺皇帝,是何罪名?”

    “罪不容恕,诛九族!”

    “陛下仁慈,只诛首恶。各家会如何选择?”

    “这……”王珪只是蒙了,不是傻了,魏征少加点拨,他便想通了。李世民轻易不会与门阀开战,但门阀更不愿意与皇权开战。若是鱼死网破,说不得就得拼命了,但若网开一面呢?

    身为门阀子弟,王珪太了解门阀是怎么回事了,门阀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门阀是一盘散沙。若李世民网开一面,门阀一定会选择舍弃一部分人,给李世民一个交代。

    而这些被舍弃的人,必死无疑!
………………………………

第525章 主意已定

    白巧巧有孕在身,不宜受到打扰。审讯之事,便没有在小院儿进行,而是拖到了距离小院儿很远的树林中。无论死的活得,都绑在了树上,一棵树绑一个,任凭他们哀嚎。

    李牧把自己的摇椅搬了过来,躺在摇椅上,半眯着眼,借着月色打量这群人,心里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今夜发生的这个插曲,他着实是没有想到。他原本的计划就像他对李世民说得那样,先暗示王珪,让他以为出了兵部的预算差额就能过关,先敲一笔,随后搞一出刺杀的戏码,借机翻脸,然后就是清算皇产,把除有地契的田地,一刀切都划拨到皇产里头。不是有句话叫“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么,大帽子一扣,让这群老凯子无话可说。

    当然最后还是要谈的,怎么谈呢?各退一步喽,田地当然还得给他们种,不然粮食从哪儿出?但要先明确一点,地是属于国家,是属于皇产,给你们种,是租,必须得给租子,而且到了约定的年限,内务府还有收回的权力。

    这是李牧的最终目的,即便达不成,完成三分之一,他就满足了,因为这事儿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只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争取利益最大化罢了。

    但今天发生的事情,却给了他一个更大的契机。

    刺杀是真不是假,表明这群门阀之中,已经有人按捺不住,想要先下手为强了。最妙的是,李世民也牵扯到了其中,还受了伤!这样一来,事情严重的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果李世民不在此处,刺杀的只是他李牧个人未遂。作为皇帝,李世民或许会考量很多,不会对门阀下手惩治,顶多也就是申斥而已,这是帝王的平衡之道,李牧能够理解。

    但今天李世民受了伤,这就不是臣子间的争斗可以解释的了。这些刺客,真的只是为了李牧来的么?李牧不相信李世民心里不会产生遐想!契机之所在,就在于此。不管这些刺客,是不是完全奔着自己来的,李牧需要做的是,把李世民带上。只要带上了他,就是门阀对皇权的不敬,就是门阀对皇权的挑衅。作为皇帝,是绝对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不管李世民怎么想,愿意不愿意冒风险,他都必须得拿出一个态度来!

    这样一来,能做得文章可就多了。

    如今是初唐,一个国家的奠基期。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切都可以推到重来,阻力虽有,但不是问题。因为刚刚经历过一场大乱,能在这场大乱中活得最终胜利的人,也就是当今的皇权,掌握着绝对的实力。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罕有在立国之初就被推翻的政权,其原因,就在于此。

    换句话说,凭现在皇权的实力,门阀也好,世家也罢,地方大族全都加上,他们也不是皇权的对手。

    李世民忌惮门阀世家,不是真怕了他们。有什么好怕的?都是败军之将而已。他在意的是,把这些人都干掉之后,他的江山谁来治理,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果李牧能给李世民一个盛世之途,他一定不介意杀一些不听话的人。

    李牧的手指,敲击着扶手,心里头盘算着、忽然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看过去,只见一伙人匆匆而来。为首之人,正是他特意派人去找的三狗。在三狗身后,是他的一帮狱卒兄弟,逐鹿侯相召,必有重赏,谁能不来?

    三狗眼里冒着光,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上次他提议李牧设内务府专有的监牢,没能得到同意,这次李牧找他过来审讯刺客,若能审出一点什么,此事成的几率可就大了。

    “侯爷!”

    李牧颔首,指了指树上捆着的人,道:“死了四个,我要知道他们是谁,活的六个,一个也不能死,我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行刺陛下,听懂我的话了么?”

    听话听音儿,三狗跟着李牧时候不短,显然学到了一点,李牧这话的意思是把他摘开,这些刺客的目标是皇帝。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