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是在提醒长孙无忌,不可过于徇私。而长孙无忌则在告诉李世民,人人皆如此,你是皇帝,也改变不了人性。
对视良久,李世民终是没有狠下心与这位儿时玩伴撕破面皮。他又看向高公公,岔开话题道:“那个锦衣卫是怎么回事,三百人,也敢称‘卫’?”
高公公笑道:“陛下,说起这事儿,可有意思了。逐鹿侯不是找您要了三百人的名额么,他在屯卫挑了五百人。打算优胜劣汰,留下三百人。挑人倒是顺利,但出营的时候,屯卫把马匹、甲胄、兵器都留下了,什么也不给带。逐鹿侯只好自己买马,自己制甲,自己铸兵器……”
“哦?”李世民挑了下眉,笑道:“怪不得他再建工厂,原来是吃过亏想要找补。”
高公公不解,道:“陛下,如何是找补?不是逐鹿侯在搭钱么?”
李世民笑道:“你还是不了解这小子,看着吧,等他的工厂建起来,你看他做出来的甲胄,是送还是卖,他不把钱讹回来,是不会干休的。”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却又不得其法,眼眸之中划过一丝疑惑。
高公公干脆没明白,但他也不在意,继续说道:“……一应之物都自己预备齐了,逐鹿侯又去了兵部。陛下知道,咱大唐是府兵制,每个士卒,或卫或府各有统率。逐鹿侯的挑选出来的士卒,都是来自禁军屯卫。按理来说,也应在禁军屯卫的辖下。禁军屯卫也不是不要,但逐鹿侯却说,他的士卒都是他自己花钱武装起来的,不能受屯卫调派,得他自己说了算。他称自己为‘云龙将军’,要兵部给他一个‘独立团’的名头。”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是李牧的风格,云龙将军……真敢说啊,朕是天策上将,他便叫自己云龙将军,哈哈哈……”
长孙无忌瞧着心里酸得紧,陛下对李牧真是惯得没边儿了,这都不动怒吗?
李世民又问:“兵部如何答复?”
“兵部自是不答应啊。”高公公苦笑道:“哪有这样的规矩,府兵本就是为了方便统率,逐鹿侯却要‘独立’,这如何能行?”
李世民点头,道:“侯君集还是有分寸的。”
“逐鹿侯没有得逞,非常不高兴,声称兵部就是不讲理。他的士卒全身上下都是他置办的,兵部一文钱不出,凭什么让他的士卒听命。既然兵部不通融,他就自己‘独立’了。您不是许他自置官属么,他便以此为凭。在十二卫之外,设一个锦衣卫,归在内务府辖下。让他的兄弟李重义做“锦衣卫指挥使”,封了个五品官。”
“五品!”李世民皱眉道:“朕不是只许他封六品及以下官员么,他凭什么封五品?”
“是这么回事、”高公公解释道:“实际是六品,对外宣称五品,差得那一品的俸禄,他说他自己掏。”
“这……”李世民苦笑不得,想了想,道:“罢了,五品就五品……那李重义如今是河间郡王、朕堂兄的义子,封个五品,也不为过。高干,待会着中书省,补个圣旨吧。可这三百人就称‘卫’未免有些夸大了吧,又为何是‘锦衣卫’?这里面有什么说道?”
“称‘卫’只因逐鹿侯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大唐军制中,十二卫便是最大,他就非得称‘卫’,显得有面子。至于锦衣卫,逐鹿侯说他自己有钱没地方花,富贵不为人知,如锦衣夜行。他要让他的士卒冠绝十三卫,就算不能做最强的,也是最有钱的……”说到这,高公公低声道:“陛下,您没见着那些‘锦衣卫’,个个都穿着刺绣的飞鱼服,堪比七品官服一般,质量却更好,一套没有三五贯钱下不来!”
李世民哼道:“前日还哭穷,今日又如此奢靡浪费,看来朕真的是不能可怜他!”
长孙无忌在旁边,本来还在期待进一步的‘龙颜大怒’,但等了半天,却啥也没发生。心中暗骂,李世民你是糊涂了么?飞鱼服!飞鱼!《山海经》有载,飞鱼类蟒,亦有二角。而蟒又类龙,这样的衣服,难道不逾越么?你就这么轻易放过,难不成真的如坊间传闻,李牧是你的私生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长孙无忌是被气糊涂了。别人不知他却再清楚不过,二十几年来他和李世民从未分开过,李世民又不像李建成,处处留情,李牧绝不可能是他的私生子。
李建成倒是有可能。
长孙无忌一怔,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联想。李建成倒是有可能……这种可能真的有么?这种可能……可以有么?
长孙无忌的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他忽然发现,他找到李牧的弱点了。看似牢不可破的圣眷,也只有这一招,才可以摧毁了。
没人比长孙无忌更了解李世民。
无论李牧多么优秀,他多么欣赏。只要李牧是‘建成遗子’,他就必死无疑。
李世民不会允许威胁到他皇位的人存在,更不允许这个人,如李牧这般出类拔萃。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李牧成为‘建成遗子’。
阴谋诡计?
长孙无忌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
第385章 系统漏洞
“叱咤风云我万众仰望……”
王鸥的店铺里,李牧穿着一套飞鱼服,在厅内来回地走。他不但自己走,还让独孤九陪他一起走,脑海里回荡着这首古惑仔之歌,内心一片满足。
虽然“独立团”的梦想破灭了,但是“锦衣卫”却成立了。对比一下,也不算亏。
李牧曾想过制度这个东西。
也许一万个人心中会有一万个想法,有人怀念先秦,有人怀念两汉,还有人羡慕罗马、埃及等外国强盛的时期。但在李牧的想法中,制度这个东西,总是随着时间而‘进化’的。
简而言之,后面的朝代,其实都在汲取前朝的教训。譬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他为何这样做?还不是有感于藩镇太过强大,不好管理么?
但也是由于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武将受制于文臣,宋朝在赵光义之后逐渐开始羸弱。
前面的朝代,之所以会覆灭,都与它施行的制度不够先进有关。
锦衣卫作为明朝出现的职能部门,放在唐朝,必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李牧相信,假以时日,李世民会发现锦衣卫的用处。但这些都是后话,他最关心的事情,是这身‘飞鱼服’有没有很拉风。
拉风是够拉风了,但穿了一会儿,李牧又觉得没啥意思了。他是从三品的军侯,又是从三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穿得和锦衣卫一样,显得自己像个小弟。
虽然很喜欢这身衣服,李牧还是忍痛脱了下来,披在了独孤九的身上。
“从今往后,你就是锦衣卫镇抚使了。”
独孤九对什么‘镇抚使’一点兴趣没有,但他爱美,看到这身拉风的飞鱼服,早已经喜欢得不得了了,也没说应还是不应,反正是把衣服穿上了。
李牧重新披上虎皮裘,对旁边笑意盈盈看着的王鸥说道:“再做三百套,得让兄弟们有换着穿的。”
王鸥点头应下,担忧道:“这样会不会太引人注目了,若是有人弹劾可怎么办?”
“哼!”李牧满不在乎,道:“我刚整治完御史台,谁这么没眼力见敢弹劾我?先穿了再说,陛下若是生气了,大不了再改。”
李牧揽住王鸥的腰肢,岔开话题,道:“鸥,你这铺子也都差不多了,何时正式开张啊?得取个名字,挂个匾额,也能收点礼金不是?”
王鸥笑道:“我又不差那点礼金,现在不也挺好么,该做生意做生意,还有你这大主顾,一次都是几百套刺绣衣裳。闷声发财,不挺好的么?”
“随你高兴。”李牧捧着王鸥的俏脸亲了一口,道:“总之不要让自己太辛苦,我要去李应的作坊看看,明日再来看你。”
王鸥笑着点头,踮脚在他的唇边轻轻吻了一下,目送他和独孤九离开。
忽然瞧见对门有个人探头探脑,王鸥知道那是李知恩,笑了一下,也没有理会,转身进门了。
……
赵郡李氏与内务府合作的造车作坊,在西市西侧的怀德坊。占地约有两户大宅的面积,一面堆料,一面造车。在签了契约之后,赵郡李氏不知从哪里调派过来了数十木匠,如火如荼地开始了生产。大车的架子,已经造出了二十几辆,就等李牧把轴承交付过来,就能组装完成。
这段时间,内务府派出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