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极宫。

    朝议结束,李世民刚刚回到太极殿。拿起一个奏折看了会儿,又放下,显得有些心绪不宁。高公公在旁边伺候,瞧见了,心里会意,凑了过来,道:“陛下,一大早,逐鹿侯就带着郑氏母女三人出了宫了。”

    “哦、”李世民应了声,摆摆手,道:“朕不想知道这个。”

    对李世民的傲娇,高公公早已是熟稔了,也不说什么,默默退后两步,束手站在旁边。

    “那个……”高公公不说话了,李世民又有点忍不住,清了下嗓子,道:“高干,朕问你点事。”

    高公公忙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不是吩咐,朕就是想问问你,你跟在朕身边二十来年了,朕的脚真的有那么臭?”

    “这个……”高公公怎么敢说实话,一副茫然的样子,道:“老奴没有闻到啊,有吗?”

    “唉……”李世民长叹了口气,道:“朕也没闻到啊,可是昨天李牧说完,朕忽然想起来了,朕每次去立政殿,皇后都要朕洗澡。其他爱妃也一样,变着法的让朕沐浴。这绝不是巧合,看来朕的脚是很臭,只是你和朕的鼻子不好使。”

    高公公嚅嗫了一下,还是没敢把实话说出来,怕李世民从他的表情看出点什么,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李世民自顾地说道:“高干,脚臭能治吗?”

    “应该是可以。”高公公巴不得李世民把脚臭治好了,作为距离李世民最近的人,他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忙询问道:“陛下要传御医么?”

    “不行不行、”李世民连连摆手,道:“御医为朕治病,每一次都要存档,方便史官修史。难道朕要留下脚臭的名声?”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可惜孙神医寻药去了,不然有他在,必能药到病除。”

    高公公担心李世民不治了,赶紧提醒:“陛下,孙神医还有一位高足在长安。您忘了逐鹿侯说的,他把府邸空出来,给孙神医的那位高足办医馆了。”

    “啊,对,朕想起来了。”李世民大喜,道:“那咱们就出宫,让孙神医的徒弟,给朕瞧一瞧。”

    “诺。”

    高公公应了一声,便要出去吩咐准备马车。忽然李世民旁边的机关传出响动,高公公停下脚步,走过去把机关打开,袁天罡从密道走了出来。

    只见袁天罡神色有些慌张,见到李世民也来不及行礼,急忙道:“陛下,出事了!逐鹿侯惹上了河间王,现被捉去了河间王府!”

    “什么?!”李世民勃然大怒,道:“李牧这小子真的是越来越出格了,他竟然惹到了堂兄,这次朕不能再惯着他了,快,备车,朕亲自去看看!”

    高公公和袁天罡二人哪能听不出,李世民嘴上说是要责怪,实际上还是担忧更多。也不能怪李世民如此,这次李牧惹上的是河间郡王,这天下能左右李世民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人,而这位,恰恰就是其中一个。

    河间郡王李孝恭的祖父李蔚,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他与李世民,是实打实的堂兄弟。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唯一一个能与李世民在武功方面,相提并论之人。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李孝恭不负期望,一年之内连下三十余州,震惊宇内。

    武德三年,李孝恭又献计进攻萧铣,李渊非常欣赏他的计策,任命其为信州总管,进爵为王,并改信州为夔州,让他广造大船,教习士兵水战,准备进攻萧铣。当时他的副将,便是现如今的军方第一人,军神李靖。

    武德四年,李孝恭平灭萧铣,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

    武德五年,辅公祏反唐、杀王雄诞、率部占湖州。李孝恭率兵前往九江,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全都受他指挥。

    武德七年,辅公祏穷蹙,放弃丹阳逃走,孝恭派出骑兵穷追,俘获辅公祏于武康,遂江南平定,官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他所统摄。

    隋灭乱起,李氏家族除李世民带兵纵横天下外,宗室中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独当一面,立有大功。他两次击破大寇,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如今的大唐名将,李靖、李绩等人,都在他帐下效力过。一人攻下半壁江山,绝非虚言。

    正所谓,功高盖主,必生祸端。李孝恭也难逃此劫,大唐初定之后,李渊命李孝恭镇守江南,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也是为了防备江南各反王余孽报复,修筑了一座石头城作为宅邸,还命将士巡逻,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但他这个举动,被有心之人诬告为意图谋反。李渊便把他召回长安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自然是无中生有。李渊杀了诬告之人,却也没再放他离开。李孝恭自己也心知肚明,从此便以歌舞美人自娱,再不问朝中事务。


………………………………

第359章 平康坊

    当年所谓的“造反”之事,李渊心里清楚,李世民心里也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俩人对李孝恭都是心怀歉疚的。因此,无论是李渊在位的时候,还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待李孝恭都是倍加优渥,礼遇过人。

    李世民登基之后,封赏功臣。从龙之功第一长孙无忌和军方出力最大的尉迟恭,实封一千三百户。其余人等,皆比二人少。而在这期间,保持中立的李孝恭,却仍实封一千二百户,仅比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少一百户而已。如此不公平的事情,满朝文武却无一人提出异议,可见李孝恭在群臣心中的地位。

    李牧现在虽然混得不错,就连长孙无忌都要忌惮他三分。但在李孝恭的面前,他拥有的一切,都无法成为依仗。倒不是说李孝恭比长孙无忌更厉害,而是因为,长孙无忌的付出,得到了李世民给予的相应回报。而李孝恭的付出,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没有给予对等的回报。

    这份歉意,是无法偿还的。

    如果今日李牧真是犯在了李孝恭的手上,就算李孝恭把李牧弄死,李世民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甚至连申斥都不会申斥,因为他的功劳摆在那里,撑得起这份面子。

    李世民心急如焚,来不及细问情况,带着袁天罡和高公公,不乘车直接上马,直奔河间郡王府而去。

    ……

    一个时辰前,平康坊门前。

    二狗的消息是越来越灵通了,李牧把他叫过来询问阴弘智的事情,没到半个时辰,阴弘智的信息搜集完毕了。

    李牧没有想杀阴弘智,他在李世民和阴德妃的面前说过,不会杀阴弘智,他没打算食言。但他也不想让阴弘智过得舒服,打算收拾他一下。

    长安的勋贵,仅仅只靠俸禄过活的人,几乎没有。少数几个死心眼,如李大亮、牛进达这样的人,毕竟是例外。大多数,都是像长孙无忌和程咬金这样,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家人出面做生意,供给整个家族庞大的开销。

    李牧的想法,是断了阴弘智的进项。打听出他做的是什么买卖,然后带人过去,二话不说之间给他砸了。反正看目前的状况,双方也没有和解的可能,既然如此,不如就做得绝一点。遮羞布也不要了,直接撕破脸皮。

    让李牧万没想到的是,阴弘智的买卖竟然开在平康坊。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平康坊绝对是最独特的一个。它是唯一一个,没有宵禁的坊。长安城作为大唐的都城,施行严格的宵禁制度。从一更三点的暮鼓,到五更三点到晨钟,严禁老百姓随意上街走动,一旦犯禁,抓住了就是五十大板。若携带兵刃,那就不是五十大板的事情了,轻则下狱,重则处斩。

    而对平康坊来说,这个坊内就没有宵禁。原因是,进奏院设置在这里。

    进奏院是外省驻长安城的办事处,外省官员来长安述职或者办事,都要通过进奏院。大唐一共有十五个进奏院,全设在平康坊中,这些官吏离家来到长安处理事务,一走就是数个月,时间长了,总有一些需要亟待解决。另外,长安城,天子脚下,办事是那么好办的么?少不得要疏通关系,上下打点,也需要一个可以谈事情的地方。

    在这样的‘刚需’促使下,平康坊的功能性就可想而知了。此乃大唐第一娱乐圣地,青楼楚馆星罗棋布,各色女子应接不暇。阴弘智便在这平康坊开了一家青楼,名为“春风楼”,专门从事“荤活儿”。

    平康坊的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